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同古堂|破落舊王孫與大齡剩女的愛情往事

一個是破落的舊王孫,一個是待字閨中已久的大齡剩女,二者似乎很難有交集。

可是人與人之間,終究還是抵擋不了“緣分”兩個字。舊王孫,是八賢王趙德芳的後人,大齡剩女,則是位超凡脫俗的大才女,他們的愛情,迄今仍為人所樂道。

這對伉儷,就是大名鼎鼎的趙孟頫與管道昇。

同古堂|破落舊王孫與大齡剩女的愛情往事

趙孟頫

相比於趙孟頫,管道昇的名字,很多人可能並不熟悉。

管道昇,字仲姬,據傳為春秋管仲後人。說起管道昇,相關記載,她是一位天生的才女,從小天資聰慧,又性格開朗,而且詩書畫無一不精。

僅書法而言,其成就與衛夫人齊名,衛夫人是“書聖”王羲之的書法啟蒙老師;繪畫方面,又尤其擅長畫墨竹梅蘭,晴竹新篁,為其首創;至於作詩,更是翰墨詞章,不學而能。

而最讓同古堂小編羨慕的是,管道昇的顏值非常高,這簡直是一位集美貌、才華與智慧於一身的女子。

同古堂|破落舊王孫與大齡剩女的愛情往事

管道昇

這樣一位“國寶級”的才女佳人,怎麼會成為大齡剩女?

根據她的墓誌銘所述:

夫人生而聰明過人,公甚奇之,必得佳婿。予輿公同裡閏,公又奇予以必貴,故夫人歸於我。

這大概就是管道昇的擇偶標準比較高,非乘龍快婿不嫁。所以直到28歲,遇見趙孟頫之前,管同學依舊單身。

而此時的趙孟頫雖是前朝破落王孫,但早已經“聲名湧溢,達於朝廷”,是“吳興八俊”之首。除了趙孟頫,究竟還有怎樣的男子,才能配得上管同學,與她共結連理。

更重要的是,36歲的趙孟頫依舊單身。

在古代,你根本很難想象,一位36歲的大才子尚未成婚,而另一位28歲“高齡”的絕世佳人依舊待字閨中。

所以說,這二位曠世才人相成眷屬,實在傳奇。

然而,再恩愛的夫妻,也難以抵住中年油膩男子那顆聊騷的心。管同學與趙孟頫,這對攜手三十年的伉儷,確實是久經考驗、天造地設的絕配。

話說趙孟頫作為前朝皇室後裔,卻在元朝為官。在那“一臣不事二主”的時代,難免受人恥笑或鄙視。

直到某日,獨自在外,心情煩悶的趙孟頫偶遇嬌豔嫵媚的歌姬崔雲英,開始漸生情愫。

趙孟頫為崔雲英填詞:

一枝仙桂,香生玉蒲,得喚卿卿。緩歌金縷,輕敲象板,傾國傾城。幾時不見,紅裙翠袖,多少閒情?如應如舊,春山淡淡,秋水盈盈。

大概意思就是崔雲英有著令人沉醉的風情神韻。

在一段時間的交往後,趙孟頫已經被這段新的感情衝昏了頭腦,猶如脫韁的野馬,打定主意想納崔雲英為妾。

於是,趙孟頫回至家中,藉著酒意,寫了一封信給管道昇。

信中這樣說道:

我學士,爾夫人。豈不聞:陶學士有桃葉、桃根,蘇學士有朝雲、暮雲。我便我娶幾個吳姬、越女,也無過分,你年紀已過四旬,只管佔住玉堂春。

意思就是說,你看看蘇東坡、陶谷等,哪個不是三妻四妾,如今社會,娶個小老婆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你年紀也超過40歲了,以後有正妻的位置就行了。

的確,中年的管同學,已經不再美貌,“玉貌一衰難再好”。長期以來的各種家庭瑣事及社會應酬,早已將她以前的月華水色消磨殆盡。

然而,此時的管同學,思想更加成熟。在婚姻面臨危機時,她以一種高雅通達而積極嚴肅的態度和情懷作了這首《我儂詞》表達自己的感受: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這首詞,影響很廣,直到如今,依舊有很多人在傳唱,成為表達伉伉儷情深意篤千古的絕唱。

趙孟頫在看到管道昇的詞後,深受感動,從此後再也不提納妾之事。

而至於這場豔遇中的另一主角,崔雲英,在看到趙孟頫不再聯繫的時候,就寫了一首“有所思”寄給他。

詩曰:

思與君別後,幾見芙蓉花;盈盈隔秋水,若在天之涯。欲涉不得去,茫茫是煙霧;汀州多芳草,何必踩蘅杜。

對於她的情意,趙孟頫深感不安,但只能說抱歉了。

於是,回詩曰:

春寒惻惻掩重門,金鴨香殘火尚溫。燕子不來花又落,一庭風雨自黃昏。

當然,每一段婚姻中,如唇齒亦相磨,總會有波折。

趙孟頫與管道昇風雨三十年中,夫妻情深,旁人難以理解。在男尊女卑的年代,趙孟頫對於管同學的尊重與平等,確實不一般。

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會提到管同學,如中鴻信二十週年拍賣中他的一張行書作品《山堂》,其中便有“老妻亦有幽棲意,數日遲留不肯回。”,其中的“老妻”,便是指管道昇,而管道昇平時則稱趙孟頫(號松雪道人)為“吾松雪”。

