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兩宋的滅亡和鈞官窯停燒,使鈞瓷業遭受重創,工匠們在兵災戰火中亡命他鄉,就將制鈞技術帶到了全國各地。元朝統一中國後,為鈞瓷的生存提供了相應的條件,鈞瓷窯變藝術得以傳播延續,並播火全國,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鈞窯系。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元代鈞瓷一般較為粗糙,胎骨厚重,釉厚欠勻、色暗而多棕眼,釉法堆積如蠟淚。不論造型還是釉色都根本無法和宋鈞官窯相比,也無法和宋代民窯相比,藝術品位不能同日而語。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宋鈞官窯於北宋王朝的滅亡的同時解體,在之後至明初的一段時間內,地處中原的禹州受戰禍兵災之苦,幾至十室九空的境地,在這種情況下,制瓷業(包括鈞瓷)的停頓敗落也就十分自然了。入明之後,因為生活需要,生活日用瓷器的燒造得以逐漸恢復,但作為觀賞瓷的鈞瓷卻沒有復甦。

元 鈞窯天藍釉折沿盤

高3.5cm,口徑12cm,足徑5.5cm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盤折沿,淺弧腹,圈足。裡、外施天藍色釉,口沿處釉層較薄,映出醬黃色胎體。圈足內無釉,外底留有三個支燒釘痕。

元 鈞窯月白釉紫紅斑洗

高9.8cm,口徑28.3cm,足徑15cm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洗敞口出沿,弧壁,圈足。內、外施月白色釉,外壁施釉不到底,內底點綴紫紅色斑塊。圈足內素胎無釉。

元 鈞窯月白釉雙耳三足爐

通高25.2cm,口徑11.5cm,足距12cm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爐方唇,短頸,長圓腹,圜(huán 音環)底,底下有內凹的臍心,下承以三乳狀足,足外撇。肩部對稱置雙耳。

釉色青灰,飾紫紅色斑,釉垂流現象及“蚯蚓走泥”紋均較明顯,釉層中氣泡爆裂較多。凸稜及釉薄處呈淺褐色。內壁釉層開片較多,玻璃質感較強。

元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雙系罐

高10.2cm,口徑13cm,足徑6cm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罐敞口,短頸,鼓腹,寬圈足。肩部對稱置圓系。裡、外施天藍色釉,釉面有開片。口沿、足邊及系的側面釉薄處呈醬色。外壁飾月牙形的紫紅色斑塊,新穎別緻。

元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蓋罐

通高30.5cm,口徑17.5cm,足徑14.7cm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罐上下子母口套合。短頸,溜肩,鼓腹,圈足外撇。蓋為後配,拱頂出沿大於器口,蓋頂置菠蘿形抓鈕及三個環狀系。通體施天藍色釉,釉色藍中泛青,蓋面飾不規則的紅斑紋。足底無釉,胎呈鐵褐色,足底粘有釉斑。是一件元代鈞窯瓷器中難得的造型完整器。

元 鈞窯天藍釉葫蘆瓶

高25.5cm,口徑5.2cm,足徑10.9cm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瓶呈葫蘆形,上小下大,束腰,圈足。造型敦厚豐滿,製作精緻。從傳世鈞窯瓷器來看,葫蘆瓶較為少見。通體施天藍色釉,釉層肥厚,釉面勻淨,釉色光亮瑩潤。

元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缽

高16.5cm,口徑16.8cm,足徑8.8cm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缽敞口微斂,深弧腹,近底處內折,圈足。裡、外施天藍色釉,內底無釉,外壁施釉不到底。釉色溫潤,釉面有開片。裡、外壁分飾幾處不規則的淡紫紅色斑塊。胎體厚重,胎質較粗,胎呈土黃色,足底無釉。

元 鈞窯天藍窯變釉碗

高8.5cm,口徑18cm,足徑6.4cm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碗斂口,深弧壁,圈足。內、外施天藍色釉,底部無釉露胎。

此種色彩為鈞窯首創,最初是因為窯工對於著色劑呈色原理的無知,使得釉色在窯內發生自然變化,稱為“窯變”。

後來這種燒造技術被人為加以利用,形成獨具特色的釉裝飾。

元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梅瓶

通高39.3cm,口徑3.8cm,足徑7.2cm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瓶小口,圓唇,短頸,肩以下漸斂,圈足。蓋為覆杯形,蓋沿及蓋內壁下半部無釉。灰白色胎。通體施天藍釉,釉層棕眼較多,釉垂流現象明顯。蓋及瓶腹均塗抹紫紅色斑。足根及底部無釉,蓋、瓶無釉處均為醬褐色。

作為酒具的梅瓶在流傳過程中多數瓶蓋已失,且鈞窯瓷器中梅瓶也較為少見,因此這件帶蓋的鈞窯梅瓶流傳至今十分難得。

元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菊瓣碗

高9.5cm,口徑23.7cm,足徑7cm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渡劫之後的元代鈞瓷

(國家藝術檔案.com/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