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爆款之路:抓娃娃机向上,全民K歌向下

爆款之路:抓娃娃机向上,全民K歌向下

不知道你是否曾经有这样的痛心,“哎,这事情我都能想到,没想到就这么火起来了。”反正这事情对我来说不时发生。在这资本进击的时代,很多新鲜事物都似乎火得毫无理由,而且是火的速度还如疾风骤雨,但细细想来,这事情又似乎有那么些踪迹可寻,甚至往往会觉得“不就是把线下火过的东西搬到线上嘛”,就像狼人杀不知道咋的就火了,但其实在此之前同样为桌游界战斗机的三国杀早就成为网游的佼佼者。

在狼人杀成功走红之后的不久,两个同样容易会让人产生上述所说错觉的产品已经大有成为又一现象级全民玩物之势。一个是从小在游戏厅里不知道被吞了多少硬币的抓娃娃机被“不知不觉”搬到线上还刷出了千万级流水;另一个则是打算要开300百家线上无人KTV的全民K歌。

抓娃娃机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做起直播,而在线上走红的全民K歌却要反过来往线下开店,同样火得略“没理由”的它们选择了不同的爆款之路,谁能成为下一个“狼人杀”?谁才是站在了真正的风口,即将依靠资本的力量起飞?而谁又只是阵风吹过,成为即将跌落的猪?

爆款之路:抓娃娃机向上,全民K歌向下

“狼人杀”的爆款之路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参照物“狼人杀”为什么火起来了?作为一个已经十几岁的老游戏,在作者还是初中的时候就已经有所接触,在高中的时候已经杀到天昏地暗,在大学的时候基本已经玩厌了,而到了现在基本是无感的状态,殊不知它却从线上的火爆又反过来引发线下的游戏热潮。要说“狼人杀”的爆款之道,很多人给过相应的分析,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情感连接:正如上文所言,这个老游戏已经在线下积累了足够多的粉丝,这一群当年的大中学生均是现在的年轻白领,他们对游戏具有较高的熟悉度和较多的回忆,在已经走出社会没有太多时间聚会的当下,和朋友们玩一盘线上狼人杀说不准就是一次回忆杀,在游戏中找回当年的话题和欢笑。

2.价值体现:狼人杀的本质是一款逻辑推理游戏,综合考察玩家的记忆力、逻辑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伪装能力乃至于情商。一个出色的“高玩”不单止要洞若观火看清场上的一切,而且还要懂得利用语言和行为来保护自己和队友、控制投票局面,往往能印证出这个人是个头脑发达、逻辑清晰的人才,自然能成为人们用来向别人证明自己甚至获取新人“崇拜感”的好游戏。

3.社交突围:作为一款桌游游戏,在线下时代满足的就是好友间聚会聊天的kill time需求,同时也是话题的来源(活动前后都能引申出不少话题)。当狼人杀搬到线上,除了能满足熟人间社交需求以外,还可以通过语音、视频构建陌生人社交体系,组建各级玩家、各地域玩家的社群。据数据显示狼人杀App玩家男女比例为7:3,女性玩家比例比王者荣耀多10%,女性用户较多也是提升男性用户黏性的重要理由。基于社交的游戏,自然容易通过邀请开黑、网红组局等方式形成广泛口碑传播。

4. 综艺助力:16年底以来,出现了诸如《饭局的诱惑》、《Lying Man》、《Panda Kill》等以“狼人杀”为主题的综艺节目。《饭局的诱惑》从16年8月开始首播,《Lying Man》、《Panda Kill》也在16年底相继播出,和“狼人杀”关键词在16年12月以来的涨幅是相对吻合的,这些节目可谓是为游戏的火爆打了不止一轮免费的广告。

如果以上几个原因当中,必须选出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相信毫无疑问还是社交。无论是当年的农场偷菜,还是现在的蚂蚁森林,无论是当年的梦幻西游,还是现在的王者荣耀,社交关系都是绑定用户的关键要素,要想成功,便要

