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为什么说“仁者无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刘余莉品读《群书治要》

为什么说“仁者无敌”

(摘自《群书治要十讲》)

“仁者无敌”是有仁德心的人就没有人诽谤他、批评他、嘲笑他,而是他自己遇到别人的诽谤、嘲笑、攻击,他仍然是以一片慈悲之心来对待,在内心之中不和任何人起对立。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化敌为友”。为什么能够化敌为友呢?真正能够化敌为友的人,一定是有仁爱之心的人。

为什么说“仁者无敌”

中国古人有很多的观念,比如说,仁爱的观念,说“仁者无敌”。为什么仁者无敌呢?因为仁者真正体会到了人的天命之性,人的本性是纯净纯善的,和众生是一体的,所以他不会和任何人有敌对,不会有对立的念头。

“仁者无敌”并不是说打遍天下无敌手,或者说,有仁德心的人就没有人诽谤他、批评他、嘲笑他,而是他自己遇到别人的诽谤、嘲笑、攻击,他仍然是以一片慈悲之心来对待,在内心之中不和任何人起对立。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化敌为友”。为什么能够化敌为友呢?真正能够化敌为友的人,一定是有仁爱之心的人。

为什么说“仁者无敌”

我们看到在“二十四孝”上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说,位于“二十四孝”之首的大舜,他的后母,他的弟弟,还有父亲,三番五次地都要置他于死地,但是他不仅没有对立之心,反而总是反省自己的不足,说:“我做儿子没有尽到孝道,还没有让我的父母欢心,他们还对我不满意。”所以他得了天子之位后,不是想着去报复,“我现在当领导了,终于有权势了,可以给你们颜色看看了”,他不是这样想的,他还跑到原野上去哭泣。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自己虽然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但仍然没有尽到人子之孝,于是,他总是想方设法地帮助他的后母、弟弟等等。最终,他的德行感化了父母,也感化了天下的百姓,受到了人们的爱戴。

为什么说“仁者无敌”

和大舜相似的一个故事,也是在“二十四孝”之中的,那就是闵子骞的故事。闵子骞的亲生母亲过世了,他的父亲给他找了一个后母,后母又生下了两个孩子。他的后母非常偏心,在寒冬腊月的时候,给自己的两个儿子穿的衣服是非常暖和的棉衣,给闵子骞穿的却是芦花做的衣服,看起来很厚,实际上并不保温。

有一次出门的时候,闵子骞赶马车,因为冻得瑟瑟发抖,没有把马车赶好,他的父亲非常生气,盛怒之下,一鞭子就抽在了闵子骞的身上。结果这一抽,把棉衣给抽破了,里边的芦花都跑了出来。他的父亲才知道,原来他这个儿子身上所穿的衣服,不是保暖的棉衣,而是芦花做的衣服,他就要回去把后母休掉。当父亲在盛怒之下,要把后母休掉的时候,闵子骞并没有想,“给我报仇的机会、出气的机会终于来了”,反而是乞求他的父亲。他说了一句话:“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意思是说,如果我的母亲还留在这里,只是我一个人受冻而已,如果您把母亲休掉了,那我们兄弟三人都要挨冻了。他劝父亲把后母留下来。他的这种德行感化了后母,从此以后,一家人过上了和睦而幸福的生活。

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化解怨仇,靠的绝对不是对立,不是你踢了我一脚我就打你一拳,然后对方再踢你一脚你再打他一拳,使这个怨结越结越深,彼此都痛苦。为什么呢?因为你打了别人,你就得防备别人来回击你。所以中国人明白这个道理,从小教导孩子,不要去和人家争,甚至还教导孩子要退让、谦让、礼让。

为什么说“仁者无敌”

《论语》上就记载着这样一句话,孔老夫子说:“君子无所争”,君子人没有要和别人竞争的地方。“必也,射乎?”如果说一定有和人家竞争的时候,那一定是在比赛射箭的时候。是怎么争的呢?“揖让而升,下而饮”,就是两个人互相鞠躬、互相敬礼,然后走上堂去比赛射箭。比赛完射箭之后,“下而饮”,赢了的人要给输了的人敬酒,还很谦虚地说:“承让承让”。当然这并不是虚伪的谦虚,而是发自内心地认为,在高手之间的比赛偶然因素很多,我偶尔一次把对方赢了,确实有运气的成分在其中。而那一个输了的人接受了敬酒之后,他不是埋怨、嫉妒胜过自己的人,“反求诸己而已矣”,他是反过来反省自己的技艺学得不精,所以才败在了人家的手下。胜了的人没有傲慢,反而很谦虚。输了的人也没有嫉妒,也没有怨恨,而是想着去提升自己的技艺,下次能获得好成绩。所以孔老夫子最后说:“其争也君子”,即使他们去竞争,去比赛射箭,也不失君子之风,没有说因为竞争就和人家产生对立。我们从这里看到,古人从小所学的就是建立在仁爱思想上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态度。

为什么说“仁者无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