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學霸總在別人家?你家孩子成績不好因為沒做這5點

寒假將近,各種課外班、興趣班又開始火熱招生,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報幾個班,比如:英語、數學、鋼琴、書法、游泳、擊劍等。當你看著小小的身體揹著沉甸甸的書包穿梭在各個培訓班之間時,會不會思考:學霸到底是天生的,還是補課補出來的?

學霸總在別人家?你家孩子成績不好因為沒做這5點

一、學霸不是天才

關於學霸,人們總把他與天才相提並論。共同點:學習力很強,聰明。不同點:天才是天生的,學霸是可以後天培養而成。

愛因斯坦曾說過:成功=1%的天分+99%的努力,由此可見,後天培養比天分更重要。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所以補習班的熱度一直不減。大家都想通過勤勞去彌補那1%的不足,結果卻讓人失望,真正的學霸沒有幾個是補出來的。

在智力因素上,除個別的超常兒童,孩子最後在智力上的差異是在啟蒙教育上。智力啟蒙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閱讀。它是一種乘法手段,可以讓兒童的聰慧以幾何級數遞增。

二、3歲前是第一個閱讀的黃金關鍵期

去年6月下旬,紐約時報有一則頭條新聞,內容是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呼籲父母們,務必要在孩子0~3歲之間,儘可能地朗讀書本給他們聽,能有效幫助孩子的智商發展。

因為寶寶在出生之後,腦神經的神經元才開始發展,到3歲之前,都是發展最迅速的階段,如果此時能給予更多的語言及文字刺激,就可為寶寶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

中國家長向來比較功力,帶孩子學奧數、學心算、學英語,卻常常忽略早期的閱讀培養。

三、在閱讀中培養其他能力:

1、理解統整能力。

閱讀除了可以和寶寶的口語能力相輔相成之外,讓寶寶及早聆聽父母為其朗讀,主要是幫助他培養語言能力。一旦語言能力具有一定的基礎程度,寶寶就能理解成人說的話,還會漸漸瞭解動物、植物、交通工具等簡單的物品,同時達到認知發展的效果。

2、培養邏輯思考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有它的階段性與內在規律,而閱讀符合邏輯思維鍛鍊的內在規律。閱讀故事時,給孩子充分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機會。其次,連續、多角度、以及連詞的運用也能起到鍛鍊作用。

比如:樹上有兩隻鳥用槍打下來一隻,還剩幾隻?如果孩子回答還有一隻。家長則可以繼續發問:為什麼只剩下一隻了?槍響的時候鳥害怕嗎?

這樣連續的問題能讓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增強。

當下的問題是:很多父母都願意付出時間,只是苦於不會挑選適合的書籍。

其實低齡段的孩子適合選繪本作為讀物,因為繪本字少圖多,大多數繪本是從孩子的視角去教孩子認識世界,比家長一味地說教更容易接受。

四、家長在挑選繪本時,就需要掌握以下兩點:

1、選擇適合年齡段的繪本

依照寶寶的年齡來選擇相對應的繪本,是吸引他們愛上閱讀的基本條件,曾有家長抱怨過,自己1歲多的孩子很不愛聽故事,一問之下才發現,媽媽選擇的故事是《白雪公主》,可見選擇適合書單的重要性。

假如寶寶的年齡介於0~1歲,此時他的注意力便無法集中太久,能聽懂的單字少之又少,爸媽應該選擇結構簡單、畫面感強烈、情節簡單的繪本作為閱讀書單,才能成功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例如:一歲前選擇《橘子橘子》這樣色彩豐富的繪本,有助於提高寶寶閱讀、理解和邏輯思維能力。

學霸總在別人家?你家孩子成績不好因為沒做這5點

1~2歲的孩子,為了促進認知發展,父母可以去尋找一些趣味和可操作性強的繪本。除此之外,父母也要選擇一些文字押韻的繪本,幫助孩子的語言發展。

例如:《Peck peck peck》以韻文的方式出現,非常朗朗上口,可以馬上就哼唱起來!

學霸總在別人家?你家孩子成績不好因為沒做這5點

2、給予寶寶選擇權

3歲之後的寶寶會表現出自己的喜好,在閱讀繪本時,以孩子的興趣為主。有些家長嫌棄孩子總盯著一本書看,會強迫孩子放棄自己喜歡的去看別的書籍。這就在無形中打斷了孩子閱讀的興趣。

但是繪本雖好,大家都覺得費錢還佔地方。特別是現在互聯網很發達,網上就能找到各種繪本的動畫界面,或者動畫片,用這種渠道來讓孩子獲取知識不是更便捷嗎?

其實不然,紙質書籍包括繪本,有它的獨特優勢,也恰恰是孩子最需要的。

五、紙質書的好處:

1、“深閱讀”的載體,它能夠令孩子深入地投入到閱讀當中

書中自有黃金屋,紙質書籍更能讓孩子靜下心,培養他的專注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另外,寶寶的視力還沒有完全發育好,長時間對著電子產品,會對視力造成影響,嚴重的則造成視力損傷乃至失明。

2、親子共讀使親子關係升溫

閱讀不僅只能增長知識,最重要的是,也能使親子關係增溫。以往有文獻曾提到,當父母唸書給孩子聽時,因為使用了不同的節奏和語調,寶寶自然會知道爸爸媽媽很專注地為他讀書且投注了許多愛的種子,這將有助於孩子建立依附關係。

在爸爸媽媽為寶寶導讀的過程中,寶寶便能從中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用心,對於增強親子之間的親密關係,也是一大功臣。

用心為寶寶挑選一本合適的繪本,不僅能當做一個安撫孩子的工具,更能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成為人見人愛的學霸寶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