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棉花苗期化调技术建议

棉花的化学调控是棉花高产优质的一项重要技术,多年来已在棉花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化学调控使用的主要药剂为缩节胺,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的主要作用:一是可以提高细胞膜的稳定性,增加棉苗的抗逆性,更好的抵御不良天气环境对棉花生长的影响。二是控制棉花植株纵横生长,使植株节间缩短,株型紧凑,叶色深厚,叶面积减少,并增强叶绿素的合成,提高光合利用率。三是调控棉花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及时转化,达到早现蕾、早开花、早结铃的目标。四是明显的促根效应。即控制地上部份生长,促进地下部份生长,尤其是须根的生长,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中后期对水肥的吸收能力。

许多棉农在化学调控上存在一些误区,单纯地将喷施缩节胺作为一种控制旺长的手段,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显得比较被动,只有当棉花出现明显旺长后才加以使用,不是作用不明显就是控制过头,其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掌握缩节胺的作用特性,变被动控制为主动调控,才是提高化学调控效果的根本之道。

棉花苗期化调技术建议

采用缩节胺化学调控的基本原则:

一、“早、轻、勤”原则。“早”一是时间上要早,即在棉花幼苗早期就开始化调,现在北疆及一师棉花出苗现行,即出苗达到70%时就开始第一次化调,如果做不到,那么至少在2片真叶时就要开始;二是在棉花出现旺长迹象时就要及时化调,也就是要打提前量。“轻”就是缩节胺用量要少,每次用量不能过大,给今后留下操作空间,防止控得过死影响棉花正常生长;“勤”就是要多次施用,每次间隔10~15天,使药效缓慢持续发挥作用,防止出现阶段性旺长。

二、化学调控与水肥调控相结合的原则。化学调控虽然重要,但水肥调控才是根本。化学调控是在水肥调控不能满足调控需要时的采取的辅助手段,所在合理的灌水、施肥配以适当的化调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

三、看天、看地、看苗原则。化学调控要根据天气情况、土壤肥力和墒情、棉苗长势灵活运用,例如同一年内气候条件相同,但不同地块因肥力、土质、灌水情况不同,采取的调控方式可能不同;同一地块,不同年份因为天气条件不同,采取的调控方法也不一样;棉苗长势有差异或处于不同的状态,也不能采取千篇一律的调控方法。

那么棉花苗期阶段化调该如何操作呢?

一、子叶期化调。子叶期化调目前在北疆及一师已广泛应用,实践证明具有很好的效果,但南疆地方上应用的比较少,一些棉农对此项措施持谨慎态度。子叶期化调主要是通过早喷缩节胺,刺激棉苗早发根,从而达到扩根壮苗的目的,另外通过药物作用,防止前期徒长形成高脚苗。因子叶期叶面积很小,即使用量达到2~3克,棉苗实际着药量和吸收量很小,一般不会对棉苗的生长造成过份抑制。建议阿克苏棉农前期易旺长棉田可尝试使用,但要注意喷药时机和用药量的把握,时间上棉苗现行子叶转绿后进行,另外用量掌握在每亩2克左右为宜。

棉花苗期化调技术建议

二、真叶期化调。这个没有固定的模式,2片真叶后均可化调,关键还要看棉苗长势和天气情况,土壤墒情好、肥力足以及气温持续较高的情况下,棉苗容易旺长,这种情况下要早喷缩节胺化调,2~3叶期用量可掌握在0.2至0.5克之间,4~6叶期用量在0.5~1克之间,一般根据具体情况子叶期至现蕾前可进行2~3次化调。有些棉农容易把旺苗当壮苗,希望自已的棉花长得越快越好;也有些遇到天气不理想,总觉得自家棉花长得慢,担心打了缩节胺会影响生长,其实这些担心是多余的,前期少量喷施缩节胺,主要起调节和促根作用,只要根扎好了,不愁后面不长。

棉花苗期化调技术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