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赵匡胤陈桥兵变会这么容易?

MILKLA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去世,要说这个柴荣也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他15岁从军,24岁拜将,33岁称帝,尤其是他那句: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以!英雄总是大业未成身先死,但是也为以后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世宗死后,由七岁的恭帝继位,后周政治上一下子陷入混乱,除了内政之外,还有诸多外患,恭帝继位第二年就传来契丹联合北汉来伐的消息(你没有看错,是传来),恭帝年少,太后与宰相宰相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决定让赵匡胤去抵御,当时朝中也只有赵匡胤能够带兵出战,赵匡胤在当时是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并且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借着出兵对抗契丹,赵匡胤获得了后周的最高军权。

当时五代十国都实行禁军制度,也就是精锐军队都在中央(毕竟当时战乱,随时可能发生战争),赵匡胤将部队带离京师,在陈桥的地方发动了兵变,过程大概就是,赵匡胤喝多了(出外打仗还喝酒?),部下把黄袍披他身上了,然后拥立他为皇帝,赵匡胤醒来后再三推辞,部下再三请求,几个回合之后,估计双方都渴了,于是就答应了。

在带兵出外称帝后,就返回京师了,赵匡胤还算一个比较讲情分的人,对柴荣的家属安排还算妥当,让恭帝禅位,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封恭帝柴宗训为郑王。大臣们也都按部就班的各司其职,毕竟五代十国时期,改朝换代也是家常便饭。

陈桥兵变,看似简单,实则赵匡胤的心机与能力,当时的时机,世宗死亡,留下孤儿寡母等诸多条件缺一不可,更主要的是,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时,身处五代十国,谋权篡位,取而代之的事情经常发生,因此,“陈桥兵变”以当时的社会背景如家常便饭。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和袁世凯的逼清帝退位就任临时大总统露出一则。都是前一个最高掌权者刚刚去世没多久,留下孤儿寡母然后是剩下赵匡胤和袁世凯这样的能臣;外部情况下都是在有外来忧患的情况下(陈桥兵变时传有契丹入侵),清朝是南方革命党起义,必须启用赵匡胤和袁世凯才能平叛,但是,二人基本都是带上兵权之后就开始准备上位!所不同的大概就是,赵匡胤开创了宋朝320年江山,袁世凯后来称帝83天,就被全国的吐沫淹死了!


史论纵横




显德六年(959年),世宗亲征契丹,正准备攻取幽州时,突患重病。从夏四月“不豫”到六月“崩于滋德殿”,不到两月时间。柴荣自知不起,不得不开始考虑后事。世宗皇帝共有七子,前三子死于郭威篡汉时,其余四子中最年长的柴宗训也只有六岁。面对这种情景,周世宗自然要对身后事有所安排,防止幼主在未来的政治斗争中无力控制局面。考虑到这是一个“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的混乱年代,柴荣病重之际,开始对有可能威胁到政权安全的将领做了重点防范。

首先, 柴荣解除了殿前都点检张永德的职务。张永德掌殿前司,战功卓著,另外他还有个身份——周太祖郭威的女婿。世宗本来对他十分忌惮,结果他又在回师途中,发现了一个长三尺余的木条,上书“点检作天子”。世宗忧虑张永德是个潜在威胁,再加上认为他并非真正的辅政之才,干脆便免去其殿前都点检之职,改任其为澶州节度使,取而代之的是赵匡胤:在此之前的954年3月,后周和北汉爆发高平之战,赵匡胤在此战中表现突出,升任殿前司都虞候,由于忠心和干练,赵匡胤在短时间内平步青云,最终把这个炙手可热的军职抓到了手里。

为什么殿前都点检这个职位上的人始终不能让皇帝放心呢?因为他掌握着中央禁军,这支最精锐,又距离皇帝最近的武装。后周太祖郭威,深知侍卫亲军“累朝相承”的弊端,于是设置了殿前司,与侍卫亲军司分掌禁军。殿前司成立后,郭威先是任命外甥李重进担任殿前都指挥使。殿前司下辖铁骑左右两厢骑兵、控鹤左右两厢步军,一共有两万人。殿前司人数虽少,战斗力却十分强悍。而侍卫亲军司的最高统帅是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指挥使,其次为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侍卫亲军司下设龙捷马军都指挥使和虎捷步军都指挥使,前者统率骑兵,后者统率步军。郭威在位时,侍卫亲军司总兵力约为七万五千人,马步军都指挥使是王殷。广顺三年(953年)冬,郭威患病,他担心“有震主之势”的王殷夺权,于是设计将其处死。然后郭威改任李重进为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虞候,又任命张永德任殿前都指挥使,统率殿前司。两司实力不同,官员级别也分高低。当时殿前都指挥使的职位要略低于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虞候。



