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7 新安官嶺保障亭記——吳坤藝

新安官嶺保障亭記——吳坤藝

欣聞吾鄉官嶺開發,心怦然,多年盛事,豈容錯失。暮商月末,偷得半日閒暇返鄉。披霞光之絢麗,拂秋風之酥潤,踏晨露之清涼,愜意自知。

途經岔路,西行百步,見一小丘,遙望數山石巍然雄踞山顛。東側之石貌若獅首,回顧怒視,張口裂牙,猙獰可怖,鄉人謂之醒獅也。

復行一里許,路旁一巨石橫亙,題“官嶺藏龍”焉。餘心竊喜,此地應為官嶺,盛傳之石亭近矣。腳下土路,新泥尚潤,應是近日初修,雖略顯坎坷,行之不難。

前行五六十步,又一山石傲立,其上“義”字赫然,大如鬥筐,下為書釋之曰:“於家為孝子,於國為忠臣,於鄉為義士。”其色丹,落款餘日新,時知漳浦。吾素聞本土鄉民尚武敦義,見此可窺一斑矣。

緣土路北上,過一小坡,林木森然,桉樹危立,龍眼陰翳,土地平曠,田壟井然。山腰有石亭踞之,四柱鼎立,尤顯穩固。亭頂四角上翹,如新燕之掠翅,中部軒起,如穹廬之開張,蔚為壯觀。亭枋篆刻“官塘保障”,橫樑楷鐫建亭緣起。柱上為對聯一:“樂義纘平原獲醜散金喁喁鱗煙歌雁集,籌邊效充國宣綸挾纊皇皇駟牡壯麟勳。”字為正楷,氣勢恢宏,頗具顏蘇筆意,雖歷經數百年,字跡勾畫了了,清晰可辨。

新安官嶺保障亭記——吳坤藝

或曰,亭下有碑焉,後趙家堡重修,以此碑有其先人平寇事略,移之。餘聞之頓悟。猶記昔日宋城曾遊,見“墨池”西側斷碑一,名曰《漳浦縣十五都官嶺保障記》,立碑者亦為餘日新。遂詢史料,簡錄之:“戊辰歲,海寇登陸殺掠瀕海,輯侯慨然散粟,糾義旗,破賊官嶺,築京觀,裡闊籍以安枕 ......”輯侯者,文華殿中書舍人趙公瑞也。明朝末歲,海寇禍患佛曇湖西,鄉鄰惴惴不已。趙公瑞率鄉勇敵之,於官嶺莽林間設伏,寇潰敗而不敢復犯也。崇禎七年,餘知縣乃建亭於殲敵故址,名之曰“保障”,以褒公瑞保國衛民之義舉也。餘心幡然。先前所見“義”字山石,實為彪炳趙義之德行也。

保障亭迄今已歷四百寒暑,仁人瞻仰志士緬懷本不庸贅言,然問亭求子之民俗尤薪火相傳。詩曰:“元宵莫看採蓮船,官嶺石亭有驗籤。石擲城頭明造化,善緣結處保平安。”初,元霄之日,重身之婦投石亭頂卜算生男育女,甚是靈驗。鄉民奔走效仿,遂成風俗,因以亭頂積石成丘。

坐亭邊石上遠眺,群山逶迤,林木蔥蘢。更愛官嶺怪石,有如玉真醉臥者,有如錦鼠問天者,千奇百怪,景象萬千,誘人遐思。

駐足亭前,賞亭上題刻,觀亭頂累石,撫今追昔,感慨萬千。適逢官嶺重光,欲彰保障亭之功於後世,餘焉能不欣然而喜。因為之記。時值甲午霜序。

1、說明:新安保障亭位於漳浦縣佛曇鎮新安村官嶺,建於明崇禎七年,至今已有 400 年,為紀念當年趙公瑞率眾抗擊倭寇所建

2、參考文獻:楊建良《風雨官嶺保障亭》(2009 年 10 月 19 日《金浦報》)

新安官嶺保障亭記——吳坤藝

吳坤藝,佛曇鎮新安村人,畢業於閩南師範大學中文系,中學高級教師,現任教於漳浦縣鴻江中學,佛曇文化研究會理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