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寒夜那曾依店宿 惟尋芳草傍山頭

寒夜那曾依店宿 惟尋芳草傍山頭

寒夜那曾依店宿 惟尋芳草傍山頭

導讀

黔江雖然沒有產鹽的歷史,然而由於緊鄰彭水自治縣鬱山鎮,它的挑鹽歷史因而和鬱山這個因鹽而興的古鎮一樣,自古有之。

關於詩人的生平,由於年代相隔太遠,我們無從可考,不過從字面不難看出,這是一首描寫挑鹽客們運鹽生涯的詩。途經黔江的川鹽古道上,凝聚了歷代無數勞動者血汗和智慧結晶。據史料記載:黔江的古鹽道是川鹽古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分兩路,一條過縣城往湖北,一條經酉陽通湖南。前者從鬱山鎮經亭子關、蔡家槽、梅子關、老鷹關,最後經過邊城縣壩,出境可達湖北咸豐、來鳳等地。

近日,詩路黔江採訪組,在挑鹽客的後代黎清碧(黔江區沙壩人、鹽客調傳承人)的帶領下,重走了從沙壩過縣城往湖北的部分古鹽道,想要揭開這條歷經了滄桑,承載了無數挑鹽人匆匆步履的古鹽道上,曾演繹的無數傳奇和神秘色彩。

寒夜那曾依店宿 惟尋芳草傍山頭

寒夜那曾依店宿 惟尋芳草傍山頭

運鹽出井有馱牛

位於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東北角的鬱山鎮,自古以產鹽著稱。在苗語中,“鬱山”即產鹽之山。這裡關於鹽巴的最早記載可追溯至漢代,以鬱山為中心的鹽道四通八達。而陸運其中一條主要是往東北經亭子關至西泡(今黔江蔡家槽)……

時光倒回到民國年間,一天挑鹽客謝三跟隨著挑鹽的隊伍早早便到了鬱山鎮,他們要把鹽挑到馮家去。雖然同行們都勸他少挑點,畢竟他才十幾歲,可他堅持要多挑點。因為他心裡清楚,家裡年邁的雙親全靠他多挑點鹽才能生活下去。

寒夜那曾依店宿 惟尋芳草傍山頭

鹽道又險又窄,可挑鹽客們卻不得不選擇這樣的道路,因為只有這是最近的路,能讓他們節省不少時間。遠遠望去,他們猶如一條長龍在山道上緩慢前行。那青石板上,究竟留下了多少喘息的身影?

詩句“運鹽出井有馱牛”,形象地描繪了他們挑鹽的艱辛,肩上的老繭結了一層又一層,穿著草鞋的腳上到處都是被荊棘劃下的傷口,可為了生活能夠繼續,他們只有選擇堅持下去。“挑鹽客媳婦不好找……”如若不是為了生存,有誰願意像馱牛一樣整天在山道上奔走?連找個媳婦的時間都沒有。

寒夜那曾依店宿 惟尋芳草傍山頭

寒夜那曾依店宿 惟尋芳草傍山頭

寒夜那曾依店宿

夜越來越深,然而挑鹽客仍然在山道上奔走著,無數的火把照亮了夜空,遠遠望去猶如一條緩慢前行的火龍。離可以打尖的么店子(鹽道上專門為挑鹽客提供住宿的地方)還有一段距離,大家的體力卻都有些跟不上。

最終,大家在山頂找了一個相對平緩的地方停了下來。據年過六旬的黎清碧回憶,小時候總是聽父親講那段挑鹽的日子,因此很多事情還印象深刻。像這種錯過住宿的情況很常見,主要是為了節省往返的時間,多挑幾回鹽讓家人生活好點,有的是為了節省那一點點住宿錢。

寒夜那曾依店宿 惟尋芳草傍山頭

“寒夜那曾依店宿”簡短的七個字寫出了鹽客們生活的辛酸,誰不想在寒夜裡,枕著溫暖的被窩入眠呢?尤其是冬天為了抵禦寒冷,他們便在山裡燒上一堆火,晚上背靠著大樹,度過漫漫寒夜,還要隨時注意周圍是否有野獸出沒。在沙壩鄉境內的倒鉤河,至今仍可以看到曾經的么店子屋基,隨著挑鹽歷史的結束,店家就跟著搬走了。

寒夜那曾依店宿 惟尋芳草傍山頭

寒夜那曾依店宿 惟尋芳草傍山頭

惟尋芳草傍山頭

解放後,喧譁了數千年的古鹽道終於完成了歷史的使命,頓時安靜下來,悄悄地退出了歷史舞臺,漸漸的湮沒在荒草叢中,塵封於歲月的深處。那些位於崇山峻嶺中的鹽道,早已荊棘叢生、寸步難行,散落著一地古老的文明。

然而它並沒有被人們所遺忘,住久了鋼筋水泥建築、用膩了現代交通工具的訪古者們,開始嚮往和迴歸自然,他們沿著前人的足跡,重走了這條現在已並不太完整的古道。

“黔江鹽道雖然沒有彭水那麼深厚,但我走黔江境內的古鹽道時,總覺得彷彿時光倒流,依稀領略了它昔日的風采,勾起一番莫名的惆悵。” 重慶主城來的遊客謝奇峰,對鹽道文化有著特殊感情。

我站在古鹽道上,望著眼前芳草萋萋的古鹽道,腦海裡浮現出當年挑鹽的場景,我想那壓著千萬打杵印的古鹽道,不是一句滄桑就可以概括,也不是風雨可以涵蓋……經過數十年的歲月變遷,無數的荒草、荊棘瘋長,一起覆蓋住了曾經的古鹽道,如今千年的艱辛已成為過往,惟有萋萋芳草傍山頭。

記者:田丹、譚鵬

特約審稿:何澤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