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盛載詩意的時興之所「茶道的空間美學」

盛載詩意的時興之所「茶道的空間美學」

茶道,是關於茶藝的哲學。如果哲學是研究茶藝之於世界的本原性的主根,那麼美學則是指導茶藝形成具體典範的分根。茶藝需要借用美學的概念和術語來加以界定和詮釋。如此,在茶藝實踐中,茶人的主體之思,延伸至美學之域,這就使茶道與美學發生了交融。在藝師的一顰一笑、一注一奉中,茶藝成為茶美的物質載體,引動茶人無限的美妙回想。

盛載詩意的時興之所「茶道的空間美學」

日本明治時期的美育家岡倉天心(Kakuzo Okakura)對茶道有著獨到的感受和思悟。在他詩性的意念中,在那些精神半夢半醒的微醺時刻,他這般吟哦出:

茶道是一種對“殘缺”的崇拜,是在我們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為了成就某種可能的完美,所進行的溫柔試探。

岡倉天心的茶道之問,本質上是一份對生命終極的哲學追問,也是一重對具體之美的膜拜試探。一碗茶,一次溫和的俯身,融入多少人生的喜樂!輕揚多少欲說還休的情愫漣紋!對永恆的無盡渴求,又多麼使我們不意將其飲盡喝乾。

盛載詩意的時興之所「茶道的空間美學」

盛載詩意的時興之所「茶道的空間美學」

飲茶天地間,或在簷屋下。如果一間屋子,可容一個由於宇宙的偶然性降生於世的生靈,詩意地棲居於地球之上。那麼,與茶相對的一間茶室,則是讓茶人在“此刻”的時空中安定入冥,乘一片超凡脫俗的綠色葉兒,尋著通往自然真機的一條幽徑。如此說來,茶道的美學之思,首先是空間之思。茶的空間,洞開了一個茶人坦誠面對自我和他人的“磁場”,安居茶室的柔軟時刻令人珍愛倍至。

盛載詩意的時興之所「茶道的空間美學」

茶室,最是一間溫柔敦厚的和敬之所。大至紫金城閣,小至山間小舍,無不令人彎躬俯身,謙謙向儒。紫禁城文華宮中,皇帝聽完儒經後,賜給經筵講師的一杯清茶,承載了多少禮賢下士的崇文內涵。茶室可是士人的一座閣樓,可是雅士的一間書屋,或是高僧松間的一介草亭。一片葉子,多少文化,浮於千姿百態的時空中,述著亙古,飛向渺遠。

盛載詩意的時興之所「茶道的空間美學」

唐朝大曆八年(773年),一代茶聖陸羽在杼山妙喜寺旁修建茶亭,開茶亭風氣之先。後世茶室所具有的素簡,大抵源自對禪寺的模仿。佛堂不用來朝聖或者參拜,反而像間講堂,供學僧們讀經論學,修行禪定。

日本邵鷗關於茶室內外設計的定製,那是到了十五世紀的事了。作為獨立修建的屋子,日式茶室通常是一間茶室本體,其空間大約容納五人;一間水屋,用來在茶會開始前清洗和整裝茶具;一處玄關,賓客在此等待主人的邀請;以及一段連接“玄關”與茶室兩處的庭徑。

盛載詩意的時興之所「茶道的空間美學」

茶空間中的“庭院”,一面將茶室與外在世界區隔開來,一面給人們的感官掖注一種出凡入聖的儀式感。走過這樣一條庭徑,令人不知不覺地,將所有紛擾拋到九霄雲外。茶人行於徑上,或象徵著進入禪定的自明之道。

茶室往往在這種“由喧入靜,由塵入潔”的設計效果上獨具匠心。茶室斜頂垂簷的高度,容許少量的陽光斜入,但日間的光線又不會太過耀眼。從屋頂到地板,室內所有的物象,色調都偏於素淡。茶室和茶具看起來再陳舊,也是乾乾淨淨,了無塵埃的。

盛載詩意的時興之所「茶道的空間美學」

盛載詩意的時興之所「茶道的空間美學」

茶室是“時興之所”,這個空間盛載一時湧現的詩意。茶室中裝飾的主題,需要不斷地變更其中的擺設,抒發此時此景的美感情懷。茶室中所有的物象,都與茶席主題表現的美學格調相應和。

盛載詩意的時興之所「茶道的空間美學」

茶室又是“虛空之所”,是一個絕對的“空”的器皿。它的“空”,與中國的水墨畫有異曲同工之妙,是刻意留下一些未竟之處,交由想象力來加以補白。

在茶室中,用來佈置房間的各種器物,須經過精心挑選,以避免在顏色或式樣上有所重疊。這種互補,乃要精微細邃,若以岡倉天心藝術家的眼光,他會這樣打量:

盛載詩意的時興之所「茶道的空間美學」

“已經擺上實體的花卉,繪畫中就不可再出現;煮水壺身若是圓的,盛水的器皿就得有稜有角。茶碗選的是黑色釉彩,茶葉罐便不應該挑黑色漆光。如果要在床之上放上花瓶或香爐,則切記不可將其置於正中央,以免空間受其平分對稱。床之間的柱子也有必須遵守的規範,它所用的木材不能與茶室內其它柱子相同,否則還是不免引來千篇一律之嫌。”

南開大學碩士,研究興趣涉獵中西文化與文學,近期關注中國茶道美學研究。

•參考書目:(日)岡倉天心(Kakuzo Okakura):《茶之書》,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