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宋江为何和武松越走越远,晁盖当时有意传位林冲吗?

武松,因打虎而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在《水浒传》的一百单八将里,他也是个重要角色。当我们听说书人棚栩如生地讲述那一个个鲜活的打虎情节时,心生倾慕的同时,也非常好奇地想发同:武松确有其人吗?

宋江为何和武松越走越远,晁盖当时有意传位林冲吗?

武松,山东清河县人,家中排行第二,又叫武二,绰号。行者。他幼年父母双亡,与兄长武植(入称武大自)相依为命,由武大郎抚养长大。武松长得仪表堂堂,行侠仗义。练得一身好武艺。因为在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了只猛虎,因此,被阳谷县令任命为衙门捕头。因嫂嫂潘金莲与当地富户西门厌勾搭成奸并害死武大郎。武松获悉真相后,将潘金莲和西门庆杀死,因此获罪流放孟州。后几经周折。投奔梁山,成为“三十六天罡”之一。后来宋江接受招安,远征方腊,武松因此断了一臂,不想回京城,就在杭州六合塔出家为僧。这是小说《水浒传》里的武松。

宋江为何和武松越走越远,晁盖当时有意传位林冲吗?

按照《浒传》的说法,武松最后在杭州六合塔出家为僧,他与杭州的关系应十分密切。在《浙江志》、《杭州府志》、《临安县志》等地方志里都找到了关于武松的记载。根据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知道:武松本来是一个跑江湖的卖艺人,浪迹江湖,后来到杭州献艺。当时的杭州知府高权,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武松,看他武艺高强。相貌奇伟,就邀请他加入杭州府,做了名捕快,后因为立功被提拔为提辖,很受知府高权的赏识。然而好景不长,高权因为得罪了权贵被罢官,作为他的心腹的武松自然也未能幸免,被解职赶出了知府衙门。新来的杭州知府叫蔡銎,是当朝太师蔡京的儿子,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当地人称他为“蔡虎”。出于义愤和为民除害的愿望,武松决定刺杀蔡銎。这一天,他埋伏在蔡府门外,等到蔡銎出来时,便飞快冲上去,在蔡望及其手下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猛地抽刀,向蔡銎连砍几刀。蔡銎当场毙命,武松则被蔡手下围攻擒获,因遭重刑惨死监狱。杭州百姓感激他为民除害,把他的遗骸葬在杭州西冷桥畔。后人还给他立了一块碑,上面题写“宋义士武松之墓”。

宋江为何和武松越走越远,晁盖当时有意传位林冲吗?

武松和宋江的关系是相当微妙的,看过《水浒传》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武松在未上梁山时是宋江的铁杆粉丝,二人在小旋风柴进家里相会,此时的武松在柴进家里的地位非常尴尬,混的相当落魄,因为患疟疾,只能自己在廊下用锨铲炭取暖,宋江从这里走过,不小心踩在铁锨柄上,将炭火全掀到了武松脸上,武松一把将宋江抓住,提拳就准备打,后来才得知原来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及时雨,于是纳头便拜。

而宋江一眼就看出武松是个难得的潜力股,以后干大事,非此人不可,于是宋江对武松十分殷勤,又拿出老手段,给武松钱让武松去买衣服,此时柴进也十分看眼色,一看大哥很看重武松,自然不敢怠慢,对武松也另眼相看。武松离开时,宋江送了一程又一程,后来二人结拜,自此别过。后来武松与鲁智深落草为寇,再遇宋江时,宋江已经有了招安的想法,便开始撺掇武松劝劝杨志和鲁智深,而武松对这位鬼迷心窍的大哥也只是敷衍。

后来武松上了梁山,开始两人的关系非常融洽,因为在众人推举老大的过程中,武松坚决站到了宋江一边,这让宋江非常感动,宋江从此认定武松是自己人,自己说话在武松这好使,但是令宋江没想到的是当宋江召集众兄弟痛饮的时候,因为酒醉提前将招安的想法说了出来,结果没想到武松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而且说话极其难听,丝毫没给宋江留面子,“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随后便摔门而去,而鲁智深也起来附和武松,搞的宋江很没面子。

其实从这时起,宋江已经和武松有了根本性的冲突,而且是无法调和的,裂痕从此开始,宋江当年在晁盖死后,将聚义厅的匾额换成了忠义堂,很多兄弟就大惑不解,义还可以理解,忠又是指忠于谁呢?宋江在招安路上走的一向谨慎小心,采取逐渐思想渗入的方式进行,因为他知道梁山虽然表面非常团结,但实际上分为不同的派别,其中的关系也错综复杂,大多数当年中下层的朝廷军官都希望以后能够招安,而对于很多平民阶层和对朝廷有深仇大恨的官员来说,招安无异于是羊入虎口,但是宋江却执迷不悟,幻想通过招安来洗刷罪名。

宋江最怕自己提出招安的意见遭到众人的反对,但令宋江没想到的是跳出来反对的首先就是自己当年当成亲信的武松,所以后来武松在擒获方腊中遭受断臂之痛后,选择出家为僧,而拒绝进京受封时,宋江只说了四个字:任从你心,之后再也不勉强,因为已经残废的武松在宋江看来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而武松也因此成了梁山好汉中最幸运的几个人之一,不仅得到了朝廷赏赐的十万贯钱,而且还活到了八十岁,这对于武松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豹子头林冲和杨志谁厉害

林冲和杨志都是《水浒传》里的人物,他们一个是青面兽,一个是豹子头,可以说他们不分伯仲,旗鼓相当,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想知道林冲和杨志究竟谁更厉害一些,那么林冲和杨志谁厉害呢?

宋江为何和武松越走越远,晁盖当时有意传位林冲吗?

