06.13 2018養老金連續14年上漲,不想繳養老保險的人越來越多是為什麼?

養老金連續14年上漲,對所有企事業退休人員、城鄉參保居民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

養老金上調的越多,參保人的晚年生活也就更加充實。截止2017年底,全國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總人數為51255萬,參加各類基本養老保險的總人數已經超過9億,參保率達85%以上,是世界上養老保險覆蓋人數最多的國家。去年年底享受城鄉居民養老金的總人數為1.56億,領取城鎮職工養老金的總人數為1.14億,2.7億多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已經享受到了政策福利。

依據國務院《社會保險費徵繳暫行條例》第三條規定,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徵繳範圍為: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及其職工。養老保險具有法律強制性,用人單位、單位員工必須每月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不涉及個人意願。部分企業運營效果差、員工待遇低的,只能通過降低養老保險繳費基數解決這個問題,實際上現在絕大部分企業也是這樣做的。部分人不想繳納養老保險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

第一,部分居民認為養老保險收益性不高,每年繳費幾千元不划算!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以待遇比較高的上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進行說明。2018年上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標準為每年500元至5300元,共10個繳費檔次;及政府補貼標準為200元至675元。本次調整加大了長繳多得的激勵力度,繳費年限超過15年,每多繳一年,基礎養老金增加20元。調整喪葬補助金,標準為6000元。如果參保人每年繳費500元,繳納20年,一共需要繳納10000元。按照現行標準,參保人退休後每年可領取13568元養老金,收益達到27倍。“養老保險收益性不高,不划算”的理論是經不起推敲的!

2018養老金連續14年上漲,不想繳養老保險的人越來越多是為什麼?

第二,2022年後可能會實行延遲退休,增加了養老保險的不確定性!

養老金水平越低的群體,對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性的認同感就越低。部分人認為,現在退休年齡推遲到男性65週歲,女性60週歲,等到現在的年輕人退休的時候,退休年齡說不定又會推遲到70週歲,到時候不一定有機會領取養老金。

延遲退休即使在2022年實行,也會採取漸進式的實施方式,最終確定的時間為2045年。對於正在工作的參保人來說,2045年早已達到了養老保險15年的最低繳費年限,即使不繳費也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城鎮職工每月繳納8%,用人單位為員工繳納20%,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額度一般都比較高。而對於城鄉居民來說,根本不涉及延遲退休的問題!

2018養老金連續14年上漲,不想繳養老保險的人越來越多是為什麼?

第三,部分參保人收入水平較低且不穩定,繳納養老保險有較大的經濟壓力!

參保人持觀望狀態,不願繳納養老保險,根本原因是因為窮。對於月薪2千、3千的企業職工來說,每月繳納幾百元的社保、租房、飲食、水電,基本上屬於月光族。如果單位福利較差,且工作不穩定,每月繳納幾百元的保險費就等同於打了“水漂”。現在的生活都過得比較艱難,誰還會想到退休後的生活呢?月薪在社會平均工資以上的企事業人員,就不用擔心類似的問題!

2018養老金連續14年上漲,不想繳養老保險的人越來越多是為什麼?

不管現在生活的怎樣,我們都需要有一定的職業規劃,需要考慮到今後的生活。如果我們現在不繳納養老保險,那麼退休後的晚年生活必然是十分拮据的。如果參保人收入水平確實較差,可以按照較低的額度繳納養老保險,繳納15年後可以停止繳費,退休後拿最低的養老金也是可以的,至少生活還有個盼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