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一笔欠款(民间故事)

刘得海是朝阳一中很有名望的老教师,自打去年退休后,他每天和老伴一起散步、爬山,或是去集市逛逛,日子过得清闲自在,其乐融融。

这天上午,刘老师和老伴爬山后刚进家门,就接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电话:“您好,请问是刘老师家吗?”刘老师愣了一下:“我是刘得海,您是谁?找我有什么事?”对方爽朗地笑笑:“我是金海公司张炜,有笔欠款要还给您!麻烦您告诉我,去您家该怎么走?”

刘老师家经济一向不太宽裕,从来没借过钱给别人,这人怎么说要来还债呢?这年月呀,也真是的,怪事恁叫人摸不着头脑了!刘老师说了句“莫名其妙”,“啪”地放下听筒。老伴凑过来一问,也感觉有点不对头,转动着眼珠想了半天,突然惊恐地说:“老刘,我听隔壁李婶说过,现在有些小偷狡猾得狠,先打电话摸摸底,然后趁家里没人就上门……”刘老师白了老伴一眼:“神经病!我教书育人,两袖清风,一没巨额存款,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小偷有必要趟路子吗?别神经兮兮的没事找事,这人肯定弄错了对象。”

吃过中饭,老伴越想越不放心,打电话把情况告诉了儿子小林,让他的手机开着,以防家里万一出事好找他。小林觉得事情来得蹊跷,放下电话就急急赶回家里。也真巧,小林进屋屁股还没落座,那个叫张炜的电话又打了进来,说下午三点就过来还钱,一定要刘老师把家里的详细地址告诉他。刘老师很不耐烦,脸一沉就要发火,小林却朝老爸眨了眨眼,示意他把家里的地址告诉对方,等人来了再见机行事。

搁下电话,刘老师对小林说:“这人脑子有问题……”小林皱紧了眉头:“爸,我琢磨着妈说的也不是没道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为稳妥起见,我看多叫几个朋友过来。”刘老师冷冷一笑:“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你们放心,这家伙再居心不良,也吃不了我!”见老爸如此镇静,小林不再坚持。三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一会儿闲话,门铃果然就响了。刘老师让小林去卧室暂时不要露脸,说要是真碰上来者不善,马上报警。

刘老师随即开门一看,惊讶得瞪大了眼睛:站在门口的竟是一个穿着入时、长相漂亮的姑娘,肩上还斜挎着一个流行的坤包。刘老师阴沉着脸问:“你找谁?”姑娘捋着秀发说:“刘老师,我们张经理说跟您通过电话,让我给您送10万元现金支票过来。”

刘老师一听,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脸都吓白了。姑娘忙把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原来,她是金海公司的财务主管。吃午饭时,张炜叫她开一张10万元的现金支票,说是下午有急用。到了下午,张炜突然接到上海一家公司的电传,催他立即去洽谈一桩生意,张炜便让她把支票给刘老师送过来。

说明来意,姑娘微笑着从包里掏出支票,轻轻放在了桌上。

老伴在一旁听着,惊讶得气都透不过来,刘老师却恢复了镇定,微笑着说:“钱是个好东西,人人都喜欢,但这钱来得不明不白呀,我不会要的,还得麻烦你带回去。顺便告诉你们老板,就说我是个退休的老教师,无论他何欲何求,我一概帮不上忙!”姑娘急了:“我是个打工妹,老板的话不敢不听,至于您需要解释,得等他从上海回来。”

姑娘把话说完,起身就走。刘老师抓着支票追到门口,无论怎么推辞,姑娘也不肯将支票带回去,还说张老板脾气大,凡是他交代的任务完不成,挨了骂不说,还要扣发奖金。两人站在门口你推我让,小林忍不住走出了卧室:“老爸,别为难人家了,这钱先收下来再说。”刘老师想了想,说:“行,我不为难你,支票暂时搁我这儿,你们张老板要是回来了,你给我来一个电话,到时我去找他。”姑娘这才露出笑脸,点点头走了。

钱从天降,刘老师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他背着两手,皱着眉头,在屋子里踱来踱去,怎么也想不通张老板为什么凭空要“还”他这么一大笔钱。老伴和儿子在一旁启发,说张炜可能是他尽心培养过的学生,现在发达了,故意找了个还债的借口报师恩。刘老师搔搔头皮,说他教了几十年的书,记忆中根本就没张炜这个名字,而且送这么多钱报恩也有悖常情。说来议去,三个人越弄越糊涂。老伴想了想,突然问:“老刘,这会不会是个圈套?”刘老师一拍大腿:“有这个可能!小林,马上去银行,鉴定一下这张支票。”小林飞快跑去银行。不大工夫,小林回来了,说支票经鉴定一点不假,银行工作人员还热情地问小林是提现金还是转存。

刘老师这下倒真的不安起来,整整一夜都没睡着。第二天一大早,刘老师就急着给小林打电话,让他通过县公安局小马的关系,了解一下张炜到底是什么来头。过了几天,小马有了回音,说张炜十多年前去了深圳,去年才回来开公司,根据工商、税务和街道派出所等各方面的反映,张炜遵纪守法,为人正派,做生意规规矩矩,设圈套搞阴谋根本不可能。刘老师听后,松了一口气,但事情没搞清楚,悬着的心哪放得下来呀?

