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進駐河源一年多的共享單車尚未備案,亂停亂放被集中清理!

針對市民反映的共享單車

亂停放、亂丟棄的問題,

今天上午,

市創文辦聯合市城監部門

在市區開展共享單車整治行動。

进驻河源一年多的共享单车尚未备案,乱停乱放被集中清理!

市創文督查組、市城監大隊隊員

先後到客家文化公園、電信廣場、

建設大道、河源火車站廣場、

茶山公園、堅基購物中心等地,

查處亂停亂放的共享單車。

进驻河源一年多的共享单车尚未备案,乱停乱放被集中清理!
进驻河源一年多的共享单车尚未备案,乱停乱放被集中清理!

記者看到部分市民在使用共享單車後隨意停放,有的將單車停在摩托車的停車位上,有的甚至佔用了機動車道,影響了人們正常通行和道路交通安全,也對市容市貌造成了不良影響。

进驻河源一年多的共享单车尚未备案,乱停乱放被集中清理!
进驻河源一年多的共享单车尚未备案,乱停乱放被集中清理!

市城市監察大隊副大隊長 謝志永:

主要是車輛無秩序堆放 還有在綠化帶,以及居民主要在商住區門口集中堆放,我們也會立即採取行動。”

进驻河源一年多的共享单车尚未备案,乱停乱放被集中清理!

在整治過程中,市創文督查組、市城監隊員在百利龍城酒店對面的人行道上發現,數十輛小黃車被鋼絲鐵鏈鎖在了一起,堆放在人行道上,還壓住了盲道,經瞭解是運營商將損壞的單車堆放在此處。

进驻河源一年多的共享单车尚未备案,乱停乱放被集中清理!进驻河源一年多的共享单车尚未备案,乱停乱放被集中清理!

據介紹,當前投放我市的小黃車有1萬多輛、小藍車有2萬多輛,共享單車運營商未到政府部門備案,屬於非法營運,在管理上相對滯後,街面管理力量投入不足,再加上部分使用者規範停放意識不強,亂停亂放現象尤為突出。

进驻河源一年多的共享单车尚未备案,乱停乱放被集中清理!

相關部門多次召開會議,

約談兩家運營商,

並給出兩個月時間進行整改,

均未得到有效回應。

針對這一情況,

市創文辦、市城監等部門採取行動,

對非法運營的車輛進行清理。

进驻河源一年多的共享单车尚未备案,乱停乱放被集中清理!

上午的整治行動,

市城監大隊收繳了近千輛共享單車,

這些單車隨後會被送往

汽車報廢處理中心進行處理。

进驻河源一年多的共享单车尚未备案,乱停乱放被集中清理!

市城市監察大隊副大隊長 謝志永:

"促使兩家經營商要採取合法合理合情的經營手段,首先要到市政府備案進行合法經營。“

共享單車給市民出行

帶來了便利和實惠,

但是共享單車被砸的事屢禁不止,

考驗著城市文明。

不少市民反映,

現在的共享單車,

很多都是“缺胳膊少腿”,

什麼車鏈子被拆下、車鎖被砸壞等等,

有人調侃說,

“現在要靠人品才能找到一輛好騎的車”。

进驻河源一年多的共享单车尚未备案,乱停乱放被集中清理!

(兩位市民用磚頭狂砸共享單車..)

进驻河源一年多的共享单车尚未备案,乱停乱放被集中清理!

(被損壞的共享單車...)

进驻河源一年多的共享单车尚未备案,乱停乱放被集中清理!

共享單車公司的一名運維人員潘思遠近日在投放車輛時,親眼目睹了兩名中年男子在光天化日之下旁若無人地砸車破壞共享單車的過程。他告訴記者,自去年年底開始,市區各大施工工地、老城區的上城、下角等社區經常出現砸車事件,每個月都能處理40多起。

进驻河源一年多的共享单车尚未备案,乱停乱放被集中清理!

共享單車運維人員 潘思遠:

"我們巡視中山公園,也就是老公園,發現兩名人員手持磚頭還有一個一字螺絲刀,正對我們的車鎖進行一個破壞,對它進行一個敲、砸的行為,

具體辦法就是將證據鏈完整地保存下來,移送到公安機關,判斷他們是否需要拘留還是罰錢。"

記者瞭解到,從物權法的角度來說,共享單車的物權屬於共享平臺,對共享單車車身的破壞行為已經構成侵權,可以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規定,以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罪進行處理,處以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潘思遠向記者透露,他所在的共享單車公司從去年10月14號進駐我市至今,已經處理了超過400起惡意損毀事件,有30%的車輛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壞情況。針對惡意砸車行為,他們已經實行了信用分獎懲制度,存在嚴重違規行為的客戶將會受到懲罰。

进驻河源一年多的共享单车尚未备案,乱停乱放被集中清理!
进驻河源一年多的共享单车尚未备案,乱停乱放被集中清理!

哈羅單車河源車輛運營經理 郭寶家:

"現在公司建立一個信用體系,信用體系的話有一些會被信用扣分,騎行的時候會多增收一個騎行的費用,第二個賬號有可能會被禁用,終生禁騎,然後目前還有跟公安部門、律師事務所這些部門去做一些入校園宣傳(文明騎行)的活動。"

在此也提醒廣大市民,

在共享單車給我們“最後一公里”

得到便利的同時,

也要提高市民素質,

“最後一公里”騎行完畢以後,

停放到更加合理合法的地方,

為廣大市民提供有序的生活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