当然,即使赵匡胤就任殿前都点检,掌握了三万左右的精锐,但仅依靠这些力量,尚不足以发动一场宫廷政变。殿前司要想兵变,最大阻力就是侍卫亲军司。当时,任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指挥使的李重进能征惯战,手握重兵;副都指挥使韩通在后周的立国与发展中居功厥伟,被郭威、柴荣“委以心腹”,虽有勇而寡谋,却誓死效忠周室;而步军都指挥使袁彥,也是赵匡胤的死对头。这些朝堂上的实力派,就是赵匡胤无法逾越的拦路虎。

但可惜的是,柴荣殚精竭虑安排的辅政格局,在其子恭帝即位后不久就被破坏无遗。后世历史学研究者认为。一切都是赵匡胤在暗中操纵。理由就是赵匡胤的胞弟赵光义的妻子是符太后的姐妹,赵匡胤通过符太后这个没有丝毫政治斗争经验的女子,达成了自己的政治目的:先是侍卫亲军司步军都指挥使袁彥被排挤出汴梁,改任陕州节度使。袁彥离开后,侍卫亲军司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改任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虞候,龙捷左厢都指挥使高怀德升为侍卫亲军司马军都指挥使,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张令铎升为侍卫亲军司步军都指挥使,铁骑右厢都指挥使王审琦升为殿前都虞候。 此后不久,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也被排挤出了权利中枢,改任淮南节度使,被打发到遥远的扬州去了


经过一番变动,殿前司的关键人物如下:

殿前都点检:赵匡胤

副都点检:慕容延钊

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

殿前都虞候:王审琦

铁骑右厢都指挥使:刘廷让

控鹤右厢都指挥使:马全义

其中石守信、王审琦、刘廷让三人,是赵匡胤“义社十兄弟”中的盟兄弟;慕容延钊与赵匡胤私交甚笃,赵匡胤“常兄事延钊”;马全义则是赵匡胤的心腹。可以说,恭帝即位月余,殿前司就变成了赵匡胤政变的大本营。

同时,侍卫亲军司的四大关键人物,韩令坤、高怀德、张令铎三人都以赵匡胤马首是瞻,这样一来,侍卫亲军司中,除了韩通一人,大体上也被赵匡胤势力控制了。

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三,领军出征抵御契丹北汉联军的赵匡胤,行至陈桥驿(河南封丘东南),就发动兵变,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回师汴梁,韩通闻听兵变,立即率领亲信从内廷奔出,准备组织抵抗,但除了自己的心腹,无人相应。结果他冲出左掖门时,遭遇赵匡胤在汴梁城中的内应石守信的伏击。韩通好不容易杀出一条血路,又与赵匡胤一方,武艺高强的王彥升撞在一处。韩通不敌逃回府宅,王彥升紧追不舍,韩通夫妇和三个儿子就此被杀。

另外,对于柴荣的亲信,领兵在外的成德节度使郭崇以及天雄军节度使符彥卿,赵匡胤也做了布置,统帅前军的慕容延钊并没有停止北上的步伐,而是率重兵屯于真定,专职盯防符彥卿的天雄军。赵匡胤陈桥兵变,正是得到慕容延钊“前军昨已过河”的确切消息,才敢放心率军赶回的汴梁。而在此之前的显德六年十二月,韩令坤已经率军出巡河北,屯戌于河北成德,形成了对成德节度使郭崇的威慑。最终,成德节度使郭崇在韩令坤大军近在咫尺的威慑下,第一个承认了赵匡胤的新政权。天雄军节度使符彥卿,在慕容延钊陈军真定的虎视眈眈下,也臣服于赵匡胤。


