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ViviancnBeta


恐龍的滅絕是由多方面原因導致的,而小行星撞擊地球是這多方面原因的誘因。

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那一天天氣晴朗,恐龍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該吃肉的吃肉該吃草的吃草,這個時候一顆大體積的小行星碰撞在尤卡坦半島希克蘇魯伯地區。小行星碰撞導致了超級火山的噴發,使地球氣候發生顯著的變化,恐龍在一連串的災難中最終走向了滅絕之路。

難以想象的災難-人間煉獄

科學家從尤卡坦半島希克蘇魯伯地區著名的隕石坑的粘土層中,測量出銥含量、濃度以及地表面積。最終經綜合分析得出這顆碰撞地球的小行星大約是3000億噸、直徑大約是10±4公里。它以每秒25公里的速度進入了地球大氣層,它把大氣層砸出了一個洞。如此大質量的小行星,如此高的速度碰撞在地球表面將產生相當於1.08億噸TNT炸藥的能量。碰撞坑直徑200公里深度40公里,大量的物質會從碰撞坑中噴射出來,岩石顆粒甚至噴射到月球一半的距離。

小行星碰撞的殘骸和煙塵擋住了太陽光線,科學家推測黑暗持續了幾個月時間。沒有了陽光就沒有了光合作用,食物鏈基礎層出現斷裂。同時它碰撞高溫氣化岩石將會釋放出大量硫磺氣溶膠,它們會加劇了太陽光線的阻擋,同時產生大量酸雨,從而改變水域大小和土壤成分。

最終恐龍在這一系列影響下滅絕,而小行星撞擊地球是罪魁禍首。這是目前最被支持的恐龍滅絕原因。


簡單回答,不妨關注點評一下,祝好。


科學黑洞


一直以來,對於恐龍是如何滅絕的在科學界一直沒有定論,科學家們也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假說,不過這些假說中很多都是與環境氣候的變化有關,只是造成這些變化的因素不同而已。下面我來說幾個比較熱門,但依舊備受爭議的假說。

1.氣候變遷說

我們都知道,恐龍屬於冷血動物,沒有自動調節體溫的器官與保暖的毛髮,如果這時候氣溫突然下降,很有可能導致恐龍滅絕。還有就是恐龍蛋並不像現在的母雞坐在上面利用體溫來孵化(想想人家那體重,還有剛剛上面說的恐龍沒有調節自身溫度的能力),而是依靠太陽光,而且即使是這樣,也需要十幾天的時間,快的話也要七八天。如果氣溫下降,就會導致恐龍蛋無法孵化,讓恐龍們沒有了後代而滅絕。

2.物種鬥爭說

在恐龍時代末期,一些小型的哺乳動物開始出現,並且是屬於齧齒類食肉動物。由於它們體型小數量多,而且主要的食物來源是恐龍蛋,因此讓恐龍們斷子絕孫,最後滅絕了。

3.大陸漂移說

很多科學家都認為,在遠古時代地球就只有一塊大陸,那就是——泛大陸。後來因為地殼變化而導致大陸四分五裂,恐龍也因此而被分開,並且由於大陸的分裂而導致環境與氣候的變化,使恐龍無法適應,因此而滅絕。

4.地磁顛倒說

地球誕生至今為止,曾經發生過幾次南北極地磁顛倒的事件。根據科學家的調查發現,每次地磁顛倒的時候(我以前發過一篇關於地磁顛倒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下),都會出現生物滅絕,而恐龍也很可能就因此滅絕了。

5.小行星撞擊說

在科學界,最受科學家們認同的莫過於小行星撞地球了。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公里左右的小行星墜落在地球上,發生了大爆炸。爆炸產生的塵埃幾乎覆蓋了整個地球,地球在一段時間內失去了陽光的照射,從而是溫度降低,恐龍們因此滅絕。這就是最著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生物大滅絕事件。


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發現了一個年代久遠的隕石坑,有科學家推斷這就是造成當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所留下的證據,這也使更多人相信小行星撞擊的說法。