杨志画像

有绝大多数人都觉得是林冲更加厉害一些,因为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并且他还是梁山上的元老和五虎上将的成员,但是杨志不是。在水浒的后期,杨志是步军的头领,而林冲是马军的头领,很明显,马军的头领的地位比步军头领的更厉害一些。

除此之外,在林冲和杨志第一次交手的时候,在书上写到他们斗了三十几个回合,都分不出胜负,但是正斗到分际的时候,王伦突然叫他们停手,王伦为何这么做呢,显然是林冲占了上风,了解林冲的人都会知道林冲因为有才华,受到了王伦的嫉妒和刁难,所以王伦本来想靠杨志不要收林冲,可是杨志根本不是林冲的对手。

由此可以看出,林冲确实比杨志要厉害,不过杨志也是一个厉害的人物,他是杨家将的后人,曾经殿帅府制使,后丢了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但是没有结果,后来他得到了梁中书的赏识,被提拔为管军提辖使,在护送生辰纲的时候,又被劫取,他只能上二龙山落草,在三山聚义后,杨志上了梁山,在梁山排位17,林冲的排位是6,虽然杨志没有林冲厉害,但是他还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的。

宋江为何和武松越走越远,晁盖当时有意传位林冲吗?

晁盖对宋江不是一般的好,给他安排了梁山二把手的位置,其地位在吴用、公孙胜等元老之上,仅次于晁盖本人。令人意外的是,之前曾打死都不愿投奔梁山的宋江,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每次行动都很积极,并且说:“哥哥是一寨之主,岂可轻动?”晁盖没有看出宋江的用心。

随着宋江功劳的增多,吴用的心态也有了变化,晁盖就感觉不太对头,如果自己再不出手的话,迟早会被宋江架空,到那时就欲哭无泪了。没多久,晁盖一展才华的机会来了,亲自带人攻打曾头市,想让众好汉明白,他晁盖并不是打酱油的。

宋江为何和武松越走越远,晁盖当时有意传位林冲吗?

然而,不知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安排,晁盖被毒箭射中了,且此毒无人能解。知道用不了多久就会死去,必须要安排后事,究竟晁盖最想把寨主之位传给谁呢?从他临终遗言中可以找到答案。临死前,晁盖对宋江说:“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虽然晁盖没有明说,但通过分析可看出,他是想把位置传给林冲,因为在当时梁山的那些好汉当中,只有林冲有能力干掉史文恭,为晁盖报仇。精明过人的宋江,岂能不明白晁盖的用意,他为了当上梁山泊的总寨主,就指使吴用逼迫武功高强的卢俊义投奔梁山,让他除掉了史文恭。

宋江为何和武松越走越远,晁盖当时有意传位林冲吗?

通过这种方式,宋江坐上第一把交椅,仅把林冲安排个第六位的座次,并在后来带着众好汉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如果晁盖知道宋江会这么做,估计会怒发冲冠,棺材板肯定是盖不住的。

熟知水浒的朋友都知道,这一部小说主要是讲在北宋朝廷的残酷统治下,及时雨宋江带领一群好汉们上梁山,与朝廷对抗的故事,而这108位好汉并不是每一位都能称得起"好汉"这一名号的。

宋江为何和武松越走越远,晁盖当时有意传位林冲吗?

水浒传

毕竟,因为时局动荡,这群人里面有很多都是走投无路而拿起了刀枪与朝廷为敌的,而也不乏有很多专做偷鸡摸狗之事的小人,他们又怎么能算得上英雄好汉呢?而带领这群人的宋江更是做了很多为人所不齿的坏事,他就更谈不上是"英雄"了。

宋江为何和武松越走越远,晁盖当时有意传位林冲吗?

梁山108好汉

同时,在北宋朝廷看来,这群人的本质就是一群流氓草寇,总是做着和朝廷相悖的事情,因此,朝廷下令捉拿梁山的这群人也不为过。再加上宋江当上了主要领导人之后,梁山更是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向全国蔓延发展,打家劫舍的事情倒是越做越多,给朝廷带来了很大的苦恼。

宋江为何和武松越走越远,晁盖当时有意传位林冲吗?

李逵

就拿当初为了逼迫朱仝上山,李逵就直接杀死了年仅4岁的小衙内,手法极其生硬残忍,还有残害呼延灼、卢俊义等人,梁山的这群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实在是让人难以恭维,即使他们被称为"好汉",打的还是替天行道的旗号,但他们做的大多不是正义之事。

而能对的起英雄好汉这一称号的也就只有四人。

宋江为何和武松越走越远,晁盖当时有意传位林冲吗?

九纹龙史进

一个是"九纹龙"史进,他与鲁智深交好,为了帮助金翠莲脱险而被通缉,而后又和鲁智深一同杀死恶霸,从此上梁山,这些都可以算得上是英雄举动了。

宋江为何和武松越走越远,晁盖当时有意传位林冲吗?

天满星朱仝

第二个好汉则是非常讲义气的朱仝,因为小衙内的死而不得不上梁山,他之所以算得上英雄,主要是因为当初他奉朝廷之名捉拿晁盖的时候,故意放水让对方逃走,之后也同样放走了有命案在身的宋江,是个有情有义之人。

宋江为何和武松越走越远,晁盖当时有意传位林冲吗?

朱武

第三个则是朱武,在好汉中排名虽不高,却也是真性情的好人一个。

宋江为何和武松越走越远,晁盖当时有意传位林冲吗?

鲁智深

而最后一个则是花和尚鲁智深,此人在梁山好汉中是最受欢迎的一个,因为他为人仗义,还十分热心,多次救他人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不算好汉,哪还有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