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 瑞幸半价卖轻食星巴克上线做外卖“无限场景”或成咖啡市场主流?

瑞幸半价卖轻食星巴克上线做外卖“无限场景”或成咖啡市场主流?

瑞幸咖啡上线7种共16款食品。8月1日至12月21日期间,全部食品均有五折优惠。南都资料图

继5月8日正式开业刚过去80天,8月1日,瑞幸咖啡宣布其饮品销量共计1800万杯,而在正式开业当天,瑞幸咖啡销量共为500万杯。也就是说,正式开业80天,瑞幸咖啡共卖出1300万杯饮品,平均每天16万杯。此外,瑞幸咖啡在发布会上定下年底实现2000家门店的发展目标,并且从“喝”延展到“吃”,宣布强势进军轻食市场。据瑞幸咖啡透露,目前其账上还有20亿现金储备,“补贴大战还可以打很久。”

广覆盖,全场景,瑞幸咖啡的野蛮打法对历来平静的咖啡餐饮市场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前辈”星巴克也被迫跟进加入竞争,依托于饿了么的外卖体系加入外卖阵营,预计年底覆盖20个城市3000家门店,但这又与它过去一直坚持的“第三空间”相违背,“老贵族”能否跟上新锐的强悍脚步值得怀疑。

进军轻食,咖啡之后继续打补贴战

目前,瑞幸咖啡上线7种共16款食品。8月1日至12月21日期间,全部食品均有五折优惠。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郭谨一表示,上线第一天早晨,在没有经过任何宣传的情况下,五折轻食就被消费者大量选购。“今早九点,销量已经超过昨天全天的销量。”记者在当天下午一点半左右登陆APP,将外送地点设置为北京市朝阳区万达文华酒店,搜索显示,全部食品都已售罄。

在轻食数量和供应商上,瑞幸咖啡和星巴克的选择类似,但其定价平均约比星巴克低五元。目前,星巴克日常提供14款食物,平均定价23.5元。瑞幸咖啡提供的食品均价17.75元,半价来算则平均每款食品低于9元。据悉,瑞幸选择的食品供应商为英国百卡弗、美国百麦、中粮集团,这三家供应商同时在为星巴克、必胜客、麦当劳提供产品。

瑞幸咖啡创始人兼CEO钱治亚曾在正式开业时向媒体表示,已经投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其中大部分用于用户补贴。显而易见,这一数字目前还在持续扩大中。7月11日,瑞幸咖啡完成2亿美元的A轮融资,估值达10亿美元。钱治亚在7月12日的媒体沟通会上表示,除了融资以外,本轮还做了一些债券安排,包括设备融租和银行授信。目前,瑞幸的现金储备多达20多亿。

充沛的资金弹药不仅支撑着瑞幸的价格补贴战,也帮助其迅速搭建起自己的销售链条、增加店面数量。截至今天,瑞幸咖啡在全国共有809家门店,但其计划在年底将这一数字变为2000,下一城则为西安。依托众多门店,瑞幸咖啡客户量已经达到350万。

“目前在和机场、高铁站,包括一些高速公路服务区洽谈,希望覆盖商务人群的出行需求。”郭谨一认为,对于咖啡零售来说,场景的意义大于空间,因此瑞幸咖啡希望在门店的布局上覆盖消费者生活、娱乐、休闲场景。

上线外卖的星巴克能否跟上瑞幸?

为引导消费者进入到场景消费的模式中,瑞幸有其独特的销售渠道。进军咖啡市场,瑞幸给自己的定位是新零售咖啡,即线上点单支付+门店自提或是外卖,这与过去以星巴克为代表的传统咖啡强调“第三空间”不同,其核心在于给用户提供最全面而便利的服务,而不是把片面把用户留在店里。

这也让瑞幸迅速抢占了巨大的市场。通过新零售的模式,瑞幸咖啡将门店的服务半径拓展到2公里左右。如将星巴克的服务半径设定为步行较为舒适的500米,截至今年6月13日,瑞幸咖啡在入驻的13座城市中,服务覆盖面积均已超过星巴克。

就连“第三空间”的首创者星巴克也被迫加入“无限场景”的争夺。8月2日正式宣布要开始送外卖了。星巴克将依托饿了么成熟配送体系,今年9月开始在北京上海的主要门店进行外送试点,年底覆盖至30个城市超过2000家门店。

此前并无外送服务的星巴克在7月31日公布的最新一季财报显示:持续九年正增长的中国区门店营业额第一次出现下滑,同比下降2%。除了内忧,还有来自新锐互联网咖啡冲击的外患。通过新零售的模式,瑞幸咖啡将门店的服务半径拓展到2公里左右。如将星巴克的服务半径设定为步行较为舒适的500米,截至今年6月13日,瑞幸咖啡在入驻的13座城市中,服务覆盖面积均已超过星巴克。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星巴克进行业务升级是势在必行。分析人士认为,星巴克开启外卖业务,全面拥抱阿里新零售,是争取扭转星巴克业绩下滑、带来新业绩提升的一个发力点。

但反过来,同样的打法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公司。“无限场景”也不只是片面的“堂食+外卖”。星巴克作为一个(几十年)的老品牌,企业文化与执行机制能否应对目前瞬息万变的互联网节奏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采写:南都记者 蔡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