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留學生談真實的中國與世界:你不是生在和平時代,請熱愛和平中國

導語:

4月14日,美國聯合英法兩國對敘利亞發起了所謂的“人道”空襲,意在拯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敘利亞民眾,而這已經不是西方國家第一次使用這種手段了。那麼,這些披著“道德”和“正義”的虛偽行徑,到底給世界帶來了什麼呢?今天,就讓生活在西方的作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所見證的真相,揭露這世間的虛偽,帶大家一起見證這哀鴻的悲鳴。(本文作者:劉斯郎)

留學生談真實的中國與世界:你不是生在和平時代,請熱愛和平中國

正文內容:

關於難民與戰爭的問題,是我一度迴避的。自前兩年來到西方後,就一度成為了我心裡的陰影。因為自小生活在中國的我,曾一度以為世界是和平安寧的。但後來,從夜裡被難民圍堵,到見證難民的流離失所,甚至是遠遠地看著他們被暴力驅逐,我才知道,遠方的世界除了傳說中的美好,還有那些虛偽的醜陋。

我本不願意下筆談及這些,但是4月14日一早的空襲訊息,令我感到了萬分壓抑。我的腦海中反覆浮現出前些日子路遇難民遊行的樣子,還有那慘死在地中海里的萬千生靈。所以今天,我想用我見證的悲鳴,卸下那些虛偽的濃妝。

留學生談真實的中國與世界:你不是生在和平時代,請熱愛和平中國

1.世界並不太平,戰火披上了道義的偽裝

兩年前,我離開中國,來到了歐洲。在我到達所在城市的第一天,就有接隊的負責人跟我說:“夜裡不要出門,最近難民比較多,安全沒保障”。這是我的人生中,第一次和“難民”兩個字相遇,對於這兩個字,初來乍到的我,顯得非常生疏和壓抑。

後來,在短短几個月內,我就深刻地感受到了那種可怖的壓抑感,不管生活在哪個歐洲國家,都會有這樣的一種現象:一面是生活得相對安逸的歐洲人,一面卻是流離失所的難民,他們顯得如此不同,讓作為旁觀者的我,心生恐懼。

留學生談真實的中國與世界:你不是生在和平時代,請熱愛和平中國

而最令我感到壓抑的,是在西方社會中,罪惡的戰火被披上了道義的偽裝。我最初發現這一現象,是在我的老師身上。在一次課間休息的時候,她在教室的大屏幕上,轉發了一條關於利比亞戰爭的新聞,她的轉發留言是“希望世界和平,解放戰區人民”。後來,在酒吧裡我們聊到這件事,我跟她說:“是你們的軍隊,和美國佬一起,帶給了他們災難,如果希望和平,你們不應該支持這樣的戰爭”。結果,她用急促的語氣反駁我說:“你為什麼這樣想,我們是去幫他們,只不過有些事與願違罷了”。

在日後的時間裡,有更多的歐美人告訴我,他們的行為是正義的,是為了解救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世界人民。我知道他們很多人的心是美好的,因為從更多的普通人的言行中,我聽到的是“哀嘆”。但我不能理解,所謂的西方式人道與正義的戰爭之後,為何生靈塗炭。

在2017年的時候,意大利和德國等歐洲發達國家的社交網上,曾一度掀起大規模的“難民爭議”。自居道義的西方人,在自己的群體中分為了極端的兩派,一派是持“要拯救難民”的道義派,一派是“要驅逐難民”的反道義派。但不管是哪一派,他們的出處都是“我們是聖母,正在拯救世界”。堅持拯救難民的道義派認為,難民命苦,需要拯救,但他們很少去想,這些苦難的人為何越來越多;而堅持驅逐難民的反道義派則認為,難民的到來,強佔了社會資源,還無底線地吸食歐洲財富,幫助難民可以,但要適可而止。作為一個局外人,我看得見他們普通人的善良與參與者的無奈,但我更相信自己眼中的事實,激增的難民和越來越頻繁的戰爭行為告訴我:所謂道義,實為利益,沒有一個國家會傻到用“自己的勞民傷財”去拯救別人的“水深火熱”。

留學生談真實的中國與世界:你不是生在和平時代,請熱愛和平中國

2.大批難民背井離鄉,命薄客死他鄉

我生活在這樣矛盾的西方社會已數百個日夜,最常聽到的訊息,居然是“某時某地一群難民登陸”。起初我本是無感的,因為鋪天蓋地的類似訊息實在太多,偶爾的關注,也只是西方人對此的吐槽。而作為接受難民的前沿國,西班牙和意大利可謂是風景獨好。甚至在兩國的一些南部小鎮,因為屢遭難民登陸的侵擾,而苦不堪言。曾有意大利媒體調侃西班牙時說到:“傍晚的時候,一群難民在西班牙海岸登陸,在享受日光浴的西班牙人,嚇得拔腿就跑,海岸的沙灘上,瞬間變得空曠了起來”。我當時居然看笑了,一是因為新聞描述得滑稽,二是為了表示對於“偽聖母心”的諷刺。

不過,之後我的朋友給我看了另一條訊息:能成功偷渡到歐洲的難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大量的偷渡者,消失在了茫茫的大洋之中。我感到了頭皮發麻,又在谷歌上搜索了相關圖片,才真正明白這些難民的人生悲苦——他們的家園沒了,又要冒著生命危險偷渡他國,有的人死在了路上,有的人成功地逃往了遠方,但即便是到了遠方,他們也是一無所有的空洞靈魂。

留學生談真實的中國與世界:你不是生在和平時代,請熱愛和平中國

我記得,我曾在《真實的中國與世界》系列文中提到了我在奧地利因斯布魯克火車站裡的故事:在阿爾卑斯山的嚴寒天裡,大量的難民在火車站裡面避寒,他們甚至有人開始圍堵孤身一人的我,正當我萬分恐懼的時候,奧地利的警察進到車站裡頭,驅逐了所有的的難民。一旁的我內心十分矛盾,因為我既不希望讓自己身處險境,也不希望這些可憐的生命,被驅逐到街頭煎熬,外面接近零下十度啊!

