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古代女子结婚,娘家会准备两件陪嫁品,难以启齿却不可或缺

早在先秦时期,陪送嫁妆的风俗就出现了,直到现在依然盛行。嫁妆是女子出嫁时,娘家为新娘准备的结婚用品。在古代,嫁妆是夫妻两人的共同财产,如今却是新娘的私人物品。

古代女子结婚,娘家会准备两件陪嫁品,难以启齿却不可或缺

由于贫富原因,嫁妆也是厚薄不一,富裕的家庭可以为女儿送出车子房子,比如刘邦娶吕雉时,吕公就送了房子和良田。贫穷的人家尽管拮据,也会送出衣被、家具等生活用品。但是自古以来,嫁妆都远比彩礼要丰厚,直到如今,有些地方的嫁妆和彩礼的分量才出现颠覆性变化。

古代女子结婚,娘家会准备两件陪嫁品,难以启齿却不可或缺

古代女子结婚,娘家送嫁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希望女儿的生活过得好,嫁妆用来贴补家用,或以备应急。

2.嫁妆的多寡可以体现女方家的经济实力,给女儿在婆家争取地位。

古代女子结婚,娘家会准备两件陪嫁品,难以启齿却不可或缺

因此,古代女子一般都很看重自己带到男方家的嫁妆。而在这些嫁妆中,有两件物品难以启齿却不可或缺。

1.白丝绢。古代人看重贞洁,娘家为了证明女儿的贞洁,陪嫁品中必然有一块白丝绢,新婚之夜后要有点点落红。

2.开裆裤。又称亵裤,因为古人受思想的束缚,羞于谈“性”,而且男女双方在新婚之夜才第一次见面,亵裤就是为了调节气氛,相当于现在的“情趣内衣”。

古代女子结婚,娘家会准备两件陪嫁品,难以启齿却不可或缺

以现代人的视角来看,这两件陪嫁品比较荒诞,但是在古代却一直存在,根本原因在于封建思想对女子的禁锢,在开放文明的如今,这两件陪嫁品已经不存在了。

参考文献:《中国古代婚姻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