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為什麼青春片的時代可能才剛來?

為什麼青春片的時代可能才剛來?

為什麼青春片的時代可能才剛來?

從以往熱門IP+流量明星+校園愛情的同質化青春片,到現在借青春少年少女展現背後的小人物群體,國產青春片在經歷了從巔峰期到回落後,可能現在才真正找到了正確打開方式。

“傷感”,“疼痛”,“狗血”。

這是前些年來大多數國產青春片都無法脫離的詞彙。

原本人們經歷過的青春期,在部分影片中被描述為了一段動盪不安的經歷,伴隨著某種無處安放的情緒,自然而然的“成長”似乎在影片中被刻畫成了一種“妥協”。

因此,以往的國產青春片,以往的國產青春片通常停留在一個較為狹窄的範疇,故事也大多聚焦於校園愛情。而在主題上也較為單一,更多圍繞“懷舊”、“疼痛”,以及“後悔”。

因此,在經歷了2013年到2015年的巔峰期後,國產青春片很快在票房表現和評價方面,整體走上了下坡路。由於題材與表現形式的單一性,有時觀眾甚至將青春片與“爛片”畫上了等號。

不過,近期的兩部影片《過春天》和《陽臺上》,在很大程度上為國產青春片帶來了被重新定義的可能性。

從《致青春》,到青春片蜂擁而至的黃金時期

回顧近年國產青春片的發展歷程,首先就要提到2013年趙薇執導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7.19億的票房使這部影片高居年度國產片票房第二位,也隨即引燃了國產青春片的投拍熱潮。

與此同時,這部影片從內容風格、演員班底再到營銷手段,幾乎在各個方面為接下來的青春片定下了基調。

於是,接下來從2014年到2015年間,大批青春片開始湧現,這也是該類型在國內的黃金時期。

为什么青春片的时代可能才刚来?

2014年的《匆匆那年》《同桌的你》算得上是同類型中的佼佼者,兩部影片在票房上分別斬獲了5.88億和4.55億,同時,青春片熱度不減反增。

這一時期,片方不斷買下頗有熱度的IP加以改編,同時,由於粉絲經濟的蓬勃發展,這一時期的青春片在陣容上大多啟用具備一定粉絲號召力的流量明星擔當主演。同時,影片在主題上也大多聚焦校園愛情,並希望藉此能夠引發80後、90後的情感共鳴。

为什么青春片的时代可能才刚来?

2015年,青春片的產量再度擴大。《左耳》《梔子花開》《我的少女時代》《何以笙簫默》《萬物生長》《既然青春留不住》等都在這一年“集中”上映。而在票房方面,《左耳》4.85億,《梔子花開》3.79億,《何以笙簫默》3.53億,《誰的青春不迷茫》1.79億,《萬物生長》1.48億,《閃光少女》6486.5萬,《既然青春留不住》5020.3萬。

這一時期,雖然青春片在產量上大幅上升,主打“懷舊”情懷也吸引了大批年輕觀眾,並表現出了較強的吸金能力。但整體在製作與票房方面,並未出現突破《致青春》的影片。

內容同質化嚴重,巔峰期後票房體量迅速縮水

經歷了2013年-2015年的黃金時期後,青春片在整體表現方面走向下坡路。

2016年全年,票房最高的青春片是由吳亦凡、劉亦菲主演的《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票房3.36億,距離前兩年票房最高的青春片體量,縮水較為明顯。

另外,這一年在質量方面得到認可的《七月與安生》斬獲1.66億票房,雖然口碑較好,並誕生了周冬雨、馬思純兩位金馬影后,但這一年青春片在整體表現上已經明顯出現“後勁不足”:

流量明星井柏然、楊穎主演的《微微一笑很傾城》2.75億,白敬亭的《誰的青春不迷茫》1.79億,吳亦凡、韓庚的《夏有喬木雅望天堂》1.56億,陳曉的《睡在我上鋪的兄弟》1.27億,趙麗穎、喬任梁的《我們的十年》不足5000萬,歐豪的《少年》則不足2000萬。

为什么青春片的时代可能才刚来?

