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历史上大汉民族侵略过别的国家吗?

大力顺势而发


当然侵略过。

汉族是华夏人衍生出来的民族,因此西汉之前的我们就不提了。

汉武帝跟匈奴打了一辈子,三大战役,逼得匈奴坚壁清野战略转移,漠南无匈奴。虽然是匈奴挑衅在先,但汉武帝的行为毫无疑问属于侵略,你都快把人家给灭了。

之后,汉武帝先后灭南越国、闽越国、西南诸国、卫满朝鲜,这些国家的主体民族都不是汉人。

再后来,汉武帝又因为使者被杀出征西域的大宛国,不光征服了大宛国,还将沿途的仑头国屠城灭国。

来看看汉帝国的版图在汉武帝手里涨了多少。


但是我必须要强调的一点是,侵略这个词绝对不应该是一个贬义词。

在今天,人类更加文明开化,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流,一切的侵略都应该被谴责。但是在古代,那就是一个侵略与征服的时代。无论是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还是秦汉的开疆拓土,乃至于后世成吉思汗的西征。战争,对老百姓来说无疑是灾难,但站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来看,人类文明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中不断走向前进的,强国代替弱国,先进征服落后。

但今天,人类联系已经足够密切,人类文明已经足够发达,如果有人胆敢在今天再以这种理由发起侵略,无疑应当被千夫所指。

本文所用地图来自史图馆。


攸扬拾羽


人类历史上,但凡出现过的强盛国家或者民族,都或多或少影响着周边较弱国家民族,而这种影响的主要形式就是侵略。相对于西方这种影响的血腥侵略,中国对外影响更显温和,但从不缺乏战争侵略。

1、侵略一:汉唐将西域纳入中华版图

西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各国,试图联合西域诸国,对抗匈奴。此时汉与西域地位相对来说算是平等。待西汉宣帝(武帝曾孙),彻底降服匈奴后,征大宛国、抵乌孙国、屠罗刹国、灭楼兰古国、吞月食国、戮车师国等西域三十六国,囊括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从此西域天山南北属我华夏神域,今天的新疆、青海、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首次属于我华夏神域。

无论在文明形式还是地理位置上讲,西域诸国与中华大一统王朝都无冲突可言,但最终还是被彻底降服。汉朝之后,虽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但唐朝又重新征服西域。这是中原政权对于他国的侵略,只是侵略的方式不是血腥和杀戮,而是一种大度的文化认同和包容。

2、侵略二:唐明清三朝,降服四夷,令其如朝纳贡。

盛唐期间,四方来朝。西灭高昌、吐谷浑,北灭突厥,东征高句丽。尤其东征高句丽,更是牵制回鹘倾国之力南下征讨高句丽,这是一种军事上的干预和征讨。后又作为宗主国,灭掉百济维护纳贡国新罗的利益。这种侵略以承认唐王朝自身宗主国地位,对唐称臣为结局。没有殖民,没有压迫,没有武力强行干预别过内政。明清期间,基本延续了唐王朝这等方式,臣服四夷,将周边国家限制在自己掌控之中。


君之所见


这个有一说一,虽然我对我的民族有着极强的感情,但是你要说汉族没入侵过别的国家,不可能,太昧良心了。

周朝的时候,所谓华夏民族的疆域其实只不过是黄河流域而已,吴越楚这些长江流域的国家都是被视作蛮夷的。

后来到了秦朝统一天下,一下子疆域就大了好多。这些疆域当然不是凭空掉下来的,都是各个国家,尤其是秦和楚一刀一枪打下来的。

汉朝的时候,一开始确实是被冒顿单于和匈奴人搞得相当尴尬,但是等到几代人休养生息过后,那就抖擞精神一起揍匈奴人了。“北击匈奴”,其实说难听点就是侵略。

五胡乱华的时候是汉人被欺负的比较惨的时候,但是所谓的隋唐盛世,都是靠枪杆子打出来的,甚至隋朝亡就亡在屡次入侵高句丽不成上。尤其是唐初的不少名将,比如程咬金、苏定方、薛仁贵等,那都是带着几千人就敢打得上万人的外族叫爸爸的主。因为把胡人打的俯首帖耳,所以李世民才是天可汗,唐朝才有那么大的疆域,所以才有盛世大唐。

