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如何打通武道玄關?

玄關一詞最早出自《道德經》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是中國道教修煉的一個特有名詞。不過玄關一竅在歷代的論述很多,從各個方面都有講述和解釋,孰真孰假,是一個比較難以確認的問題。但是從一個民俗來看,卻可以從中分辨出玄關之真意。按《辭海》中的解釋,玄關是指道教的入道之門。演變到後來,民間把玄關一詞用到了室內的建築名稱上,一般來說就是泛指廳堂的外門,包括室內與室外之間的一個過渡空間,也就是居室入口的一個區域。因為通過這個過道才算進入正室,玄關之意由此而來。

如何打通武道玄關?

而道教是以求道為主要目的,道是天地,是自然,想要求道就得與天地自然合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天人合一。而玄關就是天人合一的關口和門戶。那麼怎麼打通這個門戶,讓人身與天地,與自然溝通起來呢?《真詮》引張伯端說道:“蓋虛極靜篤,無復我身,但覺杳杳冥冥,與天地合一,而神氣醞釀於中,乃修煉之最妙處,故謂之玄關一竅。”就是說要進入這種玄妙的境界,這種忘我的境界,就是打通了玄關了。

如何打通武道玄關?

上面說的是道教的修煉功夫要打通玄關一竅,才能進入天人合一的境界。那麼大家是不是已經知道怎麼打通武道的玄關了呢?入道的修煉多是以靜坐為入手,但是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些高真大德,他們在修真的基礎上融入了武功 ,使武可演道,亦可以入道,這就是修真武學。想由武術進入武道,亦需要打通玄關一竅。修煉武功想打通玄關,是不容易的,必竟要在動中取靜。但是也有比靜坐強的地方,就是他是由動入靜,由於一直在運動,人的心思有所寄託,不至於像靜坐一樣,心思容易散亂或昏沉。

如何打通武道玄關?

不過想要悟得玄關一竅,當要習練修真武學,練那些只能打人的武術,是不可能入道的。中國的傳統功夫是“內以養生,外以祛惡”(抱朴子語),而後昇華為“內執丹道,外顯金鋒”。養生以後,繼續努力以求丹道修行,使人身得以超越常態;祛惡之上,執以金鋒以保門護道。只知道打人的,嚴格來說不可言為功夫,因為養生與技擊是一陰一陽,只有技擊的武術,是傷人之前先傷已,走上了錯誤的道路。

如何打通武道玄關?

修真武學的真實內涵是要有內脈的循經,只有能產生內脈循經的功夫才能入道。《黃帝內經》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很多人只注意了恬淡虛無,卻沒有關注真氣從之。可以說光有“恬淡虛無”是不行的,人的身心會相互影響,你的動作、姿勢不合於人身氣血的運行規律,那麼氣機一亂,就會影響到人的心態,產生煩躁的情緒。所以很多人說的法無高低,法無上下,那是不懂行的話。真正的內家拳法必然是合於人身氣脈循行的規律,在平和心態下,持之以恆的練功,體內的真氣就會循著人體的經脈運行,精神內守,身體自然就健康了。

如何打通武道玄關?

很多人習武多年,為什麼始終練不出功夫,原因有很多,但是因為所習功夫已經失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這裡說的功夫失真有兩個含義,一個是說學的功夫本來就沒有循經的內涵;另一個則是學人在練習正宗功夫的時候,悟性不夠,學識不夠,自己練偏了。我們要知道人一產生練功的心態,體內的氣血就會隨著動作、姿勢產生變化,而錯誤的動作和姿勢會影響到人身的氣脈,你體內的陰陽氣脈糾纏不清,心態能保持平和?練著練著,人就會煩躁,練不下去了。

如何打通武道玄關?

正宗的功夫能一練4~5個小時的原因,是因為他的動作、姿勢合於人身氣血運行規律,越練就越有精神。功夫在達到循經導脈階段後,會動中靜化,就是自已在練功,形體在動著,但是自己已經進入了忘我的境界。練了幾個小時,但是卻感覺到時間過得很快。在練功中,眼前是白茫茫的一片(這是金脈開通,性光顯現的緣故),自己如步入太虛之中,無我無人。而周身氣機活化,佈於周身,與天地之氣交感匯合。正如同李道純祖師《中和集》雲:“ 寂然不動即玄關之體也,感而遂通即玄關之用也(身雖動而心不動,是為玄關之體;氣機內外交感是為玄關之用)。

如何打通武道玄關?

因此,想打通武道之玄關,就要練真正的內家功夫。我所練的武當功夫(包括太乙鐵松,二十式循經太極拳,先天太極和如意太極拳),還有太乙神劍門,以及峨眉臨濟的功夫,這些都是有循經內涵的。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好功夫這裡就不再一一介紹了。這裡再重複一次,練了好的功夫,還得努力學習,不要練走樣了。而且玄關一竅不是說你進入一次這種天人合一的忘我境界就行了,要每次練功都能進入,長久的行功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如喜歡此文,敬請關注,收藏,點贊,評論!

武當太乙鐵松派代14代傳人

武當先天太極拳代19代傳人 凌霄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