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最近《演员的诞生》出了第二季。

改名:

《我就是演员》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虽然这个名字左边撞了《我是歌手》右边撞了优酷的《这就是XX》系列。

但新名字的口气的确是比上一季听起来谦逊了很多。

名字换了,导师和节目规则也相应做了一些调整。

刘烨和宋丹丹换成了山争哥哥和吴秀波。

每期的飞行导师换成了著名导演,并且会在每一期结尾挑选一位选手和一位导师,拍摄影视化短片。

第一期请到的是陈凯歌,第二期请到了

许鞍华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而随着这些改变,豆瓣评分也从第一季的不及格,跨进了第二季的良好行列。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如今播出两集,豆瓣评分还算稳得住,刚好趁机来聊聊,目前这两分之差,差在哪。

底线之上再谈演技

目前播出的两期里,一共六组,十二位演员。

胡先煦徐娇同为童星,一个活跃在小荧幕,一个活跃在大荧幕。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张馨予张钧甯同为有不少表演经验的小花,一个知性;一个妩媚。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涂松岩齐溪同为中生代实力派,一个是十余年的老戏骨,一个是千场话剧女王。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虽然年龄风格和经验各有不同。但让人欣慰的是,目前看到的十二位嘉宾,

没有底线以下的表演。

胡先煦和徐娇的《卧虎藏龙》算得上是目前为止被批评最多的一场表演。但两位演员的基本功是稳的。

台词干净利落不粘牙,肢体动作和反应也自然合宜。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底线之上的表演,可能不够好,甚至让观众觉得不够顺畅,但却不会尴尬到让人脸酸。

这种时候,导师的点评也才有意义。

《卧虎藏龙》是章子怡的成名之作,所以一看到胡先煦和徐娇的表演,章子怡就点出了他们整个表演的问题所在:

“没有理解人物,只是在模仿。”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而徐峥的点评,说的是他们没吃透人物导致的结果:

“所有的动作都失控了。”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章子怡和徐峥提出问题,而擅于调教演员的陈凯歌就像个老道的外科医生,鞭辟入里的把章子怡的质疑拆解给演员听。

他先问胡先煦:你是什么时候喜欢上她(玉娇龙)的?

接着问:你(扮演的)是个土匪,死个把人太正常了,你为什么要救她?

又问徐娇:玉娇龙是九门提督之女,碧眼狐狸的徒弟,土匪走进你为什么要后退?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这些新一代里出挑的童星,因为演技过关,常常被表扬。

但在眼光毒辣的这群前辈面前,就暴露了他们共同的问题:

面对一些超出自己年龄阅历的复杂角色时,容易因为理解不到位出现偏差。所以很多时候依赖于好导演和前辈的提点。

那什么是底线之下?

爽式笑场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马式举枪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娜式咆哮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他们的存在不仅是给我们带来精神污染和鬼畜素材,更大影响是,他们把可以称为“演技好”的评判标准,从六十分以上拽成了零分以上。

不仅是在节目里。

你一定听过这样的话:

“我觉得XX演的还行吧,至少不面瘫啊。”

“跟XX一比,我觉得XX的演技已经很好了。”

面瘫多了,会做表情就成了演技好。

不敬业的多了,敬业就成了行业最高品德。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而这样的标准之下,章子怡徐峥这些导师就没了用武之地——

点评演技,首先得有演技,才能点评好不好,有多好吧。

况且有没有演技这样的判断,我们普通观众也看得出来。

以章子怡徐峥的能力,难道不应该让他们做点更有技术含量的事吗?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撕得好,撕的再响些

第一季里,导师和导师,嘉宾和嘉宾,甚至导师和导师之间经常意见不合,每吵一次,就会上一次热搜。

第二季里,导师们还是经常意见不合。每吵一次我就想给他们起立鼓一次掌。

因为他们吵的太精彩了。

第一期里,左小青任素汐拿到的剧本是《1942》

两个被饥荒逼到走投无路的母亲,一个不得不卖掉自己,一个不得不卖掉女儿。

左小青是影视剧演员,并且已经有自己的孩子了,对她来说,已经为人母的经验,是任素汐比不了的优势。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而任素汐是话剧演员,对于舞台有极强的把控能力和高超的表演技巧,能把人迅速带入情境。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台上两人的表演风格虽然完全不同,但却碰撞的非常精彩,几乎所有人都看掉了眼泪。

但对于谁更好,徐峥和吴秀波意见不一。

吴秀波认为演员最重要的是情感而不是技巧。所以参与演出的两个小朋友没有任何技巧,但整段表演的哭点却刚好在两位小演员身上。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并且一针见血的猜出任素汐一定还没有孩子

。因为她给人的感觉不够像一个母亲。在这一点上,左小青显然更好。

徐峥却觉得能力对演员来说至关重要,能调动自己的感情,本身就是最大的技巧。而任素汐刚好就有这样的能力。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所以两个人争论的核心是:表演到底是什么?