想尽办法成为一款线上约开黑线下坐一起的“聚会游戏”,成为朋友间茶余饭后可聊的话题。

爆款之路:抓娃娃机向上,全民K歌向下

线上抓娃娃 vs 全民K歌

回顾完“狼人杀”功成名就的要素,我们再反过来审视两位“候选佳丽”。

1. 情感连接-全民K歌胜:可能你没有抓过娃娃,但相信你一定唱过K,或者至少坐在K房里玩过骰盅,

K房你必然会有你的一段难忘的经历。作为除桌游、聚餐以为几乎最重要的聚会选择,K歌K的不单止是歌,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可以吃喝玩乐的密闭空间,在音乐和酒水的刺激下更能显示真我。相信这也是为什么全民K歌的线下门店要定位为综合娱乐服务提供区而不是当下电影院摆放的单间迷你KTV。

2.价值体现-全民K歌胜:抓娃娃抓得百发百中厉害吗?当然厉害。值得炫耀吗?也值得炫耀。这也是为什么直播抓娃娃能做起来的原因,因为其难度容易让吃瓜群众产生对高手的崇拜感。然而我们也不由得要问抓娃娃抓成高手,然后呢?好像也就没有然后了,因为毕竟是休闲小游戏而其中也有较大运气成分,反观K歌,是完全依靠实力的技能,在线上与直播打赏送礼物天然结合,线下同样有各种机会show off,乃至于成为真正的歌手。从分享动机来看,分享一首好歌也显然要比分享一个抓娃娃高手要普遍。

3.社交突围-全民K歌胜:社交可分为两类,从陌生人社交来看,两者都可以通过直播/视频被围观从而形成一对多的陌生人社交关系,然而

唱歌是一种兴趣,抓娃娃却难以形成真正的兴趣,且针对不用类型的歌、不同的歌手也更天然能形成不同的兴趣社群,进军线下后的全民K歌还可以使用户以歌会友、面基切磋。而在熟人社交方面,抓娃娃基本不具备构建这种关系的能力,而对于忙得难以聚上一次的年轻人来说,开个线上K房打开视频来个线上聚会欢唱也不亦乐乎,

4. 综艺助力-全民K歌胜:《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歌唱类综艺节目火遍大江南北,各地方电视台也纷纷推出自己的歌唱类综艺节目,无疑都是能让全民K歌无缝植入的可选阵地。而似乎市场上真没有什么综艺节目适合用来推广抓娃娃机,可能也就剩硬广的机会了。

如此看来,如果对标“狼人杀”的爆款之路,全民K歌无疑比抓娃娃更具潜质。在我看来,相信抓娃娃的火不过是虚火,用户的新鲜感褪去以后估计就会归于沉寂,而且抓娃娃机其实投入成本不大,差异化程度较低,虽然诞生即有变现能力(真硬币夹真娃娃),但终究难免限于价格(补贴)战而只生还数个背后资本力量雄厚的玩家。

相较于抓娃娃机这样典型的资本趋熟的产品,全民K歌显著更具有想象空间也更可持续。唱歌、听歌几乎是每个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存在的需求,而基于兴趣的社交关系更容易发展成具有高粘性的社群,同时可延展的K歌房等玩法也能满足线下K房熟人聚会消遣的需求构建熟人社交圈。从B端角度来看,与直播打赏天然结合的K歌更能帮助生产者变现,甚至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竞技比赛孵化新歌手。期待它线上线下联动,打造出一条新的休闲娱乐爆款之路。

爆款之路:抓娃娃机向上,全民K歌向下


作者:君健,一个学金融的互联网人,一个爱折腾的热血青年。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UptoYou

一些有价值的资讯一些有思考的感悟

这里没有一本正经的理想讨论

只有前进路上那一点鸡毛蒜皮的共鸣

爆款之路:抓娃娃机向上,全民K歌向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