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長興寺舊址——老倉山的“佛系”

長興寺舊址——老倉山的“佛系”

長興寺,似乎聽起來很陌生吧,地圖上很難找到它的蹤跡,一次偶然的路過在倉山嶺下路鰲頭鳳嶺這塊地方,無意中看到路旁的石碑才找到。

長興寺舊址——老倉山的“佛系”

​它座落在一個老舊的居民區裡,通過小弄走進來不遠,就可以看到,緊挨著民房的一棟寺廟建築,寺廟不大,有點冷清,似乎被人遺忘在角落。

長興寺舊址——老倉山的“佛系”

​跟其他現存的廟宇不太一樣,長興寺裡僅有一處大殿,兩邊是廊房,後面是齋堂和休息室,不對外開放。外觀上看,有點像祠堂,兩側邊門,中間正門。正門題“長興禪寺”,兩側各題有“警眾”、“醒人”字樣,因為寺內供奉“泗州文佛”像,所以這個大殿就叫“泗州文佛寶殿”。

長興寺舊址——老倉山的“佛系”

殿內以“泗州文佛”為主祀佛,以五帝爺中的張、鍾二神為配祀佛,兩側有十八羅漢,背後是觀音菩薩。

長興寺舊址——老倉山的“佛系”

​門口正中的彌勒佛和韋馱像,皆鍍金身。

長興寺舊址——老倉山的“佛系”

關於這座寺廟的歷史,據說是在清雍正六年(1728年)間建造的,後在九十年代又重修了一次,是為供奉“泗州文佛”所建。“泗州文佛”原是唐代時人們對高僧釋僧迦的信仰崇拜,後來逐漸成為福建民間的俗神信仰。民間傳說此佛在三岔路口成佛,於是人們多在街頭巷尾設神龕和小廟,以此做保護神,以保佑一方平安。

長興寺舊址——老倉山的“佛系”

長興寺舊址——老倉山的“佛系”

寺內最常見的觀音像,幾乎毎個寺廟都有觀音。

長興寺舊址——老倉山的“佛系”

今天來時,不見一個求籤問卜、燒香拜佛的人,不知平時人多麼?

長興寺舊址——老倉山的“佛系”

十八羅漢

長興寺舊址——老倉山的“佛系”

長興寺舊址——老倉山的“佛系”

樑上精美的雕龍應該也是90年代重建的。

長興寺舊址——老倉山的“佛系”

長興寺舊址——老倉山的“佛系”

長興寺舊址——老倉山的“佛系”

哈,還有人敢在廟內偷“元寶灰”,真是罪過啊。

長興寺舊址——老倉山的“佛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