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陳定舉與汕頭南澳陳氏家廟繼述堂

陳定舉與南澳陳氏家廟繼述堂


陳定舉與汕頭南澳陳氏家廟繼述堂


南澳縣雲澳鎮中柱鄉陳氏家廟,乾隆五年(1740)由裔孫日煌建,堂名“源遠”,祀其始祖明山(清封懷遠將軍)。清乾隆十年(1745)裔孫武進士陳定舉改堂名為“繼述堂”,並在家廟右廊立陳氏家廟碑。碑文如下:

溯自基肇中柱,吾宗開科甲之先,譜分太邱,斯族受恩榮之誥。故小有祠大有廟,春秋表孝恩之誠,右為穆左為昭,蘋藻薦維新之禮,維時營慶,初謀眾言,鹹誥五房子孫醵金捐資。歷山川形勢,中流砥柱,五星聚奎龍,未果老辭樓鍾雲,山之秀氣源自雄關,分派毓澳山以朝宗。依祖居舊址卓然堂構宏新,欹斯室聚斯堂,庭前觀輸奐之規,春而祀,秋而嘗,階下立雲福之序,爰立祭祀蒸田豎碑立石,子孫絕繼俎豆馨香。俾祠宇源流永遠,宗文世澤綿長矣,是為序。賜進士出身福建詔安縣愚弟撰並書。

陳定舉與汕頭南澳陳氏家廟繼述堂


陳定舉是南澳島內唯一武進士,慷慨濟世,急公好義,留存有清乾隆七年(1742)進士匾一塊,該匾高0.77米,寬2.1米。據民國三十四年《南澳縣誌》載:陳定舉,字實賓。鄉賓輝子,千總奕功弟也。少讀儒書,長習武備。乾隆六年(1741)辛酉科中福建榜武舉人,越年壬戌連捷成進士,觀政兵部尋發廣東署虎門守備事,補碣石鎮標右營守備,以親老乞終養歸。定舉性孝而慷慨,凡澳中義舉均為之倡。乾隆二十四年(1759)已卯與陳烈等捐社谷五百石於同知署左建倉一座以儲之。乾降二十六年(1761)辛已捐銀五百以創建學海書院,後復捐文昌祠祭銀一百五十兩交輪管,收息以供祭祀。其它祠廟修建靡不捐助。戚族故舊之困窮者,鹹加存卹。歿後其曾捐修祠廟多為住以祀。邑之人談急公好義者,至今猶以定舉為首稱雲。

陳定舉之父是陳輝,即南澳民間傳說的富人陳百萬。據《南澳縣誌》載:陳輝,字用章,雲澳人,居家孝友。有弟,一從戎,另一遊學。陳輝獨力治產,仰事俯育,俾二弟無內顧憂。雍正丙午(1726)、丁未歲(1727)荐饑,捐谷平糶。鄉有埔尾,古冢崩而枯骨暴露,輝為之修復。尤敬禮師儒,遇文士雖年少必加禮。貧者解衣推食。以子奕功貴,敕封“奮力校尉”。年八十一卒。

清乾隆七年,浙江瑞安舉人周景柱任南澳島海防軍民府同知。周景柱到任之年正值陳定舉考中武進士之時,因賞識陳定舉才華人品,作七律詩《實賓年兄雅正》贈之:

閡山粵水早蜚聲,更羨臚傳駿足名。

紫禁調弓楊葉細,彤庭試策筆花輕。

天於蓬島五雲近,地是瀛洲三秀生。

顧我一官來海嶠,開軒先喜揖干城。


該詩讚揚南澳山川毓秀,地靈人傑,陳定舉文韜武略,德才兼備,在京城得中高第,是保衛國家之將才。

後來陳氏族人引用周同知的詩句“紫禁調弓楊葉細,彤庭試策筆花輕”作為大廳龕前大圓柱上的對聯,引用“天於蓬島五雲近,地是瀛洲三秀生”作為大廳走廊左右兩通門的對聯。上世紀九十年代,陳智升先生又在此基礎上撰寫一副對聯:楊葉調弓筆花試策思先輩,瀛洲三秀蓬島五雲問後昆。該聯巧妙融入周同知的詩句,又賦予新的內涵,追思陳定舉德才功績,激勵後人奮發上進。該聯收錄於陳氏家廟右側“文竹廊”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