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周紀二 周顯王元年(癸丑,公元前368年)

文公從之,資蘇秦車馬,以說趙肅侯曰:“當今之時,山東之建國莫強於趙,秦之所害亦莫如趙。然而秦不敢舉兵伐趙者,畏韓、魏之議其後也。秦之攻韓、魏也,無有名山大川之限,稍蠶食之,傅國都而止。韓、魏不能支秦,必入臣於秦;秦無韓、魏之規則禍中於趙矣。臣以天下地圖案之,諸侯之地五倍於秦,料度諸侯之卒十倍於秦。六國為一,併力西鄉而攻秦,秦必破矣。夫衡人者皆欲割諸侯之地以與秦,秦成則其身富榮,國被秦患而不與其憂,是以衡人日夜務以秦權恐諸侯,以求割地。故願大王熟計之也!竊為大王計,莫如一韓、魏、齊、楚、燕、趙為從親以畔秦,令天下之將相會於洹水之上,通質結盟,約曰:‘秦攻一國,五國各出銳師,或橈秦,或救之。有不如約者,五國共伐之!’諸侯從親以擯秦,秦甲必不敢出於函谷以害山東矣。”肅侯大說,厚待蘇秦,尊寵賜賚之,以約於諸侯。

燕文公聽從蘇秦的勸告,資助他車馬,讓他去遊說趙肅侯。蘇秦對趙肅侯說道:“當今之時,崤山以東的國家以趙國最強,秦國的心腹之患也是趙國,然而秦國始終不敢起兵攻趙,就是怕韓國、魏國在背後算計。秦國要是攻打韓、魏兩國,沒有名山大川阻擋,只要吞併一些土地,很快就兵臨國都。韓國、魏國不能抵擋秦國,必定會俯首稱臣;秦國沒有韓國、魏國的牽制,就立即把戰禍蔓延到趙國頭上。讓我根據天下的地圖來分析一下,各國的土地面積是秦國的五倍,估計各國的兵力是秦國的十倍,如果六國結成一氣,向西進攻秦國,一定可以攻破。現在主張結好秦國的人都想割各國的土地去獻給秦國,秦國成就霸業他們可以獲得個人榮華富貴,而各國遭受秦國的踐踏,他們卻毫無分憂之感。所以這些人日日夜夜總是用秦國的威勢來恐嚇各國,以使各國割地。我勸大王好好地想一想!為大王著想,不如聯合韓、魏、齊、楚、燕、趙各國為友邦,抵抗秦國,讓各國派出大將、國相在洹水舉行會議,互換人質,結成同盟,共同宣誓:‘如果秦國攻打某一國,其他五國都要派出精兵,或者進行牽制,或者進行救援。哪一國不遵守盟約,其他五國就一起討伐它!’各國結成盟邦來對抗秦國,秦國就再也不敢派兵出函谷關來侵害崤山以東各國了。”趙肅侯聽罷大喜,將蘇秦奉為上賓,賞賜豐厚,讓他去約會各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