6.火山噴發說

目前在我們的地球上,存在著四座超級火山,而且都是活火山,也就是說,它們隨時都有可能會爆發。就拿我們最熟悉的黃石火山,它位於美國黃石公園內,噴發週期為70萬年左右。而距離上一次噴發的時間是65萬年,也就是說,這座火山隨時都會爆發。

如果這座火山爆發,周圍幾百公里內的生物都有可能全部死亡,而火山灰也會大面積的覆蓋在地球上空,造成氣候不穩定。

在遠古時代,這樣的火山更多。假設在6500萬年前的同一時期,地球上存在的幾座超級火山同時噴發,火山灰覆蓋了整個地球表面,由於失去光,植物大面積死亡,氧氣減少,溫度急速下降,這對於體型巨大無法調節自身溫度的恐龍來說絕對是致命的,很有可能也是導致恐龍滅絕的原因。

當然,以上的假說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而無法完全被認同,我們也只有期待科學家們有更多的發現,相信總有一天科學家們會給我們講述6500萬年前生物大滅絕的故事。


矣菱


科學愛好者報到。

稱霸上億年,卻死得不明不白。恐龍滅絕的原因困擾了科學界很長時間,直到現代科學讓最有說服力的一系列證據出現。這頭一個證據,就是遍佈世界各地的富銥地層。


金屬銥在隕石中非常常見,含量能達到百萬分之0.5。但在地殼中,銥是一種稀有的金屬。它在地殼中的含量僅為百萬分之0.001,稀有而珍貴(黃金儲量是銥的40倍)。銥的密度極高,且具有親鐵性,所以地球形成之初,它們就都沉降進入地核了。

而在世界各地的地層深處,都發現了薄薄一層富含銥的地層,經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計算,這一地層形成的時間正是六千五百萬年之前,全球都一樣。而且這一含銥地層很容易與其它地層區分開來,因為它是灰黑色的,充滿了碳粒和灰燼。這是一場遠古世界大火的遺蹟。



人類找到的第二個證據,“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它形成的時間也是六千五百萬年前。這顆直徑十多公里的隕星完全有能力通過爆炸將銥元素酒遍全球,爆炸產生的高溫和地幔噴射物也足夠引發一場全球性的火災。所以,有理由認為富銥地層和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直接相關,它們就是六千五百萬年前那場全球性巨大災難的鐵證。
(復原圖↑)


第三個證據,就是恐龍們的化石。很多白堊紀晩期的恐龍化石(部分地區),它們被發現時,不同種類群聚在一起,姿態都十分怪異:頭頸後彎、嘴巴張開、四肢呈掙扎狀。而且它們的骨骸完整,並沒有被食腐動物破壞的跡象。科學家認為,這些動物不是正常死亡,它們很可能死於同一時間,而且死得非常痛苦。致死的原因也許是衝擊波,也許是幾百米高的巨浪,也許是吞噬一切的大火。這些都與小行星撞擊的後果相符。


綜合上述證據,可以得出以下圖景:希克.蘇魯伯隕石於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那時各大板塊尚未分裂),衝擊波、海嘯、地震、大火殺死了大部分恐龍。撞擊造成的煙塵充斥大氣層,阻擋陽光,使植物枯死,倖存的恐龍們最終死於飢餓與嚴寒。這就是恐龍滅絕最可信的原因。

至於現在盛傳的一些其它說法,我認為譁眾取寵成分多,不足為信。什麼“恐龍放屁說”、“外星人說”、“史前人類說”……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也就哺乳動物說和氣候變化說之類的還靠譜一點兒。

我是科學愛好者章北海,歡迎點擊頭像,瀏覽更多文章和問答。


純野生科學家


六千五百萬年前,最後一批非禽類恐龍滅絕了。海洋中的巨大的生物以及天空中的翼龍也是如此。海洋食物鏈的基地浮游生物遭受重創。許多腕足類(章魚)和海綿類的家庭消失了。剩下的硬甲蟲消失了。鯊魚多樣性萎縮。大多數植被枯萎。總的來說,世界上一半以上的物種都被消滅了。

標誌著白堊紀末期和古近紀開始的大滅絕事件是一個科學的奧秘。大部分的哺乳動物,龜,鱷魚,蠑螈(rongyuan)和青蛙都倖存下來,滅絕消滅了恐龍。鳥逃跑了。蝸牛,雙殼類,海星和海膽也是如此。即使是耐寒氣候極端天氣的植物也沒有問題。

