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作为一个大学教师,做科研和做教学哪个好一些?

陪你读书带你旅行


大学教师中,专业教研室的那部分,一般都要求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即教学科研岗)。不可以任意选择,而是根据你的能力现状确认。而基础课教研室,多是教学岗。评定职称主要看教学,论文不是重点。这方面,学校一般有明确区分。

专业教研室的教师中,对于科研项目和经费多的教师(动态的),也有专职科研岗,重点考核科研经费和论文,不考核教学任务。所以,要做科研,关键是你要有项目,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才能做下去。不是想就行的。背后要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汗水,难以说清,只能想象。

此外,教学也不是你想上专业课就可以上的。因为专业课就那么几门,老师数量一般都比课程数目多,有老师上,就不一定轮到没有上过的教师。那么剩余的人总要做事情,所以除了专业主干课之外,还要求开设选课(必修和选修)。对于大多数没有什么大项目的教师,都要申请教学科研岗,否则,极有可能完不成年度考核任务。

教师要申请带研究生,一定要有经费,换言之一定要有研究课题。因为研究生的‘三助’经费,有一部分是来源于教师科研经费进校提成,这部分费用要按时发给学生的。研究经费也是来源于导师的项目。所以,能有科研项目,带研究生才有条件。

由此可见,承担教学科研的教师,比较灵活。当科研任务多(或重)时,可以主做科研,辅做教学。当科研任务轻时,可以重点教学,辅做科研。这样做的好处多多。关键的考虑都是基于研究课题申报竞争激烈,不是申报就可以拿到的。此外,也不是拿到经费就一定能出成果的。没有成果,再要拿项目,可能难上加难。除非管项目的是你的学生。

在大学教师看来,没有做那一样好与不好的问题,必须根据现状进行调整,该做什么就要做什么。对于刚入职的教师,老实说,教学科研一般都轮不到,只能慢慢磨练,说的不好听一点,都要从打杂(打下手)做起,哪怕是博士毕业。除非你有很好的项目或者就直接留在导师的课题组,导师可以帮助你申请经费,或学校有启动经费支持。否则,任何一种岗位,要走到上岗,都要时间才能换取到你想要的空间。


GCZ72624137


能够的话,一定要做科研。

虽然说教学和科研工作都很重要,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搞好科研工作,比做好教学工作,更受领导的重视。


另外从自己的角度来看,科研也比,教学工作更加重。

可以说,科研成果永远是自己的,无论你走到哪里,科研成果,都可以作为你的身价。

而教学,只和本学期、本学年有关。或者说只和本届领导有关。换一个领导,换一个单位,你的教学成果,就基本上统统归零了。


比方说,30岁时你天天上课,天天上课,领导对你非常满意。另一位老师,没怎么上课,但是他发表了很多论文。

也许但是领导很器重你,大会小会上都表扬你,因为你负担了很大的教学任务。为领导排忧解难。

而另一个老师,因为没有好好的教学,可能经常受到领导批评,特别是不给完成增加的教学任务。

可是等到40岁的时候,你回头看,任劳任怨,完成教学任务的老师,在新的领导面前什么都没有。而当初,教学完成并不怎么好的人,因为有好多论文,你的领导就会很看重他。


想当年我就是超额完成教学任务的受害者。

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啊。


一介书生945


您好,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因人而异了。


有的老师非常感性,喜欢交流,知识渊博,眼界开阔,课堂是他们驰骋的疆场,他们也能在教学中获得快乐。这样的老师,是适合教学的。


我身边也有一些老师,性格木讷,不善言辞,但做起研究来如鱼得水,科研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其实,曾经的一段时间里,高校教师是没有所谓的科研任务的,他们只需要把课讲好。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是他们改进教学的素材。


大学承担研究任务,这在全世界都是通行的规则。但大学内部应有分层,让喜欢科研的搞科研,喜欢教学的专心从事教学,而不是采用一刀切的方法,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所有的教师,这种错误的制度所带来的结果就是:不会讲课,但善于科研的老师,他们在学校的地位比那些善于讲课,但不善科研的老师要高得多。


鹰眼小组


主要看人熟悉哪个?至于压力,大家都不容易,谁没有压点?大家都要学会调节,如果压力实在太大就要想办法改变工作。

不知我说的对不对?