征服者帖木儿


自古成大业者解脱都比较彻底,看赵匡胤如何成宋朝开国皇帝?朝代的更迭,未必非要两军对垒,点燃烽火,血流成河。自古成大业者,有时候总要做出几样绝情的事,秦始皇如此,李世民如此、武则天如此,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亦是如此。

赵匡胤,出身军人家庭,早期投身后汉枢密使郭威帐下,参与征讨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屡立战功。广顺元年(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柴荣即位,擢升赵匡胤执掌禁军。赵匡胤跟随柴荣多次出征,退契丹、征淮南、定寿州,战功赫赫,赵匡胤从殿前都虞候到殿前都指挥使、殿前都点检;从严州刺史到定国军、义成军、忠武军,短短几年便成为后周举足轻重的人物。显德五年(958年),柴荣驾崩,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赵匡胤改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赵匡胤历经后周郭威、柴荣、柴宗训三朝。

公元960年2月1日(正月初一日),年味正浓,后周君臣都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中,一道急奏突然传到朝廷,说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宋史》载,“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后周宰相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十万字哲学书籍《体悟道》作者,致道绝学传播者,欢迎百度体悟道,了解更多。

公元960年2月2日(正月初二日),殿前副点检、镇宁军节度使慕容延钊先行出发。正月初三,赵匡胤统率大军离开都城,夜宿距开封东北20公里的陈桥驿。当晚,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

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皇帝登基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刚醒来的赵匡胤身上。消息传到京师,百官无措,只有韩通反抗,结果被杀。就这样,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恭帝禅位。随后,赵匡胤正式称帝,定国号为宋,改元建隆,史称宋太祖。

这场兵变,没有喋血宫门,伏尸遍野。兵变之际,赵匡胤曾数次“严敕军士,勿令剽劫”,从而保证了兵变入城时的纪律严明,几乎兵不血刃就取得了改朝换代的成功,创造了“不流血而建立一个大王朝的奇迹”。


致道绝学


公元960年正月里的一天,一支行进中的后周大军突然在陈桥驿停驻了下来,就在不少官兵还未从突然的停止行军的指令中回过神来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了一阵骚动,紧接着便有人宣布,这支大军的最高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已在部下的建言与簇拥下“黄袍加身”了。“黄袍加身”寓示着什么,不少见惯了五代乱局的人自然是心知肚明。这支大军在完成了简单的“劝进”仪式后,便迅速开回了京城。年幼的后周恭帝与宰相范质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局吓傻了。当他们明白真相时,一切似乎为时晚矣。由前朝武将郭威建立的后周王朝,就此寿终正寝,一个新的帝国,则在无数欢呼声与嗟叹声(更多的是沉默)中建立起来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北宋王朝。
(连环画中描绘的“陈桥兵变”的场景)


北宋的建立,在今天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但是让不少人感到困惑的是,为何偏偏是赵匡胤夺得了后周的天下,而且竟如此轻易?这,还需要我们重新回到当时的历史情景中加以考虑。


世宗北伐逞英豪

郭威虽在前朝的基础之上建立起了后周政权,但其未能做几年皇帝,便匆匆撒手人寰。帝国的权杖也由郭威转到了他年轻的养子、即后来的周世宗柴荣手中。
柴荣是一个极有抱负的人,在跟随郭威转战南北的过程中,柴荣多多少少也积累了一些作战经验,且对于后周的军政系统有了一定的了解。

于是,在他登基后不久,便对借新王登基未稳来趁火打劫的北汉和契丹联军发动了反击。可是战争的困难程度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测,虽然这场战争取得了胜利,可是不少后周勋贵在被推上一线时狼狈溃逃的场面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在残酷的战争中,有人后退便有人前进,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与张永德便是如此。在周世宗挥剑前进时,这两个人率领自己的亲兵两千多人拼命护卫,为后周军在这场战争中反败为胜贡献不小。






(赵匡胤在领兵攻城略地)


因此,在战后论功行赏时,赵匡胤自然以有功之臣而被垂青,并由此而从军伍中脱颖而出。更重要的是,赵匡胤所拥有的两大优势也帮了他的大忙,那就是同另一功臣张永德相比,他并非为皇室成员(张永德是郭威的女婿),因此在周世宗看来更便于控制;除此之外,赵匡胤在军中又人气颇高,并有石守信等一帮铁哥们相拥护,这些虽为其之后的夺权埋下了伏笔,但从另一面来看,赵匡胤部的凝聚力也因此而不断增强,并在后来的战争中表现不俗。