科學家傾向於圍繞可能解釋白堊紀滅絕的兩個假設中的一個:地外撞擊,如小行星或彗星,或大規模的火山活動。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會讓天空充斥著碎片,這些碎片使得太陽能的地球不堪重負,在光合作用中拋出扳手,並在食物鏈上下毀滅。一旦塵埃落定,鎖定在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會使氣溫升高,迅速的氣候變化使大部分的生命在黑暗中長存。

科學家們認為,一顆巨大的隕石可能會撞上足夠的灰塵和碎片,長時間阻擋陽光,導致一連串致命的事件。沒有太陽,所有的植物都死了。沒有植物,所有的食用植物都死了; 沒有這些食用植物的動物,所有的肉食動物都死了。聽起來很合理。但這個理論存在一個問題:古生物學家還沒有能夠在受到撞擊時期的岩石中發現恐龍骨骼。有些證據甚至似乎表明,所有的恐龍在隕石撞擊之前都已經死亡。


藥療君


恐龍曾經雄霸地球兩億年,雖然它的滅絕被認為源於一次小行星撞擊事件,但實際上恐龍的滅絕原因還是個未解之謎。


從今天向前上溯到6500萬年,是恐龍家族又繁盛到消亡的分水嶺,科學家們普遍認為恐龍的滅絕源自於一次重大的自然災難事件。而在6500萬年前,地球上的確發生過一次大型小行星撞擊事件——希克蘇魯伯隕石撞擊,撞擊的隕石坑就位於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

但其實基本在同一時間,地球上還有一次重大的自然災難事件一起發生,它就是德干地盾火山噴發事件(時間略早)了。


德干地盾(地盾是指地臺中有大面積基底岩石露出的地區)位於印度德干半島西北部,面積相當於法國的3倍,這裡至今還有一條原始火山鏈。近日有兩個研究恐龍滅絕的研究組使用不同的高精度測年方法,試圖找出是什麼導致了生命大量消亡事件,而這兩項研究都承認德干地盾的火山活動(而非單由小行星的撞擊)在物種大滅絕事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的證據證明德干地盾曾於6500萬年前有大規模的火山噴發現象,並且給地球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破壞。新研究提示促成6500萬年前印度德干地盾的巨大規模火山爆發可能有兩個岩漿流,噴發產生的熔岩流位居地球歷史之最,大氣層中充斥著大量能夠改變氣候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巨量的火山灰飄散在全球的大氣中,也遮蔽了陽光導致地球平均溫度下降,這樣的結果無疑是不利於恐龍生存的,所以恐龍的滅絕很可能也和德干地盾火山噴發有很大關係,其在小行星撞擊事件之前已對恐龍等生命物種進行先行打擊。




火山噴發導致恐龍等生物大滅絕的證據來自於研究人員發現的浮游生物屍體化石,時間跨度達到50萬年,是因為德干地盾火山至少曾經發生過兩次大規模的噴發現象,每次噴發都可以在10~20萬年中給地球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兩次噴發足以形成長達50萬年的滅絕期。





不過希克蘇魯伯隕石撞擊事件也是有可靠證據可以證明發生過的,使其發生的時間,很可能不得乾地盾火山噴發要晚一點時間,因此有科學家認為,最先給恐龍等生命物種以嚴重生存打擊的或是得德干地盾火山噴發,然後由小行星撞擊不給恐龍家族以致命一擊,最終導致了非鳥類的恐龍滅絕。因此,恐龍的滅絕或是由火山噴發和行星撞擊這兩種自然災難共同導致的。


人類的方向


說起恐龍,人們充滿無限想象與敬畏,關於恐龍的研究也從未停止過。

而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也是眾說紛紜,不外乎以下幾種說法。

1、2000年理論  

德國科學家提出,恐龍滅絕是由當時惡劣的“空間天氣”造成的,也就是說,來自宇宙的強烈粒子流闖入地球大氣並導致地球氣候發生劇烈變化,從而致使恐龍滅絕。學家認為,正是宇宙粒子流的爆發導致了地球氣候條件的劇烈變化,而不能適應此種氣候變化的恐龍也因此在較短時間內滅絕。  