这天上午,刘老师下了决心,一个人悄悄去了金海公司。正是购物的高峰时间,金海公司三层营业大厅人头攒动,显示出一派生意兴隆的火爆景象。刘老师找几个营业员打听,谁也说不清张老板在不在家。刘老师一不做二不休,索性闯进四楼,想去办公室打听打听。刚踏进四楼走廊,迎面就碰上了送钱的那个姑娘。一见刘老师,姑娘愣了愣,说:“刘老师,来找张老板?真是不巧呀,他昨晚刚回来,还说今天要去您那儿,可今天清早又接到电话,说他爸爸得了急病,所以他一早就去了乡下。”一会儿去上海谈业务,一会儿又是爸爸得病,事情怎么来得都这么巧?刘老师心里的疑云越积越厚,觉得非把这事儿给弄个水落石出不可。于是,他向姑娘打听到张炜老家的地址,决定立即去探个究竟。

乘车几个小时后,刘老师终于找到了张炜家,恰好张炜送医生出门,同医生握手道别后,他只扫了刘老师一眼,转身就要进门。刘老师趋前一步,微笑着问:“小兄弟,请问张炜在不在家?”张炜回过头,疑惑地看着刘老师:“您找他有事?”刘老师点点头:“我姓刘,叫刘得海……”刘老师话没说完,张炜“哎呀”了一声,两只手赶紧伸了过来:“刘老师,您怎么寻到这儿来了?”刘老师瞪了他一眼,把“还债”的怪事说了一遍,张炜一听却“扑哧”乐出了声:“刘老师,我就是张炜,这事儿本来想早给您说明白,因为业务太忙给耽误了,实在对不起。”刘老师“哼”了一声:“别客套了,你现在就给我说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张炜笑了:“您来了正好,让我老爸解释吧。”说着,张炜就拉刘老师进了卧室。

不见不知道,一见吓一跳,病倒在床的竟然是15年前的老校长张振波。刘老师浑身一抖,一件早已淡忘的往事,一下跳进了脑海。

那时,张振波是全县出了名的“无能校长”,学校历年高考都给剃了“光头”,没一个学生考上大学。张振波憋着一口气,在学校校务会上公开表态,无论谁带毕业班有了“零的突破”,学校一次性奖励20000元,往后每考上一个,学校奖励5000元。重奖的激励,调动了所有老师的积极性,当年就有老师拿走了20000元奖金。刘老师带的毕业班高考那年,竟一下子考取了20个大学生,而且大部分被名牌高校录取,在全省引起轰动,但张振波校长已经退休了。刘老师找到新校长要求兑现奖金,新校长说那是张校长的承诺,在他手中不能兑现。回到乡下老家的张振波,听说这事后特意来找过新校长,新校长不仅不让步,还反过来讥笑张振波:“老校长,学校的事呢,你是管不着了,要是你自己掏腰包的话,我当然不会反对。”张振波气得脸都白了,狠狠地瞪了新校长一眼,然后紧紧握着刘老师的手说:“刘老师,你给学校争了光,让孩子们有了出息,我高兴啊,日后我张振波若是有了钱,这奖金我给!”刘老师当时就流了泪:“张校长,有您这份心意,我觉得值!”

老校长情急之下的承诺,刘老师当做是一种纯粹的精神鼓励,根本就没往心里面去。可他没想到,一晃过去十多年,他也退休过起了清闲生活,而张校长还牢牢记着这笔特殊的“欠债”……

意外重逢,那一番酸甜苦辣自是没法形容。两人泪流满面,双手紧紧握在一起。刘老师凝视着老校长:“张校长,你这病……”老校长笑笑:“医生说了,不碍事。”说着,他抬手拍拍刘老师的肩膀,感慨万千地说:“我从来没有违背过自己的承诺,为不能兑现给你的重奖,心里一直不舒坦,幸亏小炜争气做大了自己的事业,不然的话,我临死都会遗憾……”刘老师感动得泪流满面,掏出那张现金支票,轻轻放到老校长枕边:“张校长,教书育人,本来就是我的责任,过去了的事我没往心上去。再说了,这奖金……我可真的不能接受……”老校长把脸一沉,说刘老师不收下这张支票,他就出不了这个门。推让半天,两人争执不下,最后还是张炜出来圆场:“刘老师,我爸已经说了,这是他一生中最后的承诺,您就遂了他的心愿吧!”

刘老师见老校长和张炜都很真诚,也就没再坚持。

三天后,县报头版在显著位置刊出了一条消息:一笔十多年前的兑现奖金,变成了“张振波帮贫助困奖励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