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我家宝贝25个月就会叫爸爸了,而且什么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青春紫涵


我是袁笨笨,两个淘气宝宝的辣妈!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我只想说你这个是很正常的呀!

1. 25个月也就是两岁零一个月,很多孩子一岁多点都会叫爸爸妈妈了,你这个25个月属于比较晚的了!但是孩子开口的早晚跟智商没太大关系,只是他的语言系统发育的比较慢而已,一般的孩子两岁半之前也只会连续说两个字,不会超过三个字。也有极个别的非常厉害,可以完整的说一整句话。大多数的孩子在二岁半到三岁半是一个说话的高峰期,就跟突然打开了话匣子似的,什么都会说了。

2. 至于你说孩子什么都知道,这也是很正常的,他不会说并不代表他不知道,他一般都会用手去比划,或者直接把你拉到他想要的东西旁边用手去指表达他想要的东西。

我最早发现孩子能听懂我说话是我们家宝宝九个月的时候。那个时候他刚刚断奶,每天晚上的时候半夜他会醒来吃一瓶奶粉再睡。他不喜欢哭,醒来的时候他就把你推醒,然坐在那里看着你给他兑奶粉,有的时候我不小心把水放太烫了,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冰水冰奶瓶降温。这样冲泡的时间就稍微长一点,他就开始抗议了,在床上哼哼想要哭的样子。我连忙拿着奶瓶在他面前晃,说你看妈妈兑好了,但是它有点烫哦,我要去凉一下。他可能理解不了什么叫烫,所以就伸手来抢奶瓶,然后嘴里发着着急的哼哼,想哭的样子,这个时候我就拉着他的小手手滴了一点奶在他的手上,说你看有点烫。他就感受到了然后就坐那里不动了。我跟他说你稍微等一下下妈妈帮你量一下再给你好吗?他居然点点头,包着眼泪汪汪的回来了一句:嗯!

我当时非常震惊:他居然可以听懂我说话?当时不太确定,但从那天起我什么事情都给他讲道理,讲原因。我后来发现她是真的能听懂,所以后来什么事情我都问他:你喜欢吃这个吗?你喜欢这个颜色吗?你要出去吗?我发现虽然他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但是它真的能听懂。所以从此以后我习惯性的跟他商量,我发现他非常的讲道理,从小就养成了讲道理的习惯。很多亲戚朋友都羡慕我们家宝宝懂事听话。我后来发现孩子不听话其实是父母从小给他养成的,因为很多父母的认知里,他们觉得孩子太小他不懂,所以喜欢强制性的告诉孩子你要干啥你不能干啥。但是结果发现孩子你越不让他干啥他就偏去。所以这个时候大人就很生气说这个孩子太不听话了。

其实我们应该从小尊重孩子,尊重他的思维,尊重他的决定,适当引导。

所以楼主,你的孩子现在什么都懂得情况下你要学会好好引导他,说话这是一点不着急,他只要会表达:“饿了,上厕所,不舒服。”你就可以送他去幼儿园了,然后他跟小朋友在一起以后他的语言功能会瞬间爆发,半年时间应该会讲很多话了。



水果妹妹袁笨笨


25个月会叫爸爸,已经不算是说话早的孩子了。大部分孩子在七八个月就会叫,有的孩子甚至更早。两岁的一个月的孩子,当然什么都知道了,不知道那家长就该闹心了。感觉你想表达是孩子25个月,什么都知道,但是说话只会说简单的爸爸妈妈之类的,这个是怎么回事?


孩子说话有早有晚,因个体差异不同。我儿子说话早,一岁体检时可以双章节,比如说阿姨什么的,一岁半左右会完整的句子。但我侄子就话晚,一岁多才说爸爸妈妈,两岁了还是不能完整句子,也不爱说话。但是三岁后就好了。上幼儿园后,虽然不爱说话,但是表达没有问题。现在小学了,差距一点也没有有了。我老公表妹家女儿也是,说话完,现在三岁多上正常上幼儿园了。