2、隕星撞擊說(撞擊說)  

1980年,美國科學家阿弗雷茲父子在65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銥,其含量超過正常含量幾十甚至數百倍。這樣濃度的銥在隕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學家們就把它與恐龍滅絕聯繫起來。根據銥的含量還推算出,撞擊物體是直徑大約10公里的一顆小行星,這麼大的隕石撞擊地球,是一次無與倫比的打擊,以地震的強度來計算,大約是里氏10級,而撞擊產生的隕石坑直徑將超過100公里。科學工作者用了10年時間,終於有了初步結果,他們在中美洲墨西哥猶卡坦半島的地層中找到了這個大坑。據推算,這個坑的直徑在180-300公里之間。在2000年,科學工作者們還在對這個大坑做進一步的研究。  由於這一隕石坑現已被找到,科學家也已經掌握了一些相關證據,所以,恐龍滅絕之謎似乎可以塵埃落定了。 

在白堊紀末期發生的造山運動使得沼澤乾涸,許多以沼澤為家的恐龍就無法再生活下去。因為氣候變化,植物也改變了,食草性的恐龍不能適應新的食物,而相繼滅絕。食草性恐龍的滅絕使肉食性恐龍也失去了依持,結果也滅絕了。此滅絕過程持續了1000-2000萬年。到了白堊紀末期,恐龍在地球上絕跡。  

4、氣候變化說  

由於板塊移動,海流產生改變,更引起氣候的巨幅改變。嚴寒而乾燥的氣候使植物死亡,恐龍缺乏食物而導致了滅亡。  

5、海洋退潮說  

根據羅伯特-巴克的說法,海洋退潮,陸地之間相接壤時,生物彼此相接觸,因而造成某種類的生物絕種。例如袋鼠,袋鼠能在大洋洲這種島嶼大陸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陸上遇見別種動物就宣告滅亡。除了這種吃與被吃的關係外,還有疾病與寄生蟲等的傳染與傳播問題。  

6、火山爆發說  

因為火山的爆發,二氧化碳大量噴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溫室效應,使得植物死亡。而且,火山噴發使得鹽素大量釋出,臭氧層破裂,有害的紫外線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滅亡。但這個學說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火山大規模地爆發。  

7、溫血動物說  

過去,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恐龍像其他爬行動物一樣是冷血動物或變溫動物,但是隨著化石資料的不斷增多,人們的認識也發生了變化,有人提出,有些恐龍可能是溫血動物。有些人認為恐龍是溫血性動物,因此可能禁不起白堊紀晚期的寒冷氣候而導致無法存活。因為即使恐龍是溫血性,體溫仍然不高,可能和現生樹懶的體溫差不多,而要維持這樣的體溫,也只能生存在熱帶氣候區。同時恐龍的呼吸器官並不完善,不能充分補給氧。溫血動物和冷血動物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如果體溫降到一定的範圍之下,就要消耗體能以提高體溫,身體也就很快地變得虛弱。

8、哺乳進化說(偷吃說)  

在中生代後半,已有哺乳類的祖先生存。據化石的記錄,當時的哺乳類體型甚小,數量也有限,直到白堊紀的後期,數量才開始急速增加。推測它們屬於以昆蟲等為主食的雜食性,這些小型哺乳類發現恐龍卵之後,即不斷取而食之,最終導致恐龍的生育危機,導致恐龍滅絕。  

9、物種進化說  

認為恐龍由於繁榮期長達1.6億年,使得肉體過於巨體化。而且,角和其它骨骼也出現異常發達的現象,因此在生活上產生極大的不便,最終導致絕種。  

10、受挫理論說  

已經在世界上許多地方陸續發現了古老爬行類的蛋化石,尤其是恐龍的蛋化石。按照形態結構,可以把恐龍蛋分為短圓蛋、橢圓蛋和長形蛋等種類。我國科學家首次採用CT技術對山東萊陽出土的恐龍蛋化石進行了無損傷內部結構特徵的研究,發現了山東萊陽的一些恐龍蛋化石具有其它方法無法觀察到的恐龍胚胎。一些科學工作者認為。恐龍胚胎的變形與錯位,有可能導致恐龍蛋無法正常孵化,從而使恐龍走向衰弱最終滅絕。  