五代时期,幽云十六州被沙陀的儿皇帝无偿送给了契丹。而后宋朝就一次次地对这片土地发动进攻,旨在夺回燕云十六州。对于汉族人自己来说,那是我们家的东西,被一个胡人给你们了而已;但对于契丹人来说,那就叫侵略。

领土这个东西,不流血是很难获得的。如今我们有这么大的领土,都是汉家祖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守土复开疆,是每个汉家儿女都该有的觉悟。


青言论史


虽然大汉民族并不好战,但是对外战争还是有的!

(1)汉平南越之战,此战可以看做是收复领土之战,南越国秦朝的时候本属于中原政权,但是他利用楚汉战争动乱时期,堵塞中原与南越的通道,自立为王,文帝时期对汉朝臣服,武帝时期南越国爆发内乱,丞相吕嘉攻杀南越王赵兴、南越太后樛氏及汉朝使者安国少季等人,汉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十万大军攻打南越,南越灭亡!

(2)汉攻大宛之战,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因为大宛不肯上供汗血宝马,两次派兵攻打大宛,第一次作战由小舅子李广利领兵,战果不利,第二次依旧是小舅子指挥,最终击败大宛,抢回大量汗血马,但由于路途遥远,非战斗减员十分严重。

(3)汉灭朝鲜之战,战争起因为卫满朝鲜国王卫右渠阻止朝鲜半岛南方的辰国前往汉朝与汉朝取得联系并进行朝贡,汉武帝于前109年派军队,最终将古朝鲜外国消灭。古朝鲜被灭后,汉在辽东半岛及朝鲜设立了汉四郡: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临屯郡。

(4)隋唐灭高句丽之战,高句丽并不等同于高丽,隋唐时期龟缩在东北及朝鲜半岛背部,隔三差五骚扰中原政权,隋朝三征高句丽均告失败,最终把江山给丢了,唐太宗即位后继续对高句丽用兵,到了高宗时期终于联合新罗把高句丽灭国。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别的对外战争,日慕君觉得大汉民族并不好战,这些战争目的主要在于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定,彰显自己盟主的地位,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侵略,当然,在这个问题上见仁见智,读者也可以说说自己的观点!



日慕乡关


说实话,如果不侵略,中国现在这么大的版图难道是充话费送的吗?汉民族作为人口第一大族,也都是通过同化异族而来的。

汉民族最初是发源于在黄河流域,是皇帝和炎帝部族的后裔。后来这些部族逐渐发展成了最初的中国,最早的中国其实就是现在河南省的区域。相比于现在的庞大版图,可谓是非常的小。

在当时而言,其他省份的疆域都是别的国家。后来通过慢慢的扩张,才有了现在的版图。

随着后来秦汉等朝代的发展,在大众的广泛认知中,中国的范围基本上包含了北起河北,南至广西,东到沿海,西至四川。

随着历朝历代的发展扩张,以及周边国家的发展,每朝的版图都略有变化。不过现在西北的几个省,以及东三省,还有西南地区,基本都不真正属于中国。这些地方都是通过侵略而并入中国版图的。

比如西藏地区古代叫做吐蕃,云南古时候叫大理国,内蒙叫匈奴,新疆出现过很多的小国等等。这些国家很多都由于贫穷主动侵略中原,后来慢慢的被纳入中国的版图。

而汉民族的发展也比较特殊,它不是通过自身的人口生育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的,而是通过同化异族发展壮大的,这就是汉族真正强大的地方。

它有着自己的强大文化,有着吸引人的风俗习惯。在汉族文明扩张到异族的地界以后,其他民族的人们会主动的去学习汉族的文化,去习惯汉族的风俗,然后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的被同化,很多民族就这个慢慢消失变成了汉族。



漂浮菌


说个有些人不爱听的实在话——怎么可能不侵略?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励精图治,希望强大,试问,如果强大了不侵略,那要强大干什么?

