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哪些自然科学的理论用到了哲学思想?

柔沢十


量子力学中哲学意味很浓,例如玻尔就喜欢把物理上升到哲学层面,

典型的就是玻尔提出互补原理,就是吧波粒二象性这个微观粒子物理本质来进行哲学解释。量子力学对于波粒二象性理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什么时候用波合适,什么时候用粒子恰当,如何能较好地使用波粒二象性理论,1927年。玻尔提出了互补原理,有时又译为并协原理。互补原理。即两者互相补充,不可偏废。

玻尔互补原理的两点主要思想:

1.用波、粒子同时描述问题时是互斥的

玻尔的互补原理首先来自对波粒两象性的看法。玻尔认为,既然光和粒子都有波粒两象性,而波性和粒子性又决不会在同一测量中同时出现,那么,波和粒子这两种(经典的)概念在描述微观现象时就是互斥的;

2.用波、粒二象性解释实验时不直接冲突,但又都不可缺少,两者互补

既然波和粒子这两种形象不能同时存在,它们就不会在同一实验中直接冲突。但这两种概念在描述微观现象、解释实验时又都是不可缺少的;企图扔掉哪一个都不行,在这种意义上它们就是“互补的”,或“并协的”。

互补原理的概括叙述——一些经典概念的应用不可避免地将排除另一些经典概念的应用,而这“另一些经典概念”在另一些条件下又是描述现象所不可缺少的;必须而且只需将所有这些既互斥、又互补的概念汇集在一起,才能而且定能形成现象的详尽无遗的描述。

玻尔为了阐明他提出的互补原理,经常举抛掷银币这个简单易懂的例子,银币有正、反两面,在抛掷落下后,任意时刻我们只能看到其中一面,不能同时看到两个面,而只有当银币正、反两面都被看到后,才能说我们对这个银币有了较完整的认识。拍银币照片,某次只能拍(用)其一面,不可能用两面。

量子实验室,专注科学问题,欢迎评论和关注。


量子实验室


当自然科学研究不仅仅需要解释“客观规律和属性状态如何具体演绎运作”,而是需要解释“各种客观规律和属性状态之间具有哪些内在辩证联系,或者这些客观规律和属性状态是由什么东西产生”的时候,自然科学研究就需要哲学思辨模式进行指导了。试举例:1.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的……世界是物质的存在,物质存在产生了所有运动规律和形成了所有属性存在3.万物生长,阴阳轮回,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4.有作用力必定有对应的反作用力……矛盾论,对立统一。5.坐在行驶列车里的人感觉车子是静止的……静止的相对性和运动的绝对性。6.格物致知……物质存在和运动客观规律决定意识。7.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意识能够产生逻辑思维。8.过犹不及,物极必反,阴盛阳衰,自相矛盾,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人死不能复生……等等等等


竹筒夫子的钢笔


从科学发展史的实际情况来看,根本就没有“用到哲学思想的自然科学理论”,而只有“体现了科学发展情况的哲学理论”,例如马赫的“分析力学”非常好,就提出了“机械唯物论”。哥本哈根学派也从量子力学的研究进展中提出了一些哲学理论。但哪个“科学研究进展”都不是“用到了哲学思想的结果”,导致有革命导师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是“不自觉的应用了辩证法的结果”。既然如此,那“自觉应用辩证法”也不过如此吧?

爱因斯坦说过,其实哲学思想对科学研究并不重要,科学家可以是“实证主义者”、“经验主义者”,等等。他本人也不承认自己有什么固定的哲学思想。

重要的是,科学家不能闭眼不看事实。如果非要认为“哲学指导了科学研究取得成功”,那就举出一个具体的实例,才是最好的证明。


手机用户58903279720


列宁说哪怕以太多么离奇古怪,它还是物质。这说法就包含深刻的辩證法思想。也可以这么仿词,哪怕量子世界的行为多么诡异,量子科学也没有违背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證法入门者,完全进入了前景广阔的境界,我记得不真切了,好象恩格斯有过这说法。照列宁的话说,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大门就被打开了!科学家们有成就,一般是不自觉遵循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果,但辩证思维对自然科学家来说绝对沒有害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