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有一種病和頸椎病極為相似,千萬不要搞混!

有一種病和頸椎病極為相似,千萬不要搞混!

供稿:推拿科 譚濤 包安

頸部的疼痛不適是臨床的常見症狀,很多人也會將這些症狀誤認為是頸椎病,就自作主張去找個按摩店按按摩,盲目緩解症狀。殊不知在沒有明確診斷下,極容易造成失治誤治,把小問題變成大問題!

言歸正傳,脖子疼痛、胳膊麻就一定是頸椎病嗎?

有一种病和颈椎病极为相似,千万不要搞混!

圖源:Unsplash.com by cleipelt

非也!非也!

今天我們先給大家隆重介紹一個病,它的表現與頸椎病很是相似,但針對頸椎病的治療對它是基本無效的。那就是前斜角肌綜合徵!

什麼是前斜角肌綜合徵

前斜角肌綜合徵是指各種原因引起前斜角肌水腫、增生、痙攣並上提第一肋,導致斜角肌間隙狹窄,卡壓穿行其間的臂叢神經及鎖骨下動靜脈而引起相應臨床症狀的疾患。簡單來講就是脖子側前方的肌肉生病了,使走行在胳膊處的神經,血管受壓迫,出現的一系列脖子疼、手麻、胳膊手發涼、無力等症狀。好發於30歲左右的婦女。

有一种病和颈椎病极为相似,千万不要搞混!

怎麼知道自己惹上了前斜角肌綜合徵而不是頸椎病

前斜角肌綜合徵的臨床症狀與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表現極為相似,一般都會有脖子疼、手麻、胳膊手發涼、無力等症狀,有時可放射疼痛至前臂或手部。

自我檢查可在患側鎖骨上區域觸及隆起、腫塊、攣縮或增厚的前斜角肌,鎖骨上局部壓痛並向上肢放射,而頸椎病一般無此表現,這是二者的重要區別,提示前斜角肌因出現問題導致神經受壓了。

如果您出現了上肢發涼、無力或胳膊腫脹和發紫等情況,那提示可能是前斜角肌出現問題導致血管受壓。

如何緩解前斜角肌綜合徵的症狀

針對比較輕的前斜角肌綜合徵患者,可以選擇以下方式進行緩解。

日常防護措施

1.在工作中注意減少頭前伸和低頭的動作,防止前斜角肌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

2.調整呼吸模式,減少胸式呼吸,以減少對神經血管的刺激及壓迫。

3.睡覺的枕頭高矮要適中,以免使斜角肌處於緊張的狀態。

肌肉拉伸法

可以按照圖示,做適度的拉伸動作,使前斜角肌充分被拉伸,得到放鬆。方法如下:頭部向健側側屈,被拉伸側的手壓在臀下做固定,對側手跨過頭部協助頭部側屈(A)。當臉部向側屈同側旋轉時,拉伸後斜角肌(B);臉部不動時拉伸中斜角肌(C);臉部向患側旋轉時,拉伸前斜角肌(D)。

有一种病和颈椎病极为相似,千万不要搞混!

圖源:知乎

若上述方法不能緩解您的症狀,請您及時就醫,避免延誤病情!總之,治療疾病並不是這麼簡單。在治療之前一定要明確診斷否則不僅延誤病情影響愈後、還浪費金錢消耗精力。

有一种病和颈椎病极为相似,千万不要搞混!

頸腰損傷科主任 譚濤

譚濤,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頸腰損傷科主任、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第三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從醫二十餘年,醫術精湛,有口皆碑;其科研主持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的臨床研究7項,參編論著8部,教材3部,發表論文30餘篇;擅長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緊張性頭痛、月經不調、更年期綜合症、與脊柱相關功能性內科疾患。

應診時間:每週一、三、五全天

每週二、四、六上午

應診地點: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B座3樓312診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