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曹操杀害华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用户58731246236


1、华佗的医学成就


中国古代有十大名医,华佗排名虽不在名医之首,但是现在我们称赞一个医生医术高明会说他是“华佗在世”、“元化重生” 。


可见华佗在中医学界有多重要的地位,是当之无愧的神医。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医学家,他精通内、妇、儿、针炙各科,熟练地掌握养生方药、针炙和手术等治疗。


华佗创立的《五禽戏》养生功,一直流传至今。


华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造手术外科的专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发明麻醉剂“麻沸散”,及发明用针灸医病的先驱者、创始人。


“麻沸散”为外科医学的开拓和发展,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


他的发明比美国的牙科医生摩尔顿( 1846年)发明乙醚麻醉获得成功要早1600多年。


华佗在当时已能做肿瘤摘除和胃肠缝合一类的外科手术。他的外科手术,得到历代的推崇。

这么一代神医却最终死在曹操之手。


2、死因之谜


曹操和华佗,一个是乱世枭雄,一个是走方郎中,本来你当你的丞相,我治百姓的病,两人互不搭界,如果曹操不召华佗为自己看病,华佗也不可能被曹操所杀。


那么,曹操为什么要杀华佗呢?


(1)死因说法一



在《三国演义》中,说曹操得了头风病,请华佗给他看病。华佗说,你这个病根在脑子里,我需要让你喝一服药,然后用利斧劈开你的脑袋,祛除病根,你这个病才能治好。


曹操这个人疑心很重,他觉得华佗这个医疗方案不怀好意,认为华佗一直敬佩关羽,是想借这个机会替关羽报仇,杀死自己,所以,一怒之下把华佗关到监狱里,拷打致死了。


但是这一说法有很多疑点:


华佗要给曹操做“开颅手术”不太可能,确切地说,当时不具备做开颅手术的条件和技术。

说曹操怀疑华佗给关羽报仇一事也不可能。《三国演义》中,有大段描写华佗给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


但历史上的华佗并未给关公治过箭伤,二人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因为华佗死于建安13年(公元208年),而关羽中毒箭则是建安24年(公元219年)的事,其间相隔11年,死人焉能医活人?


不过关羽中箭刮毒确有其事,但《三国志·关羽传》中并没有记下医生的姓名。

所以,华佗要给曹操“开颅”和曹操怀疑华佗为关羽报仇,以及华佗之死,都是作者罗贯中的虚构。


(2)死因说法二


关于华佗之死,近年来还有一种说法非常流行:华佗仰仗自己医术高明而要挟曹操,向曹操要官,结果被曹操所杀。


这一说法也有很多疑点。

华佗被人尊为“神医”,说明他是一个品德高尚之人。


华佗自幼家贫,父亲早亡,他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教导他学习知识,但是他从小对医学很感兴趣,后来母亲的病故也让他发奋成为一个行医救世的医生。


华佗一向淡泊名利,视权势为粪土,在他眼里只有病人,也就是因为他一直挂心百姓,见识了很多疑难杂症。


他亲口尝了很多的草药,努力钻研了上千个夜晚,才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医学财富,被人尊称为神医华佗。


所以说华佗绝不会以“得到官职要挟曹操”。


(3)死因说法三,史书上的真实记载


《三国志》和《后汉书》中记载,曹操因修建一座宫殿,带兵砍伐了跃龙祠堂前的一颗很大的梨子树。曹操因无意中冒犯了梨树大神,从此患上了头痛病。



华歆跟曹操推荐了医术精湛的华佗,曹操派人连夜把华佗请了过来。


华佗一番诊断之后断定,曹操的头痛是因为中风引起的,并不是所谓的梨树大神折腾他。

华佗见曹操头疼欲裂,立即给曹操针灸,针拔疼止,特别有效。


曹操怕头疼病再犯,于是把华佗留下来当侍医。


据说,华佗的妻子是医圣张仲景的长女张妙心,她不仅貌美而且温柔贤惠,自从华佗娶到妻子以后,就把她爱若掌上明珠,恨不得时刻陪伴左右。


华佗因为离开家太久,思妻心切。所以,他对曹操说“离家太久,想回去看看”。

曹操当即应允,要华佗速去速回。但华佗回家后,以妻子生病为由多次延长假期。


曹操三番五次催促,华佗仍迟迟不上路。

曹操很生气,便派人去查看。如果他妻子真的病了,便赐小豆四千升,放宽假期期限;如果欺骗,就逮捕押送。


结果华佗撒谎,于是用传车把华佗递解交付许昌监狱,经审讯验实,华佗供认服罪。

华佗自料逃不出曹操的手心,在牢里把自己的平生所学写成《青囊书》,打算流传下去造福世人。


他将《青囊书》交给暗中照顾自己的吴押狱,想叫他继承自己的医技。

吴押狱很高冷兴地接下书,小心翼翼地在家收好后,回到衙门辞去差事,准备回家研读医书。


可是到家后却发现其妻正在焚书,他上前抢过剩下的书页,只剩下最后几张记载阉割鸡、猪之术的内容了。相传现在阉割动物使用的依然是那《青囊书》所传下来的法子。


还有流传下来的《五禽戏》也在剩下的几张书里。吴押狱责问妻子为何如此?吴妻说:“纵然你学得像华佗一样,也不免像他那样死在牢中。有什么用!”


