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華老字號道口燒雞怎麼樣?

圓胖Somnus


故鄉對遠離故鄉的人來說,是不可磨滅的風景線,壹周君對道口燒雞的印象,是來自一位家鄉在河南的好友的描述。她對壹周君說,道口燒雞作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歷久彌香,它的魅力相當大。上世紀八十年代,燒雞在農村還是奢侈品,好友的父親好不容易過節買了一隻燒雞,可不敢隨便吃,那必須用竹籃裝好,掛到屋裡橫樑,等上幾日才能吃。

燒雞多用專用的黃紙包裝,紙吸油性強、透氣性好,香味也就不住溢了出來,現如今,道口燒雞是個統稱,商標幾十個,有“義興張”、“魁盛和”、“胡云章”等知名燒雞品牌。道口燒雞“義興張”揚名於“義興張”。

“義興張”在選雞、宰殺、撐型、烹煮、用湯、火候等方面,特別是選雞嚴格,兩年以內的嫩雞,而且製作之前讓雞消除緊張狀態,殺雞時充分放血,不影響雞的顏色。將炸好的雞放在鍋裡,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煮。

如今,道口燒雞以“四絕”為特色,毛雞宰殺後,把雞體頸腿、翅變形和插撐處理,形如元寶觀感新奇此為“型絕”;經塗潤蜂蜜,皮呈淺紅色,此為“色絕”;經過近5小時的猛、穩火煮制,出鍋時用手一抖,骨肉自行分離,為之“熟爛之絕”。此外八味名貴中藥輔以陳年老湯,無論涼熱食之,均餘香滿口,此為“味絕”。

其“色、香、味、型”獨特,有“天下第一雞”之盛譽。美國、俄羅斯、西班牙、韓國等國家經貿代表團來道口參觀燒雞出口。

好友跟壹周君說過一句話,聽得壹周君差點哭出來,她說,想想尋找家鄉的味道、重拾童年的記憶,找到道口燒雞的蹤影,拎一隻回家用手撕著吃,這感覺太棒了!


武漢壹周


說到“天下第一雞”的稱號,很多人都會想到火遍大江南北的德州扒雞,火車高鐵上,啤酒飲料礦泉水,德州扒雞有要的嗎?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來自河南的中華老字號道口燒雞也有著“天下第一雞”的稱號。都被稱為是天下第一雞,到底誰是天下第一,小編不得而知,但是道口燒雞的美味是真的。

道口燒雞與北京烤鴨、金華火腿齊名,是地地道道的河南美味,更是華北地區著名的特產。選用多種名貴中藥,輔之陳年老湯,其成品燒雞色澤鮮豔,形如元寶,口銜瑞蚨,極具食療和保健功能,不僅如此,道口燒雞的歷史也是非常久遠。

據《浚縣誌》及《滑縣誌》記載,道口燒雞創始於清順治十八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但是在開始的一百多年時間裡,由於技術條件差,也沒有什麼特色,生意並不好。到了乾隆五十二年,現在的燒雞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張中海的先祖張炳,偶遇清宮御膳房御廚老友劉義,他在道口鎮大集街開了個小燒雞店,因製作不得法,生意蕭條。

有一天一位曾在清宮御膳房當過御廚的老朋友來訪,他身懷絕技。兩人久別重逢,對飲暢談。張炳向他求教,那朋友便告訴他一個秘方:“要想燒雞香,八料加老湯。”八料就是陳皮、肉桂、豆蔻、良姜、丁香、砂仁、草果和白芷八種佐料;老湯就是煮雞的陳湯。每煮一鍋雞,必須加上頭鍋的老湯,如此沿襲,越老越好。張炳如法炮製,做出的雞果然香。從此,營業興旺,張炳把他的燒雞店定名為“義興張”,寓意“友義興張”。

“義興張”的牌子打出以後,張炳反覆實踐,在選雞、宰殺、撐型、烹煮、用湯、火候等方面,摸索出一套經驗,選雞、殺雞、配料、烹煮都有自己的一套規矩,道口燒雞傳承了三百多年,既傳家珍絕技,又傳百年老湯。

不過真正讓道口燒雞聞名全國的還得是乾隆爺,據記載:“當年乾隆皇帝南巡,途經道口,聞異香而醒神,問及左右,縣令以燒雞呈獻,乾隆食之甚喜,贊為天下佳饌,因該燒雞地處道口鎮,從此人們就習慣叫道口燒雞”。

道口燒雞具有五味佳、酥香軟爛、鹹淡適口、肥而不膩的特點。做好的燒雞不需刀切,用手輕輕一抖,骨和雞肉自動分離。不用說是飢腸轆轆之時,就是酒足飯飽之後,它也會令人饞涎欲滴。

淺紅帶微黃的顏色,皮肉完整無損,鹹中帶甜,香嫩鮮美,想想都流口水,所以不管是不是“天下第一雞”,這途經百年的老字號都是歷久彌香啊。

更多中華老字號文化,敬請關注老號營;文章來源於老號營,如有轉載,註明出處。若任何團隊及個人私自轉載盜用,一律追究相關責任,敬請知悉。


老號營


道口燒雞 “道口燒雞”是河南著名的風味菜餚之一。道口位於河南省北部衛水之濱,素有“燒雞之鄉”的美譽。

據《滑縣誌》記載,“道口燒雞”始於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由“義興張燒雞店”所創。 當時由於製作簡單,配料不多,燒雞缺乏特色,故該店生意清淡。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店主張炳在街上散心,偶然碰到一位曾在清宮御膳房做過御廚的老朋友,經傾心交談,御廚非常同情他的困難,便授予十字秘方:“要想燒雞香,八料加老湯”,並將具體制法告訴了張炳。張炳回店如法炮製,果然燒雞色澤鮮美,香味濃郁,於是生意逐漸興隆,燒雞廣銷四方。

清嘉慶年間,一次仁宗南巡路過道口時,聞異香而精神振奮,問左右“何物乃發此香”?左右曰“燒雞”。知縣即將燒雞獻上,仁宗甚喜,吃後稱讚它”色、香、味三絕”。從此,道口燒雞便成為向清延的貢品。 張柄的世代子孫,繼承和發展了祖傳的精湛技藝,使“義興張”燒雞始終保持其獨特風味。近十餘年,各國駐華使節和國外來賓吃了“道口燒雞”,無不交口稱讚其美味。

原料:嫩公雞1只(約重1500克)。

調料:醬油100克,酒15克,蜜糖50克,八味香料約10克(砂仁、豆蔻、草果、陳皮各1克,肉桂、良小姜、白芷各1.5克,丁香1克),花生油600克(約耗75克),老滷1000克,鹽少許。

製法:

1、活雞宰殺,使三管(血管、氣管、食管)齊斷,放盡血液,用開水浸燙後退毛,掏出內臟,洗淨。

2、蜜糖加清水60克調勻,均勻地抹在雞身上。

3、炒鍋上火,放油燒至七八成熱,下雞炸呈柿黃色時撈出。

4、鍋內加水和老滷(用量以淹沒雞身為度)、醬油、鹽、酒和八味香料,中火燒開,小火加蓋燜燒,使雞在長時間浸煮中充分吸收各種調味和精料,併產生濃郁香味,至雞酥即好。

特點:色澤鮮豔,酥軟脫骨,肥而不膩,激味鮮美,異香撲鼻。

掌握關鍵:必須用鮮活嫩雞烹製。重用香料和老滷小火燜燒入味。

歡迎大家關注: 靠譜吃貨:餐飲營銷策劃,旅遊、酒店體驗,美食自媒體人,合作請私信。


靠譜吃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