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三國正史上的劉備出身真的只是一個織蓆販履之輩嗎?

三國正史上的劉備出身真的只是一個織蓆販履之輩嗎?

三國正史上的劉備出身真的只是一個織蓆販履之輩嗎?

當然不是,雖然英雄不問出處,小編覺得還是有必要澄清一下。

《三國志》對他的出身記載如下:

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先主少孤,與母販履織蓆為業……

三國正史上的劉備出身真的只是一個織蓆販履之輩嗎?

看到沒有?說的是販履織蓆為業,並沒有說販履織蓆為生。我們要注意古漢語裡面“業”和“工”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只有一定規模的事物才能成為“業”——比如說霸業、雄業、偉業。

所以說故事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劉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是漢景帝兒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爺爺劉雄,父親劉弘,都是州郡官員。劉雄曾經被推舉為孝廉,官做到東郡的範縣縣令。但是因為父親劉弘死得比較早,劉備和母親靠一個編制草鞋和草蓆的手工作坊維持家業。

由於質量可靠,手藝精湛,劉家的編織廠慢慢的做大做強了。劉母是一位深明大義的人,當然不願意自己的兒子一輩子當個織造廠的廠長——不論這個廠子有多大!

三國正史上的劉備出身真的只是一個織蓆販履之輩嗎?

於是在劉備15歲那年,母親讓他和同宗的劉德然(其父估計是他們這一支家族的話事人)一起,到同郡的老鄉,當時正在擔任九江太守的盧植那裡,去拜盧植為師,做實習幕僚。

當然也主要是為了讓劉備學些本事見見世面。因為這份工作是沒有薪水的,估計也不管吃住,還得自備生活費。

和他們恰同學少年的還有遼西人公孫瓚,大家相處得非常愉快,因為年紀比劉備稍大,劉備把就公孫瓚當做自己的兄長看待。

劉德然的父親劉元起非常欣賞劉備,每次給劉德然生活費的時候也給劉備同樣的一份,劉元起的太太對此非常不理解:“又不是你兒子,他們家也不缺錢,怎麼還當兒子一樣的養啊?”劉元起卻說:“你就等著看吧,這個孩子就是我們宗室裡的佼佼者!”

三國正史上的劉備出身真的只是一個織蓆販履之輩嗎?

但是年輕的劉備好像並沒有表現出佼佼者應該有的樣子。幾年的學習結束之後,他又回到了故鄉繼續做他的劉廠長。

三國正史上的劉備出身真的只是一個織蓆販履之輩嗎?

穿漂亮衣服

劉備這人不怎麼喜歡讀書,而且喜歡訓練獵犬、騎馬打獵;還喜歡聽音樂、穿漂亮衣服(這是一個織蓆販履者能夠消費得起的嗎?)。好在他們家的編造產業越來越紅火。不但郡縣聞名,甚至遠銷州外了,所以劉備對這些高消費的不良嗜好,倒也承受得起。

其實算起來,劉備其實比劉邦和劉秀壕多了;劉邦雖然是堂堂鄉鎮一把手,可準岳父的禮物還得打白條;劉秀號稱地主階級和知識分子的傑出代表,可第一次上戰場連馬都沒有。反觀平日裡喜狗馬、音樂、美衣服的劉玄德,一出場就有大商人贊助,簡直可說是開了掛了。

三國正史上的劉備出身真的只是一個織蓆販履之輩嗎?

劉備大約有1米72的樣子,只是有些手長腿短,手可以垂到膝蓋上。寫到這裡小編有一個比較八卦的發現——大概因為劉備對自己腿短有些自卑,所以他這一輩子都喜歡和腿長的人結交,你看他的拜把子關羽(身長九尺)、張飛(身長八尺);大他5歲的趙雲(身長八尺)、小他20歲的諸葛亮(身長八尺餘),小他十五歲的馬超(身長八尺餘),這些人都是大長腿。

而他的兩個主要對手,都是小短腿。

其實你看那曹操(身形短小)對他多好,又是推薦又是封官又是請客吃飯,他還是跑了。一開始孫權(長上短下)對他也不賴,不但把地盤借給他,還把妹妹也嫁給了他,本指望他留下來防禦曹仁,他卻還是跑去益州自己單幹了。這能不讓曹、孫心寒嗎?他們可都是想拉劉備一起幹的呀!