11、驟變理論說  

根據深海地質鑽探得到的資料,一些科學家認為在6500萬年前的地球上的氣候發生了異常的變化,溫度忽然升高。這種變化使恐龍等散熱能力較弱的變溫動物無法很好地適應環境,引起其身體中的內分泌系統紊亂,尤其是造成雄性個體的生殖系統嚴重損壞。結果,恐龍無法繁殖後代,從而走向了最終的絕滅。  

12、變化理論說  

白堊紀末期的恐龍大絕滅是生物歷史上的一個千古之謎,科學家提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理論來試圖解釋其原因,但是至今沒有一個讓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的定論。較為流行的說法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引起的災難導致了恐龍的滅絕,但是這一理論並不完善。因為恐龍是當時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其豐富的多樣性更是表現得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生活方式也是多種多樣。  

但無論發生了什麼,有一點是不容質疑的,那就是恐龍無法適應所發生的事件所造成的影響或改變。  

除了上述12種比較著名之說外,還有許多較鮮為人知的說法(如太陽黑子爆發、電磁擾動、地球磁場方向及強弱發生變化)。  

13、最新研究結果  

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0.65億年前小行星碰撞地球時間或早或晚都可能不會導致恐龍滅絕,真實滅絕原因是當時恐龍處於較脆弱的生態系統中,環境劇變易導致滅絕。


耿直的寧夏枸杞小哥


據悉,該棕色“恐龍犄角化石”約有45釐米長,為食草恐龍家族所“擁有”,這一家族的恐龍種類還包括著名的三角恐龍。科學家是在美國蒙大拿東南部名為“地獄小溪地層”的一片荒地上發現該犄角化石的,這裡曾經還發現過許多其它的恐龍化石,所以該地也被看成是地質學場所。該恐龍犄角化石最讓科學家感到特別的是,它被發現時位於岩石層下的13釐米處,化石所在地也就意味著恐龍當時死亡的地點,這可充分說明長有棕色犄角的食草恐龍生活在白堊紀第三紀時期或者說是“K-T”大滅絕的邊緣。這也充分說明棕色犄角恐龍為最後一批恐龍,直到它所有的同類都消失,它才走到滅絕,但科學家認為,造成恐龍突然消失的原因並不是它們慢慢走向滅絕的,而是由於突發而來的行星大碰撞。



廣元人在北京


答:

1:可能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地殼運動帶來的火山噴發,或引發的氣候變化,導致恐龍滅絕。

2:可能是因為地表變化,恐龍不適應環境變化無法與佔優勢的鳥類和哺乳動物爭食物慢慢就從地球上消失了。

3:物種鬥爭說恐龍時代末期,小型哺乳動物出現,這些動物屬於齧齒類動物,以恐龍蛋為食,這些動物缺乏天敵,越來越多,最終吃光沒有恐龍蛋。

4:大陸漂移說,地質學研究證明,在恐龍生存的年代地球只有一塊大陸,即“泛古大陸”由於地殼變化,在侏羅紀發生較大的分裂和漂移,最終導致環境和氣候的變化,恐龍因此而滅絕。

5:地磁變化說,現代生物學證明某些動物死亡與地球磁場有關,某些對磁場比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場變化的時候都可能由此滅絕。由此而論,恐龍的滅絕可能於地球磁場變化有關。



6:植物被子說,恐龍年代末期,地球的果裸子植物,逐漸消失,隨之而代的是被子植物,這些被子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沒有的毒素,體形巨大的恐龍大量攝入被子植物導致毒素累積過多致死。

恐龍滅絕至今為止是一個未解之謎。

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會有人去一步一步揭開謎底。


小倪說事兒


恐龍滅絕的原因,以NHCC這些年的考察,得到這樣一個結論,歡迎大家討論拍磚!

我們認為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氣候變冷導致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先看看恐龍崛起的時代,全球的溫度是多少?在那個時代,赤道地區海水的平均溫度是37度,空氣溫度在45攝氏度以上,這就為變溫動物(冷血動物)提供了非常良好的生活環境,蕨類植物茂盛,四季生長,食物豐盛!

