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 哈尔滨烙画葫芦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葫芦画烙出幸福晚年

哈尔滨烙画葫芦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葫芦画烙出幸福晚年

哈尔滨烙画葫芦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葫芦画烙出幸福晚年

哈尔滨烙画葫芦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葫芦画烙出幸福晚年

哈尔滨烙画葫芦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葫芦画烙出幸福晚年

在黑龙江,在哈尔滨,说起烙画葫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树森,很多人并不陌生,千百年来,葫芦一直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但到了王老先生手里,把烙画和葫芦串起来,烙出了一件件艺术品,也烙出了一个幸福晚年。

烙画葫芦艺术又称烫画葫芦、火笔画葫芦,葫芦烙画具有悠久的历史,相传起源于汉代,清朝时期最为兴盛。葫芦取其谐音为“福禄”,在人们的心目中代表着福禄、吉祥。葫芦艺术家以烙铁代笔,运用国画的白描、工笔、写意等手法,在葫芦光滑坚硬的木质表皮上,创作出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使画面呈现出焦、黑、褐、黄、白等多种层次及国画渲染的效果,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王树森今年68岁,老家在山东东昌县梁水镇后王村,他从小深受家族影响,酷爱艺术。据王大爷介绍,其父是第五代手画艺人,到自己这儿算是第六代了,早年间,学习烙画技艺回乡后,王树森一般都在马鞍上、马背上、水井沿上烙画,然后在立柜门上、炕上烙。“那个年代家家都有小火盆,坐在炕边随手从火盆里拿出烙铁就烙,美观方便实用,还不爱掉色”。王大爷说,没想到后来这东西竟然演变成艺术品,葫芦寓意是“福禄”,烙画给人送“福禄”,确实是一件美好而吉祥的事情。

王树森介绍,以前烙画多以铁针为工具,或插入燃香中,或在油灯上炙烤进行烙绘。经过多年尝试研究,现在王树森也与时俱进,在传承烙画时,利用电热丝发明了一种神奇的微型电烙铁。电烙铁只有一根针粗细,还可以调控温度。在他的烙铁下,一个图案自然古朴的葫芦十几分钟即变得“高大上”。“意在笔先,不能涂改,必须一把成”。他用细腻、生动、形象的笔法,将所烙的人物、动物等画面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葫芦上,引得旁观者啧啧称叹。

许多非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困扰,而王树森从不为此发愁。因为跟他学烙葫芦的人很多,许多学生都是他的“葫芦娃”。学习葫芦烙画也没那么简单,不是光会画画和使用电烙铁就行的,也得坐得住板凳,需要每天上千次地重复最基本的烙画动作。王树森每天烙画葫芦醉在其中,即使年岁大了仍笔耕不辍,他说,烙画古称“火针刺绣”,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烫好的作品线条流畅,形态栩栩如生。王树森其作品和艺术成就也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认可,代表作品《九龙图》、《五幅图》、《武财神》、《钟馗》、《鹤鹿同春》等都多次获得全国大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