三國正史上的劉備出身真的只是一個織蓆販履之輩嗎?

還把妹妹也嫁給了他

還有就是劉備耳垂特別大,大到好像能自己看得到自己的耳朵。鄉親們卻都認為他這是有福之相,當然這一對大耳朵也讓他的辨識度大大提高。

劉備人穩話不多,非常善於與人結交,十里八鄉的青少年都喜歡與他為伍。而在這些所有交往的人當中,劉備和小販關羽、屠戶張飛的關係最鐵,三人甚至結拜為異姓兄弟(個人覺得這是三國演義裡面編的最合邏輯的細節),發誓不得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三國正史上的劉備出身真的只是一個織蓆販履之輩嗎?

關羽字雲長,比劉備小兩歲,是山西人,身高1米9以上,力大無窮。那年販賣棗子來到涿縣,與劉備、張飛一見如故,加上在老家好像有人命官司,就留在了涿縣,幫劉備管理廠子。

張飛字益德,比劉備小五歲,壟斷了本地的屠宰業,身高稍微比關羽矮一點點,力氣卻有過之而無不及,每天殺三五頭豬都不需要人幫手的。還在城郊的山上搞了一片桃林農家樂,生意挺紅火的,每年桃花盛開的時節,就成了鄉紳名流們聚會飲酒的好去處。自然也是三兄弟喝酒聊天、練武強身的逍遙所在。

但是快樂的日子終究是短暫的,東漢靈帝末年,黃巾起義在全國範圍內爆發了。

三國正史上的劉備出身真的只是一個織蓆販履之輩嗎?

經濟形勢頓時變得非常的嚴峻,劉備的草鞋草蓆都賣不出去了,張飛的豬肉也只能自己吃了。

剛好這時候,中山國(郡國,相當於州市一級)的大商人張世平、蘇雙,帶了大批的錢財,像往常一樣去販賣馬匹,誰知道這邊也是一片混亂,根本做不成生意。兩人路過涿縣,就到了久仰大名的“小孟嘗”劉備這裡拜碼頭。

張世平、蘇雙一見到正在桃園中操練武藝的劉備三兄弟,都非常驚異,認為他們應該是當世英雄,現在又剛好遇到這樣的世道,可不要埋沒了。於是兩人都把自己的財物馬匹送給劉備,希望他能夠招兵買馬,幹一番事業。

三國正史上的劉備出身真的只是一個織蓆販履之輩嗎?

劉備果然用這筆錢財,以及自己平日裡的聲望人脈,聚集了幾百人,參加了校尉鄒靖的地方部隊。在討伐黃巾的戰鬥中,也立下了不少戰功。

可是由於劉備沒有背景,是士農工商裡低等,可能又不善於打點關係,只被封了一個安喜縣尉(相當於今天的副縣級公安局長兼縣武裝部長)。

就這個縣尉,估計還是張世平、蘇雙替他安排的,因為安喜縣隸屬中山,張世平和蘇雙剛好也是中山人。劉備雖然聲稱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但那中山靖王已經是西漢時候的爵位了。現代史學家考據,東漢的中山國始封王是漢光武帝的兒子中山簡王劉焉;而中山靖王劉勝是西漢景帝劉啟的兒子。也就是說東漢的中山王和西漢的中山王是沒有半毛錢關係的(真搞不懂他這個皇叔的身份是怎麼算出來的)。

三國正史上的劉備出身真的只是一個織蓆販履之輩嗎?

所以呀,如果說曹家是法家士大夫的代表;那麼孫權毫無疑問是地方軍閥的代表;只有劉備是資產階級的代表。這三人之中,他已經代表最先進的階級了,難怪得到羅貫中(父親是絲綢商人,老闆是十八條扁擔起義的鹽商)的青睞,作為小說《三國演義》的正統一方出場。

因此我們可以推斷,所謂劉備是販履織蓆之輩,

不過是他的對手們對他本人的有意詆譭。就好像今天我們說某億萬富翁是搬磚的、挖煤的,也是一樣一樣的。

以上內容文字部分為自家講譚原創,歡迎點贊,關注,轉發,分享,收藏,雅噴。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