如果你家孩子现在什么都知道,就是不爱说,或者说不会说,没有关系。说明她在语言积累期,时间到了,说不定那天就爆发了,直接跑过短句可以说长句了。


做为家长要做的就是放下焦虑和对比,用平常心来对待孩子。每天多和孩子交流,给孩子读读绘本,注意交流时要用规范用语,给孩子足够的语言输入,静待花开。


孩子小时候有个体差异很正常,慢慢的就追平了。不用担心。


佑妈育儿经


导读:其实25个月的宝宝会叫爸爸很正常的,两岁多的孩子也是能听懂话的。从这题目的侧面可以看出,在不少家庭中父亲角色是缺失的。
25个月的宝宝如果才会喊爸爸,个人觉得宝贝的语言发展相对迟缓,但也不要担心过度,毕竟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有些宝宝说话比较早,到两岁左右就会较清楚的表达,说出的不是单个词,可能是个句子。
有些宝宝就是我们说的“金口”宝宝,金口难开,在别人能说词语的,他可能只会喊爸爸妈妈。
孩子什么时候会翻身,什么时候会坐,会爬,会走,会说话,医学上对婴儿的发展有一个大致的标准。老一辈的也经常说三躺六坐八爬周会走。
个人觉得只要你家的宝宝不偏离标准很远,就大可放宽心,如果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其实也多少有点杞人忧天。因为宝贝是一天一天慢慢长大,有些事情随着年龄的成长慢慢就会好起来,千万不要拔苗助长。
这个问题的解答无非是两点。
一,为什么应该是习以为常的事情,题主却喜大普奔,激动不已。
二,对于说话稍晚的孩子要如何去做。
我们先来说下第一点,个人觉得之所以出现题主这种感觉有点大惊小怪的问题,多半是在家庭生活中,父亲的角色缺失。
父亲角色缺失,相必是不少家庭的情况,孩子嘴里的爸爸,总是在宝贝还没醒时就离开家,在宝贝晚上睡下了才回到家。
也有一部分父亲光明正大的觉得养儿育女是当妈妈的责任和义务,做爸爸的只要负责赚钱就好,偶尔看一下孩子还是在自己心情好孩子不闹的情况下,如果孩子一闹就会觉得很烦。
我的同事就有不少这种情况,他们觉得婴幼儿时期的孩子不懂事,等孩子长大了,需要父亲的时期在来当父亲的角色也来得及。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父子关系其实也是一样,研究表明在孩子的童年父亲角色参与越多的女生越会懂得自尊自爱,男生也会更有责任感和担当。
所以,做父亲的千万不要让父亲这角色缺失,父亲的角色越丰满,对孩子的成长越有益。
二,对于说话稍晚的孩子,我们应该如何做?
听说读写,为什么把听放在首位,是因为听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听的多了,自然就想去说。
父母平时在家多跟孩子交流沟通,虽然他可能还不会说,但影响就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
我家宝宝现在一岁四个月,会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着亮起的灯会说灯,有时自己玩嗨了,嘴里吱吱呀呀的好像在唱歌,我每天在孩子睡前都会给他唱儿歌,给他揉揉腿,不唱儿歌的时候,就一起看一图画本,我说他听,我会问他这是什么?他在一旁啊啊的说,这个过程很有趣。
宝贝的教育是互动双向的,我想这也是建议婴幼儿少看电子设备的原因吧,因为手机的视频或动画,它们只是在输出,而没有互动。没有互动就起不到作用。
给孩子多一点耐心,多一些沟通,多一些互动,你会发现宝贝在一天天的进步。
重要提示: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都是不同的,千万不要跟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对孩子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鼓励多一些陪伴,说话晚的孩子只要不偏离成长标准太远,是没有必要去医院的。
今日话题:你家宝贝什么时候会叫爸爸?对于宝贝的语言发育,你有好的办法吗?

【一个最有耐心的亲子共读咨询师,写得好辛苦喔,点赞私信1可获得微号,送你价值398的亲子共读手册。】


格格巫育儿


25个月就会叫爸爸,这个就用的不恰当吧..你要是说25个月才会叫爸爸,想必大家才能理解你的想法。

我家宝宝在四个月大的时候就嘟嘟啦啦爸爸妈妈了,但是大人也觉得可能是无意识的就是想说话而已。但是很奇怪的是,她一哭就只喊妈妈,从来不喊爸爸。因此大家总感觉她知道什么是“妈妈”。

亲戚朋友也说我家姑娘嘴巧,以后说话会很早。

后面我和家人总是培养她和她说话,在宝宝六七个月的时候,她已经明白什么是爸爸吧什么是妈妈,就比如你询问她,谁是爸爸,她的眼睛就会看向谁。但是还不会准确的叫出声而已。


而我姐姐家的孩子,没我家那么早,但是也是在一岁左右喊爸爸妈妈很顺畅的。


阿影说


这个题目让人疑惑,题主是觉得25个月会叫“爸爸”了是早呢还是迟呢?或者你是想表达25个月还只会叫爸爸,但什么都懂,但是还不会说出来?