這是多麼現實的一個世界,現實得讓人細思恐極。這些可憐的人,國亡了,家沒了,翻山越嶺,漂洋過海,九死一生地去到陌生並且寒冷的遠方,有的人餓死了,有的人凍死了;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背井離鄉,又不得不用生命來抗爭。

如果說,以美國為首的所謂“道義之戰”,帶來的萬千生命的隕落,那麼這樣的道義,不要也罷。

留學生談真實的中國與世界:你不是生在和平時代,請熱愛和平中國

3.歐洲苦不堪言,民眾十分矛盾

美國人當然是聰明的,他們左邊是大西洋,右面是太平洋,和他們插手的戰亂之地,都隔著千萬裡。單純的歐洲人大概很少人想明白,跟上了美國的隊伍,就將自己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歐洲的我,見證到的,正是他們陷入到無盡泥潭的現實一面。

留學生談真實的中國與世界:你不是生在和平時代,請熱愛和平中國

戰爭的負面影響,在歐洲表現的最為明顯是“難民問題”和“恐怖襲擊”兩個方面。

首先,是難民激增後擾亂社會的問題。所謂的“擾亂”,不是單純地指治安問題,還包括對難民的額外補貼、醫療服務、工作安頓、人道教育等等。每一個國家的治安標準和資源分配,都是針對於本國公民數量和質量而視情況預備的,但大量的難民潮湧入,擾亂了這一原本相對平衡的結構,甚至是陷入了社會治安惡化與資源短缺的泥潭。

對於歐洲社會的混亂問題,我曾和朋友安德烈多次提及,他算是個看事情相對明白的人,他說:“你現在看到的歐洲和以前不一樣,以前的歐洲挺好的,現在難民都來了,經濟越來越差,安全問題越來越嚴重,但是沒辦法啊,我們國家必須聽美國的,這些地方離我們近,就都往我們這來了,沒辦法呀”。

可以看到的是,面對難民這一個“無底洞”問題,歐洲人的反對呼聲越來越高,甚至出現了本地居民和難民衝突鬥毆的情況。有德國人上街遊行,要求驅逐難民;有法國人吶喊抗議,抱怨難民是吸血鬼;還有的人,因為可憐難民,而揹負了數萬歐元的欠款,沒當成聖母,反倒把自己搭進去了······各種的亂象讓各國措手不及,於是,法國關閉了多個連通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口岸,德國也拉起了圍欄,無奈的德國人為了自我拯救,而不得不花巨資請求難民回到自己的國家(離開德國有鉅額獎勵)。而在南邊的意大利,卻因為北方的國家閉門謝客,陷入了嚴重的難民危機中。大量的難民在亞平寧半島上囤積,於是越來越多的遊行,甚至是打砸,開始在米蘭等各大城市上演。

留學生談真實的中國與世界:你不是生在和平時代,請熱愛和平中國

除了難民危機外,恐怖襲擊也在歐洲愈演愈烈。為了報復西方國家的軍事襲擊,包括北非和中東一帶的恐怖組織,將魔爪伸向了近在咫尺的歐洲大陸,成千上萬的恐怖分子潛伏在這片曾經安詳的土地上,僅意大利方面,就被警告有上千恐怖分子潛伏中。

事實上,所謂潛伏也並不是聳人聽聞,從英國倫敦,到法國巴黎,從西班牙巴塞羅那,到德國柏林,從英國的曼徹斯特,到意大利的羅馬······一次次恐嚇,甚至是血淋淋襲擊事件,都讓這些地區的民眾,人心惶惶。

就在下筆此文的前幾日,我所在的城市,就終日盤旋著反恐的飛機,街頭的防爆特警和轟鳴的飛機聲,總在刺激著每一個人的神經:世界到底為何如此悲苦?

留學生談真實的中國與世界:你不是生在和平時代,請熱愛和平中國

4.空襲敘利亞之後,那些我們不忍預見的未來

翻開美國的新聞和特朗普的Facebook,你會發現,面對敘利亞化武危機,他們一如既往地表示自己是正義的化身,要憑藉自己所謂的證據,拯救那裡的平民百姓。情況和當初的伊拉克戰爭一般,倔強的美國人,從來不願意停歇。

留學生談真實的中國與世界:你不是生在和平時代,請熱愛和平中國

有人可能會問我:多年以後,敘利亞會是什麼樣的?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我會告訴你:當初和如今的伊拉克是什麼樣的,敘利亞的未來就會是什麼樣的。

最後,曾和恐怖分子擦肩而過的作者,想留給大家一句話:珍愛和平,感恩祖國;你不是生在一個和平的時代,而是生在了一個和平的中國。

留學生談真實的中國與世界:你不是生在和平時代,請熱愛和平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