技巧?

情感?

有人觉得吴秀波是杠精,太过针对任素汐。但凭心而论,我们看话剧演员的表演,会不会也偶尔有种“话剧腔”的感觉?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这样的讨论如果放在表演刚入门的演员身上也许会有些大而不当。但对于左小青和任素汐这样在自己的风格里已经足够纯熟的演员来说,我倒觉得,比单纯给她们喊666,要有意义的多。

第二期里,阚清子和徐璐的《七月与安生》又引的章子怡和徐峥吵起来。

这回“杠精”的是章子怡。

徐峥认为阚清子的表演足够投入和有感染力,章子怡却觉得阚清子虽然投入了,但人物却缺乏心理支撑和行为逻辑。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她特意提了一个细节。

阚清子饰演的七月愤怒的把安生包里的东西往外翻。

这一长段的铺垫原以为是要掏出一个重要的道具,但最后只是把衣服撒了一地。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就像是摇了五分钟的可乐,就等着打开瓶盖的那一秒。

但阚清子没打开,就扔在一边了。

徐峥说的是阚清子已经在规定情境内给出了饱满的情绪和适当的表演。

章子怡说的是她们本来可以表达得更精准,更有张力。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你看,对于表演的讨论终于从第一季的“有没有”,变成了“好还是更好”。

不仅“杠”演技,表演里涉及到对曹植七步诗的理解,也能“杠”。

波叔的《七步诗》新解,虽然被很多人diss装逼,读书少。(据去过现场的网友表示波叔又是被节目组给恶意剪辑了,还真是死性不改。)

但即使是被恶意引导过,我还是觉得这段理解很有见地。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照本宣科谁不会?

敢别出机杼还能圆的回来才是本事。

这几位导师拿出显微镜的架势,一句台词一个动作地拆解选手的表演,才是这个节目真正真正有意思也有意义的高光时刻啊。

蓝台还是蓝台

虽然第二季评分比起第一季有所提高,但蓝台的制作,还是一如既往的差。

很多次导师的点评都有明显剪辑生硬的痕迹,不知道除了吴秀波,其他人有没有被刻意误导剪辑。

时长分布也一如既往的不合理。

能留足时间给章子怡怀念拍摄趣事,却把本应该在第一期里的吴秀波和徐娇的表演片段挤到了第二期。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而且由于第二季无论是导师还是选手都更专注于表演本身,反而凸显了节目规则本身反艺术的地方。

比如让陈凯歌为章子怡和杜淳拍摄的《艳红》。

章子怡饰演霸王别姬里小豆子的娘。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明明动作神态台词都挑不出毛病,但凡是看过《霸王别姬》里蒋雯丽的表演,恐怕都不能昧着良心夸一句好。

原本是想让章子怡示范标准答案,但却反而露了怯。

有人说是因为章子怡的面相和气质与小豆子娘这个角色的气质不符,所以她演不好。

这个解释未免太看不起章子怡。

更合理的原因是时间太赶。

而角色本身太复杂又离自己太遥远。

她根本都还没能进入角色。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同样委屈的还有任素汐。

即使技巧再强,也不可能让一个没有孩子的人在一天之内找到当母亲的感觉。

如果这是电影,她们有足够的时间去体验生活,去接近和创造角色。

可这是综艺,她们只能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技巧上阵,怎么可能胜得过当年的一跪跪出了影史经典一幕的蒋雯丽?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再比如前两期一直被diss的中戏老师刘天池。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节目里她好像一直在逼着演员大喊大叫,越激烈越好。

宋洋也是因为接受了刘天池的意见,才在表演里把曹植的心态确定为“

怕死”。并且被吴秀波和陈凯歌否定。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网友觉得刘天池水平不够,误人子弟。

但回头看看,刘天池是怎么给宋洋建议的?

她说的是这样会比较“”。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而“平”意味着很难出彩,很难有戏剧效果。

狂风暴雨也许没有润物无声更高级。

但在舞台上短短的几分钟里,哪个更容易有记忆点,刘天池清楚,演了这么多年戏的宋洋也清楚。

刘天池用这个理由说服了宋洋,当然不是因为两个人的水平不够,而是他们心照不宣的选择了顺从了综艺节目的审美取向。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一个讨论表演的节目,却要为了节目效果而牺牲艺术高度。听起来像是个反讽。

但回顾第一季里意想不到的蚂蚁竞走、导师大战能引发全网关注。

第二季没了蚂蚁竞走和扔鞋子,更专注于表演本身了,收视和关注度反而暴跌。

恐怕更像个反讽吧。

一开播就上热搜,这次的「撕逼」高级多了


希望山争哥哥的这句话,早日成为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