孩子的说话早晚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是1岁左右开始有意识的说话。我家孩子10个月左右会叫爸爸,1岁出头开始喜欢说话。但是我哥哥的孩子到两岁半才正儿八经开口说话,但是几个月时间她就会说很多句子了。

都说“贵人语迟”。据我一个心理学老师说,说话晚的孩子更聪明(当然前提是这个孩子最终是会说话的),他本人就是快3岁才会说话。他的家人一度以为他是哑巴,没想到后来他竟然考上了哈佛,据说学院里面的老师做IQ测试,他得分最高,接近150。当然他这个说法我也没去考证。

说话晚有很多原因

其实只要不是生理(如舌头或嘴巴等生理构造)问题或心理问题(如自闭症),晚一些说话不用太担心。

一般来说,除了生理和心理原因,造成孩子说话晚的原因主要是家庭环境和引导方式。比如家里人是不是喜欢和孩子交流、孩子需要其他人协助做一件事情或者需要帮助是不是需要表达出来,还是家长直接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不用孩子说出来直接就做了。缺少交流或表达的机会,可能是推迟说话的原因。

不说话并不影响“孩子什么都知道”

因为“知道、懂得”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孩子可能脑海里已经有语言词汇帮助理解,只是还没有用语音表达出来。往往这样的“什么都知道”孩子,一旦开口说话,很快他就什么都会说了。

我的侄女就是一个例子。记得两岁多的时候,她什么都不会说,连妈妈的音都很少发,但什么都懂,而且特别会想办法解决问题。有一次,她要取一个高高挂在墙上的包,她先是像往常一样把奶奶拉过来,指一指包,意思是想拿下来。奶奶说:“我拿不到”(其实是不想给孩子玩)。这孩子先是耍赖,躺在地上哭,但就是不说话。奶奶走后,她自己先是拿杆子够,够不着还自己搬来凳子垫脚,最后自己硬是把包取下来了。后来到3岁的时候,孩子什么都会说,而且表达得很清楚。现在孩子已经6岁多了,脑子特灵光,老师们都夸孩子很聪明。

所以不涉及生理心理原因,孩子晚说一些话不用太担心。

尽量给孩子创造利于说话的环境

作为家长我们还是要多在生活中引导孩子说,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孩子交流的工具,虽然在家里父母都能了解孩子要表达什么,但是出门和其他小朋友玩,语言交流还是有必要的。


有料家庭教育


题主,这个真的不算什么奇怪的事情,只能说很正常。

我二胎女儿,现在9个月,牙还没长,就会叫妈妈了,也会叫爸爸。不过妈妈叫的清楚点。

因为我和老婆平时一没事情就会对着她说话。

有时候我们跟她说再见,她也会把手伸出来,嘴里说再见这个音调,为什么,因为我们平时一直有这样教她。

有一次我看电视,她在玩水果冻,放嘴里,但是打不开包装,它就拿遥控器去砸。才9个月啊,还不是砸一下,是一只手拿着果冻,一只手拿遥控器砸,一边砸一边呀呀叫,最后烦躁起来遥控器都扔了。

孩子都很聪明,都在那里学习,她看到的,看的次数多了就会记在脑子里,所以很正常。

这照片就是前几天,她打开柜门,拿出盒子,然后站在上面想要拿那个花,被我无意间发现拍下来的。那时候9个月还差几天



情有可原也算背叛


25个月会叫爸爸很正常啊!我儿子也是25个月,已经会背多首唐诗,还会讲乌鸦喝水和小猫钓鱼的故事了。

一般孩子一岁左右就会喊爸爸妈妈,到了两岁的时候,最起码日常的对话都会表达了,想吃什么想做什么,都可以流畅或者断断续续说出来自己的意思。而且大人说的话也可以基本理解,还能对答几句,有时候童言无忌,说出的话不要太可爱。

有时候我跟他爸爸说话声音大一些,或者有时候老公做一些事让我不满意,我训他的时候,儿子看到了都会说:爸爸笨,妈妈不生气!有时候我真的生气,小家伙还会跑过来捂我的嘴。

昨天中午正准备午睡的时候,窗外传来了斑鸠的叫声,我儿子听见了问了:妈妈这是什么声音?我说你猜猜!他说,我想一想。。。也许是布谷鸟?这个“也许”是他第一次说,认真的表情让我忍不住笑了。

所以25个月会喊爸爸,而且能够理解日常对话是很正常的,不需要太过担心。


妇产科女司机飒姐


25个月宝宝会叫爸爸,爸爸就心喜若狂,果然孩子还是自家的好!记得大宝25个月时,也是只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少数词组,我当时也是着急的不行。

下面是25个月宝宝发育标准,家长们可以参考一下,如果宝宝基本上能达到标准,说明宝宝发育正常。如果宝宝与标准相差较多,家长们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锻炼!