说汉民族从来不侵略这都是美化过说法。所谓的华夏族,原来就集中在中原地区,陕西的一少部分,山西大部,河南,河北,山东,还有安徽的一少部分,其他都不是华夏,连今天华中地区的湘楚以前都是蛮夷之地,其他的西南,西北,东北,华南,东南等地方更是蛮夷之地了,可现在连海南岛和黑龙江都是中国的了,哪来的?还不都是侵略来的吗?如果说东北地区是满清入关带来的,那其他地区呢?



汉朝时南方的百越地区(今两广,贵州等地)都不是中国的,汉武帝就开始南征了,那句“虽远必诛”的话虽然说起来很爽,但不也说明我们的侵略性吗?至于什么西域地区,更是征战得来的土地。到了东汉光武帝,继续南征,连海南岛和越南都进入了帝国的版图。云南是元明时才纳入版图。

所以说,汉族不侵略那是扯淡。而且我们的侵略和当年的欧洲国家一样,武力侵略的同时必定有文化的归一,只不过欧洲用耶稣,中国用孔子,可是后来的文盲子孙没有认识到文化认同远比武力征服重要的多,自己率先打倒孔子,自废武功,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以前对我们服服帖帖的朝鲜韩国越南现在和我们为敌,不是一个信仰当然不鸟你了。

好了,说多了,就是这样,估计未必能发出去。


真历史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中华文化里有诗书礼仪,也有金戈铁马。在古典时代,任何一个民族在强盛期都会对外侵略,汉族也不能免俗!



比如说春秋时期,秦穆公一次性就消灭了12个西戎国家,为了和西戎骑兵作战,他成立了强大的骑兵部队,这些人手持利刃,专门用来和西戎骑兵肉搏,这种作战方式让中国多了个成语,短兵相接!



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对外侵略非常频繁。比如,楚国向南兼并了百越,燕国向东打败了东胡,赵国向北占领了代国、驱逐了林胡,秦国吞并了义渠,而齐国和吴国也终于将东夷国家全数占领。



除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对外战争,汉朝和唐朝是对外战争最多的时候。尤其是在唐高宗时期,对外开边战争不断,以至于后来边境一个藩镇节度使都有开战的权利。唐朝和阿拉伯的怛罗斯之战就是因为高仙芝对石国的攻击引发的。

所以,汉族历史上侵略过别的国家,就像网上说的那样,这么大国土难道是充话费送的?

但汉族对外战争往往充满了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在残酷的战争之外又给人以温情。打个比方,齐国将山东半岛上的东夷国家灭掉后,并没有奴役这里的人民,而是给予他们正常的国民待遇。这种政策让东夷人很快成了正经八百的齐国人。



战国后期乐毅伐齐,打的齐国只剩下莒和即墨两个城市。这两个城市在春秋时期本来是东夷人的莒国和即墨两个国家,没想到最后却成了反攻燕国的大本营。可见,最起码到战国后期,东夷人已经完全和齐国人融入到了一起。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之处!


历史风暴


首先古代民族国家和今天的主权国家的概念是不同的,所以这不好说。虽然如此,小编还是可以给大家说几个例子: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首豪迈的边塞诗的背后,其实却折射出西域小国楼兰的悲剧。


夹在汉匈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楼兰,成为了夹心饼,左右为难,饱受欺负。公元前77年(元凤四年),汉使傅介子奉命以赏赐为名,携带黄金锦绣出使楼兰。他在宴席中突然发难,斩杀楼兰王,并威胁当场的楼兰大臣说,大汉王师将至,迫使他们臣服大汉。最后,汉朝另立在汉的楼兰质子为王,楼兰从此沦为大汉附属。


汉朝太强大了,所以就是这么任性。他国之君说杀就杀,说换就换。

正如苏武当年出使匈奴所说的:“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獨匈奴未耳!”这是赤裸裸的威胁、恐吓啊!