阿耿68


作为一个大学老师,当然要教学科研并重!

虽然,有很多老师对有的大学老师过分重视科研,而忽视教学,最后还凭着科研获得职称及各种荣誉等,颇有微词。但是,实话实说,大学作为兼具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高等学府。其中科学研究是大学的生命力的最大体现。如果没有科研,一所大学只是传授已有的知识。那么不过是一所加强版的高中而已!同时,社会服务也无从谈起!


当然针对很多大学教授过分追求科研忽视教学的情况,教育部已经有明文规定,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很多大学的教授也逐渐开始重视上课的环节,大学的教学质量也在稳步提升。


总之,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一定要教学与科研并重。但是,这其中科研提升相对还是较难,因此必须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地震博士


不请自来。首先,我觉得,大学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好学,然后才是搞科研。现在很多大学老师都很热衷于搞科研而忽视了教学这是不可取的,二者缺一不可,但是这二者之间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对立统一的。下面我来分析一下大学老师参与或承担科研项目有什么好处。

一、科研项目一般会有经费支持,大学教师从事科研活动多少能获取一定的经济报酬。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

二、大学教师从事科研活动能锻炼自己的科研以及业务能力。

三、从事科研活动可以丰富自己的阅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四、从事科研,如果搞出成果的话能提升自己和其所在大学的知名度,并且能增加自己的人脉。

五、以上二三四点是可以提高大学教师授课水平和为大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帮助的。

需要提出的是,大学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这两件事情上应该规划好用时比例,不能太过厚此薄彼。而且要建立科研为教学服务的理念,不能唯名利是图,否则就会出偏差。


远牧天山


做科研是学校的要求,搞教育是国家的要求。钱是国家给,但是却是学校给你发。规则是国家定,但是却是学校根据情况自己定细则且执行。你是九八五二一一就把科研搞上去,你上课讲的再差,学生能自学而且科研会充实课堂内容识货的学生会根据你的教学方式调整自己。普通学校也要搞科研,你的讲课水平再差你是学校的脸啊,高校评估半天说到底还不就是科研成果,假设狗屁不是的学校里空降一个院士你说教学能有什么改善?但是评个一流专业还是没问题的。你说教学搞来搞去上面还是搞出个教研项目,项目成果认定还是论文和竞赛获奖,跟实际教学关系也不大。简单一句话,科研才是大学老师的命根。你说为什么压力大?事多,尤其是杂事,开会出差,填表不停的填,其他的不说就是个人信息,人事的要,科技处要,教务的要,当时是你们招我进来的,现在你还问我我是谁?然后就是各种考核,评教评学。一年写多少论文,申报多少项目不对现在改革了,人家直接问你到账经费有多少,别和我谈今年研究什么了有什么进展,论文呢?!钱呢?!!!!然后评教评学,一个学院必须要惩罚倒数,知道100分和99.9分之间的差距吗?对你是倒数的!!另外一个八百年不来上课的学生也为你的教学质量打分。可以!!不吃葡萄的人会告诉你葡萄有多酸!真是这个世界就是容不下一张书桌啊。ps:欢迎各界精英加入高校教师行列,我们有寒暑假,我们下课就下班,我们休息所有法定假日(除上课之外其他工作请在任意休息时间内完成!)


DOS4204053888



爱旗袍的英语老师


从个人利益出发,科研必须摆在第一位,因为科研好,在大学才能有地位。当然,科研和教学都强的教师最好。对于专业课教师,科研和专业实践有助于教学,必须搞科研。基础课教师一般不做科研也能把课上的很好,看个人能力是否做科研。科研能力差的老师,也只能教学了!


qzuser19635546


人生短暂,做自己真心喜欢的。这两个都不喜欢又无法改变,考虑自己的性格来选择,偏爱安静,耐得住寂寞就选择搞科研,反之就选择教课。无论选择了哪个都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工作的热情,这样上班才不会痛苦,爱上自己的职业才能提升生命的质量,也才能最大限度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这不是唱高调,生活本来就要过得有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