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讀書」郭學軍|再讀《阿Q正傳》

點擊上方“芝蘭園”關注我們

「读书」郭学军|再读《阿Q正传》

《阿Q正傳》是魯迅先生的著名代表作,中學時代學習過這篇名作。老師當時在講臺上慷慨激昂講課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這麼多年過去了,偶然翻到這篇小說,再次閱讀,感觸依然很深,又增加了很多新的理解。

魯迅先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塑造的阿Q、孔乙己、祥林嫂、閏土等文學形象可謂婦孺皆知。魯迅的文筆犀利冷峻,震耳發聵,使人警醒。然而,讀魯迅的文章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感,不敢常讀,我還是喜歡充滿正能量的正面文章,一如不喜歡看悲劇電視而喜歡看喜劇電視。

阿Q是辛亥革命時期一個典型的下層人物代表,他無名無姓,據說姓趙,可趙太爺說:“你怎會姓趙!--你那裡配姓趙!”於是阿Q連姓也沒有了。阿Q特別“樂觀”,他有一種聞名於世的“精神勝利法”。讀之一點也不覺得滑稽可笑,而是有一種莫名的酸楚。

阿Q因魯迅成了名人,名人自然有很多“名言”。

當未莊的人戲弄與他時,他會說:“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魯迅說:阿Q先前的行狀很渺茫。自然也無從考究阿Q話的真偽。然而,人都是有自尊的,阿Q自然也不例外。他何嘗不渴望有個好的出身,渴望是名門望族的後代,但這由不得他。以致一個老頭一句吝嗇的頌揚“阿Q真能做”,也會很喜歡。

當下流行一個詞“拼爹”,有一個“李剛”的爹,就可以耀武揚威的橫衝直撞,沒有“李剛”的爹,有的人就自怨自艾,埋怨自己的爹不好。如此看來,這些人還真不如阿Q。雖然阿Q先前“很闊”,但他沒有驕傲自大,而是“低調”的為人做事。即使阿Q先前很闊的話是假的,但阿Q並不覺得低人一等,他有他的自尊。

「读书」郭学军|再读《阿Q正传》

阿Q又很自負,他不把趙太爺錢太爺之類的未莊人看在眼裡,就是那些城裡人,阿Q也很鄙視。他常在心裡想:“我的兒子會闊得多啦!”看似很可笑,看似是不求上進的幻想。然而,阿Q無房無業,無名無姓,沒有親人,還受盡他人的嘲笑和盤剝,成家談何容易。在這種情況下,阿Q如果沒有這點“樂觀”的精神勝利法,成天愁眉苦臉、哀哀怨怨不也還是這種生活。正所謂: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阿Q頭上有個癩疤,無聊的閒人總是取笑他。他還手總是吃虧,他審時度勢採取怒目主義還是不行。他被欺負時總是憤憤地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像樣……”於是,他就心滿意足地得意起來。這怨他嗎?都是那些無聊的閒人惹得禍。他能怎樣?痛極而泣?與人拼命?黑夜裡朝人扔石頭?阿Q不肖這樣,他也是有自尊的正直的人?由此看來,阿Q先生是一個量力而行的聰明人,並不是一個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或莽撞的人。

阿Q被壓上刑車,即將被槍斃時,還想表現地英勇一點,想了半天無師自通地說了句:“再過二十年又是一個......”又是一個什麼,他沒說完,估計他想說:“再過二十年又是一條好漢。”可話到嘴邊,他說不下去了,一剎那間他想起了很多,想起了這輩子受過的屈辱,遭過的困難,以及種種不甘。他說啥呢?當時社會就是這麼一個大背景,他一個最底層的小人物,他能咋樣!雖然,有人覺得這段臨刑前的心理描寫不符常理,是魯迅先生的敗筆,但我覺得恰恰給了阿Q一個徹底醒悟的機會。此時,他奉行一生的精神勝利法也失去了作用,他睜著茫然的、恐懼的眼神走完了他的一生。

我並非想冒天下之大不韙為阿Q正名,阿Q的行狀也是“劣跡斑斑”。他自欺欺人,沒人家過得好,就回想飄渺的過去的輝煌。他欺軟怕硬,打不過比他強的人,就去欺負小D和王胡之流。他不切實際想入非非,調戲小尼姑和吳媽。他投機取巧,進城為賊人幫忙,還妄想利用投身革命為自己謀利。反正呀,他確實有很多不光彩的地方。

但你能說阿Q就是一個不知廉恥,自甘墮落,沒有夢想的人?非也。人都有姓,是爹孃給的,天經地義,偏偏可憐的阿Q不知道,他有過追尋,可惡的趙太爺不許他姓趙。人都知道廉恥,別人取笑他的癩疤,他不怒目而視,不大打出手行嗎,豈有此理,嬸可忍叔叔不可忍。人活著就得吃飯,阿Q失去了可憐的維持生計的工作,遇到替代他工作的小D,表達一下不滿,也沒什麼嘛。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阿Q年富力強,追求自己的婚姻也是人之常情,但對阿Q的所作所為,我只想“呵呵”。阿Q追求進步,想加入革命黨,本無可厚非,錯就錯在當時革命的宣傳力度不夠,讓他對革命的意義產生了誤解,而且產生誤解的不止阿Q一人吧。

「读书」郭学军|再读《阿Q正传》

寫到這裡,我覺得我也有了點: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阿Q本來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因為魯迅為其“立傳”,突然成為了“名人”,變得家喻戶曉起來。我想如果阿Q泉下有知,一定會得意洋洋地說:“我們現在——比你強的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

有了煩心事該怎麼辦?看看當今社會流行的話:誤解時----笑是一種素質,委屈時----笑是一種大度,吃虧時----笑是一種豁達,窘境時----笑是一種智慧,無奈時----笑是一種境界,為難時----笑是一種大氣,被蔑視時----笑是一種自信,失意時----笑是一種灑脫。這何嘗不是阿Q精神的一種昇華。

人就該坦然面對種種不順,居高臨下的蔑視它們,笑一下,把所有的不快風輕雲淡摔在一旁,努力去克服、去戰勝、去改變它。


郭學軍 林州人,愛好文學。


©原創作品 授權發佈 網圖提供證明付酬 打賞>10元付酬 <10元平臺維護

因微信系統修改,【原創】標識處只能顯示開通讚賞的賬戶,芝蘭園公眾號公用讚賞為“作家呂志勇”,此賬戶即為【公用賬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