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4 体制!到底是好还是坏?做好离开的准备了吗?

随着市场的诱惑力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体制内年轻人感到疑惑。我研究生毕业的,怎么连大专生的工资都比不上了?我本科学历到底在体制内能发挥什么作用?我应该走吗?我走了以后可以做什么?辞职的人混的很不错啊!如果是我会混的怎么样?

这些问题,谁也不敢给你答案。

我只能分享一个案例。也仅是一个参考,因为人和人不一样。

体制!到底是好还是坏?做好离开的准备了吗?

我有一个朋友,暂且叫他李哥,在我们这里做到了科局的副局长,分管办公室。后来因为这个李哥确实洒脱,三十大几的年龄,肩上的孩子还没有脱下开裆裤,就毅然决然的辞掉了工作。

他选择出来,我不是很意外,因为这个人确实有些放荡不羁的感觉,也确实是拿得起放得下,对工作也是雷厉风行。他尤其看不上体制内吃空饷的人,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一个单位的人数或者编制是固定的,那些人占了编制却不工作,但是整个单位的工作量是固定的,这就意味着上班的同志为承担了他们的工作,而他们却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国家的工资,这样的人于社会不利,于国家不利,于单位不利。

但是他却无法改变,因为局长不是他,因为局长对他说,等你到了我这个位置,你就知道这部分人没有办法动。

他对体制内的管理机制有越来越多的意见,他总是觉得体制内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也总是认为外面的世界是正规的,是充满活力的。

所以说,他辞职了,我不意外,他是一个追求制度的人,是追求公平的人,也是一个追求自我的人。

体制!到底是好还是坏?做好离开的准备了吗?

过了一段时间,我去省会城市给孩子就诊,顺路去找他吃了一顿饭。

晚饭没有酒,因为他晚上还有一份标书,我还要开车,两家人坐在一起。

我和他开玩笑,说他辞职玩的太大了,赌注太大了。

他也笑了笑,说至少我不会饿死,也不会得抑郁症。

晚饭上,大体了解了他的现状,就职于一个招投标公司,半年多的功夫,从本市跳到了省会城市,换了一份工作。因为本市的公司,不正规,机制更不合理,工资没有达到预期。

在省会城市,三十几的年龄,作为一个新人,还可能被公司接受,但是必须有更好的心态,因为李哥的上司只有三十岁。一下从社会的管理服务者摇身一变为小职员,角色转变的有些快,公司的氛围和工作强度,让他有些疲于应付。好处是工资翻番,再工作几年,一家人也能迁往省会城市,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和社会环境。

他这样子,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放弃了舒适,选择了打拼;放弃了副局长的职位,选择了小职员;放弃了太多,选择的也太多,改变的也太多。但是李哥认为值。

其实,我感觉他这样也不错,我也相信他最终会有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因为他比较聪明、负责、勤奋。这样的人,如果能够做到坚守,在哪里也不会差。

我最受不了的,是很多人又蠢又懒还没本事,有幸端起了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却天天在抱怨体制不行,说在体制内工作完实现不了自己的价值。

他们吐槽再多,说了一万遍要辞职,但是明天还是照常打卡上班,因为他们对外面的世界,远不够真正了解和热爱,也对目前的现状,还远不够真正厌恶。

体制!到底是好还是坏?做好离开的准备了吗?

其实,我对那些想要离开体制的人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建议,我接下来所说的也仅是一个参考。无论在哪里工作,都有实现自己价值的平台,衡量成功的标准,也不是只有财务收入一条。如果想要脱离体制,那么先试着,在体制内,在你所在的平台上释放一下你所有的能量,让自己感受一下,自己的潜力,可能会增加你离职的底气,也可能坚定你继续在体制内工作的勇气。我这样说可能没有什么直观的印象,比如你在办公室,可能现在想要离职,那么你可以在办公室的岗位上,试着,离开舒适区,全心全意做好工作,或者参加一场出色的演出,或者起草一篇令人刮目相看的材料,总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看看,体制内是否困住了你的才干。如果这些都懒得做,都没有勇气做,那么还是继续在体制内努力。因为做一个实干家,总是比空想家获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