變溫動物與哺乳動物和鳥類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只能從外部環境吸收熱量提高自己的體溫來進行新陳代謝!外部溫度越高,它們的代謝越快!恐龍之所以能夠大量生長,而且體型巨大,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當時的地球有多熱!持續高溫,使恐龍統治了地球!然而,地球由於公轉的運行軌道、離太陽的距離發生變化時,氣溫就會發生重大變化!

其實,從中生代末期到新生代早期,也就是距今7000萬年至6000萬年前的這個時期,是恐龍滅絕的時期,經歷了將近1000萬年的時間,這個時期正是地球從暖到冷的變化時期,氣溫下降,使大型變溫動物的代謝週期加長,尋找食物的時間縮短,最後變得無法生存,最終導致滅絕!

隨後,地球持續變冷,進入第四紀冰川期,地球表面大面積被冰雪覆蓋,從變冷開始,哺乳動物和鳥類才開始大量出現,為什麼?因為哺乳動物和鳥類都是恆溫動物,更能適應相對冷的環境,可以有更多活動時間去尋找食物!

現在,第四紀冰川剛剛融化,地球進入了一個新的升溫時期,氣溫會越來越高,這也是正常的現象!我們已經經歷了連續三年的夏季高溫,今年,2019年的夏天,溫度會更高!大家做好避暑的準備吧!


NHCC全球探險


恐龍的滅絕是許多古生物迷覺得最遺憾的事,也是許多古生物學家最為津津樂道的話題。

目前恐龍滅絕最為主流的看法就是6500萬年前一顆來自外太空的直徑十公里的小行星撞擊了尤卡坦半島,砸出了一個巨大的坑,由此形成了今天的墨西哥灣。撞擊產生了強烈的衝擊波把附近地區的恐龍全都一掃而光,同時撞擊形成了幾千度的高溫瞬間摧毀附近一切生命,就連最強悍的霸王龍在自然的力量面前也顯得十分弱小。



撞擊過後,開始產生了一系列連鎖反應。由於小行星是經過大氣層的摩擦,所以突破大氣層後也分裂成了許多碎片,不同碎片飛向不同地方也同樣產生了一定規模的撞擊。同時受到衝擊波的影響,地上很快席捲出滾滾塵埃瀰漫到空中,把整個天空給遮蓋,蔚藍的天空變得灰暗,陽光無法穿透厚厚的塵埃,這帶來了兩個影響:地球氣溫迅速下降,許多恐龍無法適應寒冷的環境紛紛凍死;缺乏陽光照射,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產生自身所需要的有機物也會死掉,失去食物來源的植食性恐龍大規模餓死,肉食性恐龍也隨之滅亡。



同時撞擊也引起了一系列地質運動,火山爆發、地震頻發、洪海嘯氾濫,都足以致命。要命的是火山噴發出了大量的含硫化物氣體蔓延到空中形成了厚厚的雲層並下起了酸雨,這無疑是雪上加霜。而酸雨和硫化物氣體飄灑到海洋上,讓大海成了一盆硫酸,昔日的地球變成了地獄。


這次大滅絕不僅僅終結了恐龍王朝,同時也滅絕了海里的菊石以及滄龍、蛇頸龍等大型動物。也讓稱霸空中一億多年的翼龍消失殆盡。而海里的許多魚類、海百合、海綿都跟著滅絕。哪怕是我們哺乳動物,也失去了真三尖齒獸類、鼴獸類、岐獸類等兄弟類群,繁盛一時的多瘤齒獸類深受重創後一蹶不振在隨後的第三紀裡也逐步消亡。哪怕是恐龍們的後裔鳥類也損失了反鳥亞綱的所有成員。

這次滅絕讓不可一世的恐龍,但是也迎來了新的生機。哺乳動物的真獸類開始崛起迅速從恐龍手裡接手了蔚藍的地球,開創了屬於自己的新生代並且繁衍至今。而恐龍的後裔鳥類儘管徹底失去了大地,但是翼龍的消失讓他們徹底征服了湛藍的天空,實現了祖先不能涉足的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