行筆至此,同古堂小編也感受到了這般溫暖的秀恩愛。

同古堂|破落舊王孫與大齡剩女的愛情往事

趙孟頫 行書《山堂》 立軸 紙本水墨

  • RMB: 3,500,000-4,500,000

  • 饕餮—中國古代重要書畫專場(夜場)

  • 中鴻信20週年慶典拍賣會

  • 釋文:《山堂》:手種青松一萬栽,山堂留得翠屏隈,推窗綠樹挑簷入,臨水紅桃對鏡開。山雉雊迎朝日去,野禽啼傍夕陽來。老妻亦有幽棲意,數日遲留不肯回。

  • 款識:松雪道人書。

  • 鈐印:趙孟頫印(朱文)、趙氏子昂(朱文)

  • 鑑藏印:吳廷(白文)、用卿(朱文)、餘清齋圖書印(朱文)、尹氏簡堂家藏之章(朱文)、玩流珍賞(朱文)、田溪書屋(朱文)

  • 題簽:趙文敏山堂詩軸。吳用卿舊藏,冠五題贉。鈐印:冠五(朱文)

  • 著錄:

  • 1.《松雪齋》卷四;

  • 2.存吾編次的《元風雅前集》卷二;

  • 3.陳綽(清)編《宋元詩會》卷七十一;

  • 4.顧嗣立(清)編《元詩選初集》卷十八;

  • 5.張豫章等《御選宋金元明四朝詩·御選元詩》卷四十五;

  • 6.朱省齋著《藝苑談往》第238頁,香港上海書局,1972年

  • 出版:《藝苑留真》第二期,民國六年十月出版,第3頁。

  • 說明:吳廷、尹簡堂、葉德輝、何冠五遞藏。

同古堂|破落舊王孫與大齡剩女的愛情往事

這件《山堂》作品,歷經吳廷、尹簡堂、葉德輝、何冠五等諸多名家遞藏。

吳廷,又名吳國廷,字用卿,號江村,“餘清齋”主,萬曆年間人,生卒年不詳。《豐南志·士林》有吳廷傳:“吳國廷,一名廷,字用卿,豐南人。博古善書,藏晉唐名跡甚富。董其昌、陳繼儒來遊,嘗主其家。嘗以米南宮真跡與其昌,其昌作跋,所謂‘吳太學書畫船為之減色,然尚藏有右軍官奴帖真本’者也。

刻《餘清齋帖》,楊明時為雙鉤入石,至今人珍襲之,謂不減於《快雪》、《鬱岡》諸類帖。所刻有館本《王右軍十七帖》……皆刻於萬曆中。清大內所藏書畫,其尤佳者半為廷舊藏,有其印識。”國廷為吳廷的譜名,今所見其跋語皆屬“吳廷”或“用卿”、“江村居士”和“餘清齋主人”。

“尹氏簡堂”為清代大收藏家尹簡堂,他曾跟隨曾國荃攻克南京,後在南京蒐羅了大量的名人字畫。

葉德輝(1864-1927)字奐彬(又作煥彬),號直山,一號郋園,湖南長沙人湘潭人,祖籍蘇州吳縣洞庭東山。光緒十八年(1892)進士,授吏部主事。著名學者、藏書家、經學家、文字學家、目錄版本學家。著有《書林清話》、《六書古微》、《藏書十約》和《書林餘話》等,彙刊有《郋園叢書》、《觀古堂匯刻書》、《雙梅景闇叢書》等。

“田溪書屋”為近代廣東著名畫家、收藏家何冠五收藏印。何冠五原名何壽,字冠五,號麗甫,又稱荔甫,齋號田溪書屋,廣東三水人。與黃君璧、鄧芬等同為國畫研究會主要成員,其書畫收藏頗豐。

此次,中鴻信也可謂是盛意拳拳,在同一專場中,也有另一趙孟頫的行書手札拍品,而在【中國古代書畫專場】中,趙孟頫的行書大學冊,也頗足期待。

同古堂|破落舊王孫與大齡剩女的愛情往事

趙孟頫(1254-1322) 行書手札 鏡芯 紙本水墨

同古堂|破落舊王孫與大齡剩女的愛情往事

趙孟頫(1254-1322) 行書手札 鏡芯 紙本水墨

  • RMB: 250,000-350,000

  • 饕餮—中國古代重要書畫專場(夜場)

  • 中鴻信20週年慶典拍賣會

同古堂|破落舊王孫與大齡剩女的愛情往事

趙孟頫(1254-1322) 行書“大學”冊

同古堂|破落舊王孫與大齡剩女的愛情往事

趙孟頫(1254-1322) 行書“大學”冊

  • 趙孟頫(1254-1322) 行書“大學”冊

  • 冊頁 紙本水墨 1304年作

  • RMB: 600,000-800,000

  • 中國古代書畫專場

  • 中鴻信20週年慶典拍賣會

後來,管夫人病逝,葬於德清縣東衡山之原。趙孟頫悲痛萬分,寫下最後一篇《洛神賦》,將對愛妻的思念化在筆端。

在管道昇的墓誌銘中,趙孟頫這樣寫道:

“東山之原,夫人所擇,規為同穴,百世無易。”

因為愛情,一代才子佳人攜手並進,相濡以沫;因為才情,恩愛夫妻互相吸引,不離不棄。

最終二人,死後同穴,這樣的約定,著實悽美。

或許,這才是真正的愛情。

——END——

凡是斯文處,必有同古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