在对北汉已改的反击战结束后不久,赵随即又跟随周世宗参与了对南唐、后蜀以及出击幽云地区的重大战役,赵皆凭借着他的机智与忠勇得到了柴荣的进一步肯定,赵也因此扶摇直上,开始在后周的权力中枢中占有一定的话语权。
(影视剧作中的赵匡胤)


勤奋好学引得世宗侧目

除了在军事行动中表现出色外,在生活方面,赵也为周世宗所关注。据相关史籍所载,在大军南返的过程中,有人向周世宗秘密告发赵匡胤私藏金银财宝,证据就是赵匡胤部中有数十个从战争中掠得的大箱子。周世宗自然不会等闲视之,柴荣立即遣人前往查看,结果打开箱子才发现,箱中所装的竟然都是文书典籍。这番查看不仅让柴荣进一步打消了对自己所“倾心培养之人”的怀疑,同时也使世宗对赵匡胤愈发的刮目相看。不少人认为,赵匡胤此举有作秀之嫌疑,但是从其同赵普等的交谈内容(劝赵普多读书)以及开国后积极主持相关史书典籍的编排来看,赵同一般将领们相比还是拥有一定的真才实学的。而这种对文化的热爱以及人文积淀也为他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以军功为基础所支撑起的政治基座上,热爱知识的“文化人”形象无疑是让赵匡胤如虎添翼了。
(赵匡胤与赵普在雪夜密谈)


迟滞的世宗改革与赵匡胤地位的上升

周世宗柴荣在训练新军与发展生产的同时,对于五代政权更迭的频繁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柴荣知道,之所以五代政权会频繁更迭,与权臣的出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于是柴除不拘一格提拔一批后起之秀进入领导层外,还在制度设计上注重于权力的相互制衡以及对权力过大者的压制。这些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但是当时的后周所面临的特殊环境却在无形中阻碍了这样一种改革的进行。因为当时后周除要对抗南唐与后蜀等较强的割据政权外已改,周世宗的统一事业还面临着来自东北的契丹人或明或暗的干预。
(影视剧作中南下的契丹军队)


而在这样一个危急的时刻,大刀阔斧的制度改革不可避免的会给政权造成一定的动荡,从而给敌人创造有利的时机;更重要的是,许多关键的位置又一时半会难以找到合适的替代者,匆忙的撤换或压制反而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这些因素共同的作用无疑减缓了周世宗在政治方面的改革脚步。赵匡胤也得以保全了自己到手的权力,当然了,除了为周围环境所迫外,赵的行事低调且毕恭毕敬也为他的权位得以保持上了一把安全锁。世宗自然也对他愈发的信任,在后来京城中有“点检作天子”的谣传被世宗得知后,世宗也仅是把怀疑更多的投向皇亲张永德(张永德与赵匡胤同为后周的殿前都点检),并将张撤职。这些从某种程度上也正反映了赵本人所独有的“伴君”之道的大智慧。在最大的潜在竞争对象张永德垮台后,赵匡胤离最高权力更近了一步。


世宗早逝造就的“天赐良机”

有不少人认为,如果周世宗可以多活几年,赵匡胤的“狐狸尾巴”或许能被世宗察觉。但历史没有假如,就在周世宗统军准备深入河北腹地的时刻,周世宗的病情突然急剧恶化。周世宗也不得已终止了这场军事行动,并匆忙撤回了京城。几天后,周世宗便离开了人世,而紧接着被扶上皇位的,则是自己的幼子柴宗训。
(影视剧作中的周恭帝与其生母在坐朝)