可惜可叹,巨星陨落,名医枉死。


4、曹操杀华佗的真正死因


在东汉末年,行医是个“贱业”。即使华佗这样的一代名医,在曹操看来也不过是一个“鼠辈”。


我们说曹操爱才,但是,他们从不爱有才的人。所有专制统治者都把“人”与“才”区别开来,只爱“才”而不爱“人”。



曹操只想让华佗为他一人医病,华佗却心系苍生病痛。一个是杀人无数,一个是救人无数。

曹操爱才,但他爱得是能为他所用的人才。


这是专制制度下共同的人才观。 真正把华佗当成名医、当成一个值得尊敬的人的是普通百姓,是百姓中的病人,是后人。


因此,华佗想靠“妻子有病,不做曹操侍医”的想法过于简单幼稚了。


曹操有杀华佗的法理,华佗有思虑不周的幼稚,最终导致被杀的结果。


华佗被害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了,但人民永远怀念他。


江苏徐州有华佗纪念墓;沛县有华祖庙,庙里的一副对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总结了华佗的一生:


“医者刳腹,实别开岐圣门庭,谁知狱吏庸才,致使遗书归一炬;

士贵洁身,岂屑侍奸雄左右,独憾史臣曲笔,反将厌事谤千秋。”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曹操为什么杀华佗

华佗名垂千古,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名医;曹操,也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豪杰,盖压三国,时人谓之超世之杰。然而,曹操杀了华佗。很多人认为华佗死得冤,其后,曹冲早逝,更被一些人视为是曹操杀了华佗的报应,曹操在曹冲死的时候,自己也说了,如果当初没有杀了华佗,他是有可能救下曹冲的。那么,华佗之死,真的冤吗?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针对此事,曾撰文《华佗论》,“夫以佗之不宜杀,昭昭然不可言也……吾观自曹魏以来,执死生之柄者,用一恚而杀材能众矣。又乌用书佗之事为?”说你们掌权者就是牛,想杀谁就杀谁。其实曹操对华佗一事上,不能说是经过深思熟虑,那至少还是思虑过一番的,无论从史料还是演义上来看,曹操不是一个为杀而杀的人,换句话说,他的残暴,建立在理智之上。


后人读史,都知道早期的曹军有一条铁律,叫做“围而后降者不赦”,这句话所透露出的铁血和残酷令人颤栗,但并非毫无根据。

曹操很看重人才啊,一曲《短歌行》中“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想当年以关羽的脾气,曹操还是能放他归于刘备,华佗在曹操的眼里,算是人才吗?《三国志》对华佗的评价是:“华佗之医诊,杜夔之声乐,朱建平之相术,周宣之相梦,管辂之术筮,诚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绝技矣。昔史迁著扁鹊、仓公、日者之传,所以广异闻而表奇事也。故存录云尔。”华佗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外科手术的医生,创造性地搞出“麻沸散”,他在这方面的成就,早了西方一千多年,他创出“五禽戏”,说“人体欲得劳动,……血脉流通,病不得生。璧如户枢,终不朽也”……


但华佗不是曹操希望的那类人才,他的“唯才是举”,他的人才观,最重要的还是“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医生对他来说,并非急需。其实东汉末年时,医者的地位还是很低,人们读书,就是为了做官,便华佗自己,其实也有些悔意,据《三国志•魏书•方技传》载,“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由此可见,从人才方面来说,华佗是没什么优势的。

最后,便是两人的临场应变了,曹操的头痛病,华佗作为医生,说你这个病,要开颅,曹操不是怕死,怕华佗别有用心。当年汉献帝刘协衣带诏一事,便有医生掺在其中,这很难让人没有联想。而在华佗看来,我既然已经告知了你的病情,你如何选择便在你自己了;在曹操看来,你这是以病养医,其实并没有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这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可能的原因,便是华佗医治曹冲不力,据清人丁晏《曹集铨评》增辑的《仓舒诔》序文:“建安十二年五月甲戌,童子曹仓舒卒,乃作诔曰”,即曹冲死于公元207年,曹操于事后杀了华佗泄愤,实属正常。

当然,真正的原因,我们只能待考古发掘出更直接的证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