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結束冷戰的不是戈爾巴喬夫,而是你自己

這不是一篇歷史文。

一次偶然聽日推,聽到Sign這首歌,看到1w+的評論,好奇地點開了評論。

結束冷戰的不是戈爾巴喬夫,而是你自己

一條熱評吸引了我的眼球:

一次與女朋友冷戰,戴上耳機聽日推,突然不想冷戰了,於是給她信息:我愛你噢。

結束冷戰的不是戈爾巴喬夫,而是你自己

冷戰,火了

引起如此多人關注的詞語

背後反映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人溝通危機

我們多少人因為冷戰而給自己套上了鎖鏈,

封閉了自己,用更痛苦的方式試圖麻痺自己。

也許我們常常回避思考、反省這種現象。

結束冷戰的不是戈爾巴喬夫,而是你自己

兩個人之間的這面窗戶紙久而久之就成了一堵牆

那時候就算是吶喊也無動於衷了

如果現在還在冷戰的你,聽到了這首歌,

請你給自己一個“突然”

拋開自己的主觀,去擁抱那個和你不同的觀點

去體會,去發現別人的主觀

對於我們來說,最客觀的情況也許應該是每個人都是主觀的

正常情況下我們每個人的想法,站在他自己的角度來看永遠是正確的,合理的。

我們沒有辦法完全去否定一個主觀的觀點

所以這個時候不妨去體會一下對方的主觀

柏林牆倒塌之後,兩徳人民心中的壁壘也就逐漸瓦解

西德逐漸接受了東德

東德人也逐漸理解了西德

西德有了東德的加入融合,發展速度也遠超以往

統一後的德國經濟得到快速的發展

結束冷戰的不是戈爾巴喬夫,而是你自己

其實主觀的個體並沒有錯,但是如果將個體擴大到一個整體

所有主觀都應該被重新定義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情商,那麼請你一定要去別人的世界走一遭

有時候我常常思索為何愛讀書的人情商會變高

當你走近一本好書的時候,其實你就是選擇了與作者的主觀一致

也許第一次走進一本書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我還可以這樣來看這個世界

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當然只是第一步

其次,我們應該講自己的觀點融合在對方的主觀世界裡去

鬼谷子講“摩”:說者聽,必合於情。情合者聽,故物歸類。

作為一個談判學大師的鬼谷子就講到了如何去切入對方的主觀世界

結束冷戰的不是戈爾巴喬夫,而是你自己

合於情講的是要順應對方的感受,談話要合乎情理

情合才能意投,兩者才能說到一塊兒去

所謂的“摩”其實就是講的揣度對方的心思

試著摸摸那面牆壁,就在那鬆動的磚頭處

扒開一塊磚頭,整面牆就會轟然倒塌

結束冷戰並不難,只要你有推倒心中那面柏林牆的勇氣,不妨到牆的對面去看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