整體而言,雖然2016年的國產青春片雖然在製作、演員陣容和營銷上,可以被視為對2013年《致青春》的延續,但整體票房體量和口碑都開始回落。市場表現較好的青春片體量,也從2014、2015年的3-5億,下降到了2016年的1-3億。

到了2017年,雖然既有口碑亮眼的《閃光少女》、熱門IP改編的《李雷與韓梅梅》,也有流量明星主演的《青禾男高》,但這三部影片票房均未達到1億大關。除此之外,更多的是票房不足1000萬的青春片,如《秘果》《會痛的十七歲》《青春逗》等。而青春片體量,也從2014年前後的3-5億,下降到了2017年的不足1億。

为什么青春片的时代可能才刚来?

這一時期,除了票房體量縮水之外,青春片千篇一律的主題與表現形式,也使這一類型在市場層面缺乏吸引力。因此,雖然國內電影市場的票房體量不斷打破天花板,但青春片的票房體量其實沒有跟上大環境的發展得到明顯提升,反而在逐年下跌。

而重要原因就是,國產青春片大多與校園和愛情有關,取材單一,故事也缺乏新意。因此,在經歷了巔峰期之後之後,甚至有很多觀眾將國產青春片與“狗血”和“爛片”相提並論。

打破類型瓶頸,青春片並不僅僅只是校園愛情

本質上,青春片並不應該僅僅是“傷感”、“懷舊”的代名詞,也並不能夠完全與愛情、校園畫上等號。

在好萊塢,青春片雖然以高中生活作為主要背景,但矛盾衝突其實是多樣化的,內容往往更加多元化,愛情、迷茫、叛逆、成長、焦慮等,都是青春片能夠涵蓋的主題。除此之外,好萊塢的青春片還會和喜劇、驚悚、歌舞等類型結合在一起。

但總體來說,以往國產青春片的故事背景還是單一的校園戀情。

不過,近期的兩部新片《陽臺上》與《過春天》,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以往國產青春片的題材桎梏。

《陽臺上》聚焦被迫離開家園的“拆遷戶”的動盪生活,而《過春天》則專注於在香港走私手機的年輕群體。雖然兩部影片分別用年輕男性和年輕女性的視角來呈現,但更多的是透過年輕人的生活去展現小人物這個群體。

为什么青春片的时代可能才刚来?

因此,從整體而言,這兩部影片並未採用以往國產青春片的製作套路,並且並不僅僅只是將其當做一部青春片來拍攝。

《過春天》導演白雪就曾在媒體採訪中表示,自己在一開始並沒有把這部影片當做青春片來進行創作,甚至她此前並未關注過青春片這個類型。她認為,很多電影在類別劃分時都是劇情片,只是剛好講到成長這個階段、主角又是一個青少年時,就會被視為是青春片。

而她認為,《過春天》在青春片中最大的不同,是這部影片在題材上雖然展現了一個年輕的少女,但她身上其實兼具著一些複雜的社會性的時代背景,而這個人物也並不是一個單薄的青春期的女孩子,而是一個有厚度的人物。

为什么青春片的时代可能才刚来?

而《陽臺上》當中的男主角同樣也並不僅僅只是一個青春期男孩,除了他揹負著某種隱秘和壓抑的情緒之外,人們還能夠透過他,看到“拆遷戶”們這個被忽視的群體。

因此,從某種程度而言,《過春天》和《陽臺上》其實是在青春片的外殼下,裹挾著對小人物命運的思索,而這也恰恰是以往國產青春片所真正欠缺的部分。

未來,題材多元化、故事更加多樣化,才是青春片的真正方向,而這樣的影片,才稱得上是真正的青春片。

「商務合作:微信feifeisisi」

「應聘電影記者,聯繫微信phb19941011

为什么青春片的时代可能才刚来?

「悅幕中國電影觀察」新媒體矩陣:

今日頭條|一點資訊|騰訊新聞|百度百家企鵝媒體|UC平臺|搜狐新聞|新浪微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