周世宗的早逝对于赵匡胤来讲,如果只是让他感到喜悦,未免有些不合乎人情了,因为多年来转战南北所培养起的“君臣之谊”,还是让赵匡胤有所感伤(更何况周世宗生前待赵极不薄)。但赵匡胤更明白,新君的登基未稳对其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除了小皇帝年幼无法统摄全局外,京城的武装力量大多掌握在他与他的亲信手中,也成为了赵能够有条不紊的施展自己的夺权计划的重要凭仗。至此,赵匡胤真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一个把军队集合起来以实施政变的借口了。这样的借口也并不难找,于是,也便有了我们开头所叙述的陈桥驿“黄袍加身”一段情节。周世宗之早逝虽非赵匡胤夺权成功的主要原因,但恰恰也成为了促使后周皇室交权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赵匡胤夺权后不久,虽然有李重进等地方势力试图对赵宋进行抵制,但旋即为赵匡胤派兵镇压,赵匡胤的夺权也就此而暂时画上了一个休止符(“杯酒释兵权”等政权巩固措施拟另作他文详述)。而回顾赵匡胤由行伍中的崛起再到登上皇位的全过程,赵匡胤夺权之容易与否,相信各位心中已有一个答案了。


参考文献:(元)脱脱撰《宋史》 中华书局 1985年6月

(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 中华书局 2015年8月
(美)陈润成 李欣荣编《张荫麟全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年6月
邓广铭《宋史十讲》 中华书局 2017年7月
邓小南《祖宗之法》 三联书店 2014年10月
陈峰《生逢宋代:北宋士林将坛说》 三联书店 三联书店 2013年5月

历史研习社


确实,赵匡胤的“陈桥兵变”轻松容易得超乎人的想象,他带领一支军队,从京城开到黄河边的陈桥驿,几个部下将黄袍披在赵匡胤的身上,然后整军回京,说改朝换代了,如今赵将军要当官家了!于是,后周变成了宋朝,赵匡胤变成了皇帝,而且没大冲突、没大流血、甚至没大吵架,兵不血刃,这天下说变就变了,改朝换代轻巧得如动指掌,真是太容易了。

其实,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真难。为什么说容易?因为后周的军队掌握在赵匡胤的手里,他是殿前司都点检,禁军最高司令,掌握后周最庞大、最精锐的部队,大臣或将领中无人可以对抗,而皇帝柴宗训才七岁,主少国疑,兵变成了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事情,或者说迟早的事情。

但是,表面看上去轻巧,其实一点也不轻巧,赵匡胤陈桥兵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也就是说,赵匡胤为兵变,是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的。赵匡胤出身于军人家庭,他的父亲赵弘殷,是五代时期的武将,先后服务于后梁、后唐、后汉,在军中有着较高的威望和较多的人脉资源。

后汉时,22岁的赵匡胤应征从军,加入了枢密使郭威的军队。郭威夺取后汉政权,建立了后周,去世后,由妻侄柴荣继位,因为赵匡胤曾是柴荣部下,受到器重,因此成了柴荣的心腹武将,后来成为了殿前司都点检,禁军的最高长官,而且,在兵变前,赵匡胤做了一系列的工作:

比如,殿前司地位开始稍低于侍卫亲军司,赵匡胤通过整顿禁军的机会,使殿前司地位得到提高,与侍卫亲军司地位差不多;又如,他通过多轮人事调整,将自己的“义社兄弟”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等人设法调到殿前司任要职,同时还将心腹罗彦环、田重进、潘美等人安排到禁军中,使自己更直接掌握禁军兵权;又如,他的“义社兄弟”李继勋也因战功升为侍卫亲军司步军都指挥使,且任职时间长。

当然,还有两个机遇,一是柴荣在去世前,将赵匡胤的两个劲敌、郭威的两个至亲张永德和李重进调出了京城,本来是柴荣安排后事,怕他们兵变,才调走他们,结果却无心插柳地为赵匡胤兵变扫清了障碍;二是柴荣去世,给赵匡胤兵变制造了机会。于是,960年正月,赵匡胤通过兵变而黄袍加身,成为了宋朝的开国皇帝。


帝国的脸谱


赵匡胤陈桥兵变看似容易是因为赵匡胤已经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堪称完美的策反了绝大多数人,堵住了几乎所有的漏洞。

我们认识一下赵匡胤:

公元927年,赵匡胤出身军人家庭,公元948年赵匡胤投到郭威帐下,与其征讨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大胜,公元954年,柴荣即位,擢升赵匡胤执掌禁军,赵随即与周世宗一起参加对南唐、后蜀以及出击幽云地区的重大战役,赵皆凭借着他的机智与忠勇得到了柴荣的进一步肯定,赵也因此扶摇直上,开始在后周的权力中枢中占有很大的话语权。

