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一段忘年戀,一部讓人流淚的愛情片,《朗讀者》的情而不色

一段忘年戀,一部讓人流淚的愛情片,《朗讀者》的情而不色

一個15歲少年,愛上獨居的中年女鄰居,多年後卻發現她是納粹劊子手。

如果是你該怎麼做呢?

這就是《朗讀者》給我們的難題。

《朗讀者》是一部公認的優秀愛情電影 ,但因為故事背景的設定,讓一部愛情片有了難得的深度。它不但反思了納粹,還反思了人性的荒謬。

這部電影從一個相對陌生的角度看待了納粹,人性的執拗,荒謬,甚至愚蠢在一個底層勞動婦女身上表現出來。

漢娜是集中營的一名女看守,是醜陋的納粹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她並不會意識到自己在犯罪,她只是做她的工作。

當戰後大夢初醒的德國民眾,大呼上當的時候,又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集體被法西斯催眠?

這是《朗讀者》對我們提出的疑問。

一段忘年戀,一部讓人流淚的愛情片,《朗讀者》的情而不色

漢娜熱衷於傾聽朗讀,她對文學世界中美好事物的嚮往越強烈,她對自己文盲身份的厭惡和恐懼也就越強烈。這是同一種感情的兩面。

這讓她近乎瘋狂地走上了一條維護、追求尊嚴的道路,為此不惜撒謊,拋棄工作和愛她的人。

她守護著自己的秘密,一切是那麼自然,值得同情,甚至值得尊重。

一段忘年戀,一部讓人流淚的愛情片,《朗讀者》的情而不色

她以為她的秘密是不會閱讀,但事實上她的弱點是不敢面對真實的自我。

同樣,在得知漢娜是法西斯成員時,麥克為自己和漢娜之間有過情感而感到羞恥。他本可以作證,讓漢娜免受監禁,但他保持沉默,來維護自己可憐的尊嚴。

他做了和漢娜一樣的選擇,個人尊嚴與羞恥感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內心有著深刻羞恥感的人,往往外表會表現出特別的自信和尊嚴。

《朗讀者》在拷問著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我們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堅硬外殼下的羞恥,去正視那個怯弱,自卑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