25个月宝宝语言发育

1.会说自己名字

宝宝会说自己叫什么名字,而不再是小名、昵称等等。

2.会说方位词

宝宝能分清上、下等方位,会主动说“上”、

“下”、“外面”等方位词。

3.会说代词

宝宝能主动用“你”或“我”来造句子,有时候会把“你”和“我”用反。

结合标准,可以看出这个25个月宝宝,语言发育相对迟缓,家长可以有意识与宝宝多说话、多交流,让宝宝生长在语言环境中!这样日积月累,即使宝宝暂时不开口,也是在默默积蓄力量,等某一天家长会欣喜的发现,宝宝一下子会说好多话,小嘴巴巴个不停!


家长可以多带着宝宝去人较多的地方转转,特别是孩子多的地方。宝宝也有社交的需要,看到孩子们之间游玩、交流,宝宝也会模仿着玩耍、说话等等。

25个月宝宝社会认知发育

1.主动学习自理

宝宝开始自己穿鞋袜,可能会分不清左右脚。

2.模仿跳舞

宝宝可以跟着熟悉或者喜欢的音乐一起跳舞。

3.对语言记忆

宝宝可以背出几首完整的儿歌。

4.分离焦虑减轻

宝宝可以和不熟悉的人独处一会儿,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烦躁。


25个月宝宝什么都知道是标配,家长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给孩子演示一下怎么穿衣服、穿鞋子,然后让孩子自己穿;陪着孩子一起跳跳舞,让孩子熟悉音乐的韵律,培养孩子的大运动能力;没事的时候给孩子哼哼儿歌,培养孩子的记忆能力;带孩子多去公众场合,让孩子多见见世面,孩子接触过不同的人群,分离焦虑会明显减轻!


俩宝娜妈mn


我家孩子7个月多叫爸爸。

现在14个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叔叔,姨……吃,喝,尿尿,粑粑,鸡,鸭,鹅,狗狗,猪猪……还有走,去,来,谢谢,等等生活中基本的词汇啥都会说了,而且口齿很清晰。

你问她姓什么,爸爸妈妈姓什么,他都能回答出来……

每次带她出门玩,都会收获来无数的赞👍。真的是很棒了。作为父母,也无限骄傲。尤其作为妈妈,因为我宝从出生开始就是我一个人一手带大的。即使她不哭不闹,我也从未把她丢在一旁,自己玩手机。只有在她睡着期间才玩手机,她醒着的时间都是一直陪着她玩,跟他说话聊天。虽然一路走来,过程甚是辛苦,但是一切都值得。

也希望各位宝爸宝妈们都能少玩点手机,多花多一些时间陪孩子。希望你们的宝贝都聪明,健康,快乐成长。


分享小屋7


25个月的孩子,整整两周岁了,会叫爸爸,这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像这么大的孩子,会叫的可不仅仅是爸爸这一个称呼。

正常情况下,两周岁的孩子语言能力已经开始发展的不错了。



我儿子是一岁多一点儿开始叫爸爸妈妈,之后慢慢的开始会叫爷爷奶奶以及其他的称呼。等到两岁的时候,能连续说几个字的话。现在三岁,能够还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还会用词,能背一些儿歌,还有几首诗。

在两岁半的时候,我记录过一次他说的话,那个时候他就特别喜欢在话中加入一些词。

——爸爸可能在睡觉。

——这个奇怪的声音是什么?

——我特别喜欢这辆小汽车。

——姐姐果然没睡觉,她在锻炼身体。



当时我一看他的用词,就知道他在模仿。这么大的小孩子,模仿能力是特别强的,我们大人如何跟他说话,他就会细心的去模仿,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用词。

我和儿子说话的时候,通常就是以我们大人的方式去表达,而不是去用一些叠词或者是特殊的说法。结果发现,他用词也很到位。



同时儿子也喜欢看小猪佩奇,基本上每天会看两集。小猪佩奇这一部动画片对于孩子的语言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他在看剧情的同时,也会模仿小猪佩奇的说法,经常会不经意之间冒出一些特别有趣的话。

当然每一个孩子的语言发展情况不一样,也有的孩子说话晚一些,但后来语言发展的也特别好。不能单纯的以孩子说话早晚来判断一个孩子的发育是否正常,但我们的确可以通过抓住孩子的语言敏感期,让孩子在这一个时期的语言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