公元958年,柴荣驾崩,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赵匡胤改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赵匡胤历经后周郭威、柴荣、柴宗训三朝。

周世宗临终前最担心会篡权的,是张永德和李重进,并为此做了大量安排:

李重进:郭威的四姐福庆长公主所生,郭威亲外甥。后晋、后汉时期李重进就跟随舅舅郭威四处征战。951年郭威即位,李重进先后被封为大内都点检兼马步都军头、殿前都指挥使等职务,负责管理禁军,颇具军事才能。

柴荣即位后,李重进在高平之战中立下大功,被任命为侍卫亲军司都指挥使。柴荣死前,将他调往淮南,镇守扬州。

张永德:郭威唯一存活下来的女儿寿安公主的丈夫,公元959年,柴荣北伐,张永德担任都点检,赵匡胤任水陆都部署。柴荣行军路上,捡到一个皮口袋,皮口袋里面有一个木板上面写着“点检作天子”,柴荣生病回京,害怕张永德觊觎皇位,免去了他殿前司都点检的职位,调任镇宁军节度使,把他调离了京城,而任赵匡胤为殿前司都点检。

这两位对赵匡胤构成极大威胁的大将,先后被调离京城,为赵匡胤发动兵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公元960年2月1日(正月初一日),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消息传到朝庭。符太后与宰相范质等人不辨真假,欲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赵匡胤以“兵少将寡,不能出战”为由拒绝出战。无可奈何之下,宰相范质只能委以赵匡胤最高军权,让他可以调动全国兵马。从这之后,后周政权就彻底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整个后周政权的军权都被赵匡胤掌握了。

公元960年2月3日(正月初三),赵匡胤统率大军离开都城,夜宿距开封东北20公里的陈桥驿。当晚,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

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皇帝登基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刚醒来的赵匡胤身上。消息传到京师,百官无措,只有韩通反抗,结果被杀。

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恭帝禅位。赵匡胤正式称帝,定国号为宋,改元建隆。赵匡胤因多种原因对柴荣的家属安排还算妥当,改封恭帝柴宗训为郑王。大臣们也都按部就班的各司其职,大宋就这样建立了。


美丽青春您真痘


  

  周世宗柴荣在去世之前,做了许多安排。不过,他的安排大多数是为了防备几个皇族外戚。

  周世宗临终前,在他心中最担心会篡权的,不是赵匡胤,而是张永德和李重进。

  张永德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女婿,人家娃的身体里还有一些老郭家的血脉。可柴荣却是郭威老婆的侄子,虽然被郭威认为养子,但是从血缘上与郭威没有半点关系。

  因此,如果论起关系远近,张永德绝对是柴荣他儿子柴宗训的强有力竞争对手。

  另外,那李重进与郭威的关系也很近,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算起来他也有老郭家的血脉。

  关键一点,是在周世宗晚年,张永德担任殿前司都点检,李重进担任侍卫司马步军都指挥使,两人分别掌握禁军大权,在军中广有羽翼。

  因此,在听闻“点检做天子”的谣言后,柴荣立刻把张永德调离,并且把李重进也派到扬州去。

  正因为有这么两个大人物在帮赵匡胤顶雷,野心勃勃的赵匡胤才一直没有被柴荣发现。

  当然,柴荣对自家亲戚都不放心,即便赵匡胤隐藏地再好,柴荣也不可能对他绝对信任。

  比如,柴荣在临终前就下了一道命令:

  禁军由赵匡胤掌管殿前司,由韩通掌管侍卫司,两人互相独立,互相牵制,但是,遇上疑难问题,由韩通最终拍板。

  赵匡胤才能卓越,韩通忠心有余但才干不足。周世宗柴荣偏偏就把最终拍板的权力交给韩通,正是防备赵匡胤过于聪明,尾大不掉。

  可是,在赵匡胤策划陈桥兵变,故意放出北汉大军来袭的消息时,柴宗训孤儿寡母惊慌失措,当时的宰相范质也失察——当时范质试探性提议由赵匡胤带兵前往平叛,赵匡胤以退为进,再三拒绝。赵匡胤的态度让范质认为,赵匡胤没有野心,于是反倒认定,必须由赵匡胤带兵。