再如初唐时期就灭了高句丽;后来,盛唐时势力又不断往西域扩张。尤其是高仙芝,在西域灭了不少国家,其中最悲剧的是石国。

其实当年石国知道大唐强盛,早有心依附,请求与大唐签署和平条约。谁知高仙芝居然突然撕毁和约,发兵灭了石国。


而且高仙芝在占领石国后,不仅将国王、大臣、士兵和所有青壮年全部俘虏,还干了两件十分令人诟病的事情:一是屠城,二是劫掠。

最后,就是明朝。在永乐年间,明朝借口安南劫杀明朝使节,发大军进攻安南。这场战争最后以明朝胜利、胡朝灭亡告终,越南被并入明朝领土,标志着安南属明时期的开始。


这些历史要读


汉民族早期实际上是个好战民族,秦帝国时期本来北方胡人打不过你们就在北方苟且着,然而蒙恬还是率领大军主动出击!
汉朝早期国力不行,被匈奴欺负,后来实力上来了说是反击匈奴,武帝时期实际上就是一场反侵略战争。直接把匈奴打到零散了,后来若不是巫蛊事件还会接着打。征匈奴前还灭了越南,朝鲜,后来因为使节被杀又直接屠城大宛!汉武帝简直就是战争狂人,顺带着把版图扩大一倍以上,间接奠定古中国时期基础版图!

唐朝世界共所周知,版图直接跨到西域跟阿拉伯帝国接壤,太宗皇帝本身就是能征惯战的将领出身,中期果断出兵突厥,恩威并施让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

高宗也不是史书说的那么不堪,唐最大版图就是李治时期,处理了朝堂之上出兵新罗灭了当时的朝鲜!
明朝永乐朱棣也是位战争狂人,当时北元分为好几个势力,朱棣五次远征漠北,而且都是自己主动打击,朱棣是那种你不打我我就打你的主,打仗风格跟他老爹也像,要打就打到你痛灭,期间出兵安南直接把国王灭了,郑和下西洋所到之处但有反叛者直接击毙!
明朝也是汉人政权最后的光辉,宋代开始的汉族没有了尚武精神,都以文官为荣,明朝的回光返照也躲避不了缺失已久的汉唐雄风精神!


银光闪亮阿辉


这涉及到“国家”的定义问题,也涉及到几千年以来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人类社会组织形态的不断调整和相互作用问题。

比方说,一个部落兼并了另一个部落,这算是侵略还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很显然,在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农业或游牧时代,出于大规模组织生产的需要,人类从分割的部落状态或城邦(国家)状态融合为相对统一的更加庞大的组织系统,是必然也是必须的。

事实上,以一系列国际法,多边或双边条约约定为基础的国家概念,是近现代才逐渐完善和确立的,在此之前,“跑马圈地”是人类组织活动的基本状态。

秦王朝疆域图

秦王朝疆域面积,大约三百多万平方公里。

秦统一后,即征百越。这时候南方的百越应该还处在部落时期。有人认为,百越是良渚文明散落各地之后形成的不同于中原文明的族群,虽然现在可以理所当然将其视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清王朝疆域图。




鼎盛时期大清王朝的统织面积,达到1300多万平方公里,是秦王朝的四倍。

从秦到清,中国历朝疆域面积都不尽相同。即便在同一王朝的不同时候,有时也会有较大的变化。

这样的特征,非中国独有,而是整个人类在当时特定时代的特定产物。由于没有人类公认的行为准则,或者说奉行的是更加兽性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原则,因此,“侵略”是弱肉强食下的常态。

回到题主的问题~大汉民族侵略过别的国家吗?如果以现代文明的标准去衡量,当然有。如果没有,只是被动的在黑暗森林中防御,大汉民族恐怕早已经不存在了。

这是历史,不能以现代文明的标准衡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