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屡屡得手终失守

屡屡得手终失守

屡屡得手终失守
屡屡得手终失守

科尔沁右翼中旗好腰苏木原嘎查达白达林台违纪违规案件剖析

案情简介

白达林台,男,蒙古族,1970年3月出生,200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9年至2012年任科尔沁右翼中旗好腰苏木镇好腰苏木嘎查嘎查达。2012年至2017年7月任好腰苏木镇好腰苏木嘎查党支部书记。

2010年至2017年,白达林台利用职务之便,共套取良种补贴款12900余元,以他人名义虚报冒领补贴款13800元。2017年,科右中旗纪委对白达林台违纪问题进行立案调查,并于2017年7月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追缴其违纪所得。

虚报冒领一时甜

“惠农惠牧补贴是群众热切盼望的及时雨,贪不得。可是我却贪了,结果呢……悔恨难当…”面对纪检工作人员,白达林台流下了悔恨的泪水,然而为时已晚。

2010年白达林台在担任科右中旗好腰苏木镇好腰苏木嘎查达时,他通过嘎查文书吴某某为自己虚报青贮玉米良种补贴。碍于白达林台是嘎查领导,吴某某并未反对,并给他虚报了青贮玉米良种补贴。

申报资料上交后,白达林台做贼心虚,整天提心吊胆,睡不好觉,担心自己的诡计被发现,担心自己的嘎查达职位因此事不保。然而,一段时间过去了,虚报的事情并没有被发现,补贴款也顺利地打到了白达林台的卡中。看着到手的补贴款,白达林台洋洋自得,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落地了。

屡屡得手终失守

第一次得手之后,白达林台并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或后悔,反而认为通过虚报的方式来套取惠农资金的方式十分隐蔽,少有人知,颇具“可行性”,于是便在惠农项目上处处“留心”、寻找“发财”的机会。2011至2014年,白达林台又故技重施,继续以自己的名义虚报了青贮玉米补贴款,5年共计虚报冒领青贮玉米补贴款12900余元。

侵占补贴再谋财

贪婪是没有底线的,欲望也并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消退。2012年,白达林台被选为嘎查党支部书记,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仍然继续向惠农惠牧资金伸出黑手。2013年至2017年,白达林台在已经迁移到外地30年的某村民名下虚报了禁牧补助、牧民生产资料补贴等补助,违纪所得补贴款6000余元。2016年,镇财政所工作人员通过财政补贴系统给农牧户拨天然草原退牧还草人工种草项目补贴款时,发现本嘎查另一村民因死亡已注销户口和“一卡通”,于是与时任嘎查党支部书记的白达林台协商将该村民的补贴款7640元打入白达林台的“一卡通”帐户,白达林台收到这笔钱并没有交给该已故村民的亲属,而是将其据为己有,揣入自己的腰包。

诡计败露尝恶果

多行不义必自毙。科右中旗纪委于2017年5月召开旗纪委常委会,决定对白达林台的问题予以立案,对其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核实。确认其5年内套取、侵占补贴款26000余元,所得款项均用于个人家庭生活,以及白达林台以侵占其他村民禁牧补助补贴款6000余元及某村民的种草补贴7600余元的问题属实。2017年7月,科右中旗纪委给予白达林台开除党籍处分,并收缴其违纪所得。

剖析点评

惠农惠牧各项补贴作为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侵吞补贴款无论数额大小,都是侵害群众根本利益,剥夺群众获得感的行为,极具社会危害性,会引起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是典型的“雁过拔毛”式的腐败问题。

作为嘎查领导,白达林台不但没有造福于民,反而与民争利,不但没有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反而成了一个反面典型,连续多年套取国家惠农补贴,冒领村民禁牧补助等款项,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形象,败坏了党在农村牧区基层的声誉。在违纪违法事实公之于众之后,他追悔不已,并在检讨书中写到:“做为一名共产党员、村干部,犯下了这样错误,我感到非常羞愧,是我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利益的诱惑下迷失了自己,丧失了理想信念。”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主观上来讲,法纪观念淡薄,侥幸心理严重是白达林台案件产生的内在原因。从客观上来说,对国家惠农补贴政策落实环节监管不严格,程序不规范,村干部权力相对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等也为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搭建了温床。要想有效遏制此类案件的发生,需要从思想教育、制度规范、监督制约、科学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一是不断加大惠农惠牧补贴的公开公示力度,增强透明度;二是苏木镇政府要加强对惠农惠牧补贴的政策宣传,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对政策的知情度、支持度和参与度,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三是执纪执法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政策资金落实过程的监督,加大对此类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四是从加强思想教育入手,提高广大村干部的政策法律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兴安盟纪委监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