  然后,赵匡胤要求统领禁军,不但殿前司军队归他管,就算侍卫司的兵马也归他管。范质竟然也答应了。由于宰相的决策错误,越过韩通做了决定,导致周世宗柴荣设置的监管措施失效。

  赵匡胤陈桥兵变看似简单,其实一点也不简单。之所以会觉得简单,其实是赵匡胤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堪称完美的策反了绝大多数人,堵住了几乎所有的漏洞。


叶之秋


赵匡胤的陈桥兵变被称为兵不血刃的政变,赵匡胤之所以能轻易成果,在于他掌握了禁军。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北宋的统治。赵匡胤原来是后周郭威手下的军官,他在郭威建立后周的过程中有功,受到了重用。郭威死后,其养子柴荣即位,是为后周世宗。赵匡胤在下涡口、征寿春、夺瓦桥关的战斗中立了功,他的地位在不断上升。周世宗去世,其子柴宗训继位,年仅7岁。

当时,经过五代十国之乱,唐末以来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已经大为改观。中央禁军和地方藩镇在军事力量的对比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五代改朝换代时,每一次胜利的藩镇入主中原建立新的小朝廷,它的军队就成为中央禁军,因此,中央禁军具有新藩镇军队的特点。到五代末,后周的中央禁军已成为国内最强大的力量。这时,新的皇帝已经不靠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战争产生,而是由中央禁军来拥立了。郭威建立后周,柴荣当上皇帝,赵匡胤陈桥兵变取代后周都是如此。当皇帝能够控制中央禁军,中央禁军的力量强大到能够取得对割据势力的优势时,统一全国由可能变为现实就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必然趋势。

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趁北汉勾结契丹进攻后周,带领大军出征。军队进至陈桥驿,按照预谋,将领们把皇帝穿的黄袍披到赵匡胤的身上。赵匡胤在假作几次推辞后,便顺从将士的意愿。他带着军队回师开封,周室的皇太后和幼主恭帝只好交出政权。这就是历史上的“陈桥兵变”。赵匡胤建国号宋,定都开封,年号建隆,成为北宋的开国皇帝,在位17年,庙号太祖。


倪说历史


赵匡胤和“陈桥驿兵变”即有他的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首先说其偶然性:是赵匡胤拥兵“戍边”,位居“后周主”一人之下,面对年幼的后周主,出现“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那也是顺理成章的了。再来说其必然性:在“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不堪的时期。以立足“主统”中原为主的经过的“五次政权更替与交换”。史称“五代”。先后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以这“五代”为中心的华夏大地上,还有很难统计的“走马灯”小朝廷。在中国南方和北方河东等地区“雄居”,“燕过留影”割据有:吴、前蜀、后蜀、南唐、闽、楚、北汉、南汉、南平、吴越等“十个政权”。史称“十国” 。因为是一个时期的共同并存 ,史学界概定为“五代十国”。这些“代、国”的更替必然性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掌握有绝对的兵权;二是身居绝对的要害位置;三是有绝对高的支持率。这三点赵匡胤都完全具备,并且是后周主柴荣的“托孤之臣”。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篡后周建立“大宋王朝”,结束“五代十国”开启一统河山!



赵匡胤在柴荣率领下打过高粱河之战,当时还是小官不出名,但是带领兵将作战比胶勇敢,在一定的圈子内有一定的威望,但是为人做事不甚积极,不算后周权力中心人物,在打南方势力时常作为万人将领,带头冲锋打的比较好,树立了威望引起一定的重视,因为南方之敌也比较弱,所以打的也比较好,有人报告其造反,柴荣调察没能查清,南方政权实行离间计柴荣也是粗心大意没能细查赵匡胤,赵得以糊弄过关,这在军中肯定能引起反响,君主不明,底下将领必然会从中拉帮结派!相互投靠找新的靠山,从此势力逐渐结成,赵匡胤及其帮派拿定了柴荣稳步出手,无所顾忌,稳重老城,柴荣对军中不能掌控全凭个人主观信任个人将领,对军队直接失去了控制权,军队无所适从肯定被他人所控制,这样以来,赵在军中插缝投机,也聚集了一批拥护者,之所以很快政变是因为基本上掌握了整个军队,说发动政变也是很平常的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