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 如果当年在联想倪光南击败了柳传志,现在中国芯片发展会不一样?

这是一个有太多主观,而且假设的话题。同样,这也是一个涉及到,道路选择,企业发展的目标的话题。

如果当年在联想倪光南击败了柳传志,现在中国芯片发展会不一样?

倪光南认为,联想应该对标英特尔“芯片”技术,希望全力开展“中国芯”工程,走技术路线。而柳传志则认为,联想应该发挥制造成本优势,芯片、操作系统造不如买。

最终的结果选择很无奈倪光南,无奈出局。联想从此走上了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道路。这就是被认为中国企业“技工贸”和“贸工技”两条路线的争斗。最后,这场争斗以柳传志胜出告终。1995年倪光南被解除联想总工和董事职务,联想ASIC芯片等项目纷纷中止。

如果当年在联想倪光南击败了柳传志,现在中国芯片发展会不一样?

倪光南的离开,同样使得一大批技术人员纷纷离开,从此联想走上了,以贸易为导向的发展道路,技术性投入,大部分被迫中止。

虽然联想在以后的发展中,快速增长,但是到现在已经后继乏力,因为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作为另一个反面的例子,华为在当年面对几个国际通讯巨头的时候,坚持技术导向。将大量资金投入到研发当中,并且一路胜出,最终成为全球最大的通讯产品提供商。

如果当年在联想倪光南击败了柳传志,现在中国芯片发展会不一样?

如果联想当年选择走技术性的道路,以联想在当年中国企业中的地位,势必会推进,中国企业技术创新道路的发展。

为什么,国外芯片产业,不论是从设计到制造,都在不断的发展,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从我们市场赚取了大量的利润,在不断的投入其中,实际上当年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就是因为我们的血不断的养活了他们,才让他们茁壮成长。想一想每年几千亿美元来购买芯片,这样的利润有多少?

联想已经自食其果,但我们还要继续发展,多说无益。希望中国各产业,走上实力为王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