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抗戰立下赫赫戰功,響應國家號召自願紮根農村50年,去世萬人送別


戰爭時期有著很多的英雄,這些英雄為祖國的建立下了汗馬功勞,本應到了和平時代,享受戰果,以及國家的供養。然而卻有著這麼一位英雄,他戰爭年代出生入死,英勇善戰,為中國立下了顯赫戰功;和平建設時期,卻藏起榮譽功勳,自願紮根農村,50年如一日,安貧樂道不問索取。他就是河南籍抗戰英雄李文祥。

1925年5月李文祥出生於河南省濮陽市範縣白衣閣鄉北街村,1947年12月參軍入伍,曾參加了濟南、淮海、渡江和平潭島等著名戰役,榮立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等,獲得“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1956年李文祥以軍隊幹部身份轉業到福建省建設廳建築工程公司工作,1962年他響應國家支農號召,主動要求回到河南老家務農。之後,他紮根農村默默奉獻、甘於平凡,帶領村民挖水渠、復耕農田,為家鄉的變化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其間,李文祥對誰都沒有說過自己在部隊時的輝煌歷史。他用一塊布料把在部隊榮獲的立功受獎證書和獎章包好後,就把這個布包壓在了箱底下。大家只知道他是一位普通的復員轉業軍人。


回到老家後,一貧如洗的李文祥夫婦先是住在四處透風的破廟裡。妻子陳寶珍是福建人,特別怕冷,李文祥就讓妻子堅持再堅持。此後,他們又先後三次搬家,到1983年才蓋了屬於自己的三間平房。而這時候,李文祥已經幹了十幾年生產隊長和村委會主任。當那麼多年村幹部,從不佔公家一分錢便宜。全村都住上新房,他是最後一個才蓋的。在他影響下,我也一直沒犯過錯,嚴格要求自己,群眾很滿意。

“如果不是書記下鄉慰問時偶然走進他們家,現在還沒有人知道這位英雄。在老人簡樸的堂屋,牆壁上一幅軍容豪邁、英姿勃發的照片引起書記的興趣,當問起照片的來歷,老人才從抽屜裡捧出一個小布包。沒想到,這個小布包裡是老人在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劉行鎮國際電臺戰鬥等分別榮立的戰鬥模範、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獎章。

一枚枚軍功章,見證了老人戰爭年代的榮耀和輝煌。一個小布包,揭秘一個塵封60多年的英雄故事,發現一個實實在在的模範事蹟!書記頗有感觸地說:這就是革命傳統,這就是革命精神,這就是河南形象。1956年,時任副連長的李文祥,轉業到福建省第一建築工程公司工作。那時,李文祥每月66元的工資,有著讓人羨慕的身份,正所謂春風得意。


在福建,李文祥與美麗善良的閩南農村姑娘陳寶珍喜結連理。當時的生活幸福美好,但李文祥心裡並不暢快,他時刻想念著家鄉。他說,“我生長在黃河邊上,是吃黃河水長大的,家鄉的父老鄉親還在貧困中掙扎,我每次想起來都很難過。”1962年,國家正處在困難時期,李文祥響應黨的號召,第一個報名支援農村。他咬破手指,在報名表上摁下鮮紅的血指印。李文祥帶著妻子回到範縣老家。

面對眼前鋪滿鹽鹼的貧瘠土地,面對連一頓飽飯都沒有保證的父老鄉親,這位經歷過無數次槍林彈雨的漢子橫下了一條心:“我就不相信,改變貧窮比攻城打仗還難!”經過稻改,原來畝產只有二三百斤的低產田,第一年就有了一千多斤的好收成。不僅讓全村人吃上了白花花的大米,也結束了全村吃救濟糧的歷史。而今,這裡的優質水稻已經成為範縣的知名品牌,被命名為“國家優質水稻示範區”。

李文祥說:“我都這把年紀了,已經不中用了,國家還記著我,給咱家辦了那麼多事,真過意不去。”2017年2月13日16時08分,李文祥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92歲。淡泊名利五十年,李文祥留給後人的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