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從“8.75”到“2131” 從“跑片未到”到城市院線 聽徐靜講述黃山電影發展的故事

從“8.75”到“2131” 從“跑片未到”到城市院線 聽徐靜講述黃山電影發展的故事

從“8.75”到“2131” 從“跑片未到”到城市院線 聽徐靜講述黃山電影發展的故事

《英雄兒女》劇照

1982年從部隊回來後被安排在休寧縣電影公司,1984年被選調到徽州地區電影公司(即現市電影公司),1998年進入市電影公司,如今即將退休……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第五任“掌門人”徐靜,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從基層選調進入電影公司的職工,他近40年的青春年華獻給了我市電影事業,也見證了這40年來我市電影事業的歷史變遷。

8.75,打開農村電影“視界”

“農村廣場電影放映,黃山在安徽省算是早的,1957年就建立了全省第一個8.75毫米的電影隊,在當時的休寧流口,這在安徽省電影史上是有記錄的。”說起我市電影發展歷程,徐靜如數家珍,侃侃而談,“當時的膠片電影有三種規格,8.75毫米是最小的,這個設備在日本是作為家庭放映機用的,國際通用的是16毫米和35毫米。因為當時財力薄弱和其他各方面的條件限制,但又希望能普及電影,所以就用了8.75毫米的設備,這一天比較方便一點。”

“農村廣場電影最興盛的時期是上世紀70年代末,當時按照電影普及的政策,幾乎每個公社都有一個8.75毫米的電影隊。黃山除了璜尖、白際這幾個交通不便的村子,其他村莊基本上都覆蓋了。” 徐靜說,隨著電影的普及和發展,8.75毫米的膠片已經不能滿足大家的觀影需求。上世紀80年代,文化部、廣電部、財政部和農業部聯合下發文件,要在全國普及農村電影放映。文件要求,每個鄉要有一個16毫米的電影隊和與之相適應的影劇場。黃山,在落實這項工作時也是走在安徽省前列的,基本上每個鄉所在地都有一個會堂,就是所謂的電影劇場。

2131,堅守農村廣場電影陣地

“其實農村廣場電影從興旺到沒落,時間很短暫。1993年以後,基本上就沒什麼市場了。”徐靜說,因為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和後期管理秩序的混亂,農村電影劇場的收尾並不理想。加上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電視漸漸走入尋常百姓家中,對電影的衝擊更大。

“現在去農村放電影,觀眾很少了。農村裡都沒什麼人了,在家的大多是老人家,晚上也不一定會出來看電影了。現在家家都有電視機,還有廣場舞這些其他文化娛樂方式,分流之後,看電影的人就更少了。”徐靜笑著說,“上次我和電影隊的同事,一共三個人,去徽州區洽舍放電影,結果只有兩個觀眾在那看,中途還走掉一個,最後我們三個人陪著一名觀眾看到了最後。”

如今的農村廣場電影,早已不見當年人山人海的壯觀場面,但是作為農村的文化宣傳陣地,國家依然重視。為了讓農村農民能看上電影,從2000年開始,國家開展了電影“2131”工程——從21世紀開始,每個行政村每30天放映1場電影。“現在國家免費發放了數字設備,每個隊配備一部數字電影機。目前,整個黃山市,共有76支放映隊。這麼多年來,黃山市一共放映了1.1萬場農村廣場電影。”徐靜說。

“跑片未到”,卻五家影院火爆

徐靜介紹,黃山市的第一家電影院是屯溪人民電影院,也叫人民影都,建於1950年。上世紀60年代,又在現在的濱江路市旅委原址附近建了一個電影院,這個影院一直沒有名字,一開始叫徽州地區影劇院,撤區建市以後叫黃山市影劇院,“它的主要功能是開會,沒有會議的時候,就放電影。”

上世紀70年代末,改革春風吹遍大地,除了國產影片,進口影片也多了起來。“屯溪觀眾的觀影熱情很高,兩個電影院的確滿足不了。那個時候,有一張電影票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有時候甚至在窗口都買不到票。”考慮到大家的觀影需求,市電影公司在現在的延安路電大位置,租下了當時的屯溪市工會工人俱樂部放映電影。之後,屯溪區躍進路染織廠在場內地塊上建了一個電影院,取名“山城電影院”。影院產權、所有權都屬於染織廠,但業務上屬於電影公司,作為一個獨立的電影放映單位。山城電影院建成沒多久,緊接著,當時的黎陽鄉在現在的文峰路上建了一家黎陽影劇院。“屯溪最鼎盛的時期,五家電影院跑片放映。”徐靜說。

“所謂跑片,就是幾家影院共用一部電影拷貝,這家放完了一‘餅’(盒)趕緊拿到下一家去,下家放完一‘餅’再送第三家輪流放映。”徐靜介紹,人民電影院和地區影院作為首輪放映單位,其他三家作為二輪放映單位,分層次跑片放映。當時各家影院的電影放映是依次開始的,每家放映的間隔時間約為15分鐘,跑片員在這家拷貝下機後,立刻將片子送到自己的電影院,再回到上一家繼續等片。“所以跑片員騎自行車的技術非常好,因為要趕時間嘛。”徐靜笑著說,“當時交通不方便,這三家影院跑片很困難,所以經常會出現‘跑片未到,請大家耐心等待’的幻燈告示。”

文娛多樣化,電影不再是“獨寵”

“人民影都有500多個座位,山城和黎陽影院有800個座位,但是依然不能滿足大家的觀影需求。1987年,市電影公司自己建造了荷花池電影院,也就是現在的徽州大劇院,最多可容納892個座位。”徐靜說,徽州地區原有7個縣、2個市,每個縣都有一個公辦電影院,有的甚至不止一家。上世紀80年代,各縣都建了自己的影劇院,整個徽州地區應該有22家影劇院。

這幾年來,影院建設風生水起,影劇院變成了影城,同時擁有多個放映廳,為廣大市民提供了多元的觀影平臺。記者從市文化委瞭解到,目前全市共有19家影院加入城市院線,較2017年增加1家,分別是中心城區7家,黃山區2家,徽州區1家、歙縣3家、休寧縣2家,黟縣2家、祁門縣2家,共有73塊銀幕,8848個座位,從業人員250餘人,全部實現數字化放映。2017年全年電影票房收入3000餘萬元,2018年上半年電影票房突破2000萬元。

“早在1993年,全國電影發行體制改革時,就聽過一句話,叫‘窮人看電視,富人看電影’,當時我們還不能理解,現在卻是深有體會了。”徐靜笑說,曾經輝煌一時的農村電影逐漸走向沒落,城市影城的快速增長是社會發展時代進步的表現。“那時候文化資源匱乏,娛樂方式單一,一說搞活動就是看電影。但現在,文娛方式多種多樣,看電影早已不是唯一的選擇了。所以現在看電影是步入分眾化的正軌了,是消費者理性的選擇。”徐靜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