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文明的古老文字,与中国商周文字有什么不同?

出于幽谷


两河文明是楔形文字,和中国商周文字,差距很大的,一看就是两种文字。

楔形文字和商周的甲骨文,一种是介于字母与家形之间的文字一种是成熟的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文字,一个向东一个向西没有任何相同,这点不用去对比了!



楔形文字是家形文字与字母的过渡,据目前考古认为是最早的文字。


上面是甲骨文,和楔形文字一看就没任何相同,根本就不存在有什么不同的争论。

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因笔画呈楔状,颇像钉头或箭头,故称。

是西部 亚洲 的古代文字。约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由 美索不达米亚 南部 苏美尔 人所创造。

后来 巴比伦 人、 亚述 人、 赫梯 人、 波斯 人等都曾使用这种文字记录自己的语言。



甲骨文,大家看了是否亲切而熟悉,说明和现今汉字一脉相承。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

出现的时期大概是殷商时期,距今大概3000多年。

己发现大约十多万片甲骨,4000多个单字。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20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是非常成熟的文字。

从甲骨文的记载能力和组成形式是楔形文字无法比的,当然楔形文字要古老。

但像商甲骨文这种成熟文字是不可一夜产生的,任何文明是有一个过程的。

且不说距今7500到9000年的“贾湖刻符”,省的有人说只是原始图。

那就说说比甲骨文早1000多年的“甲刻文”。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山东各地发现了非常多的远古骨头、甲骨、陶器,这些文物上都刻有一些“符号”。


而且,距今5000到3000年同时期的辽西、赤峰、汉中、以及黄河流域一带都有这种“刻符”的出土。

但以山东发现的最多。

这种相似刻符出现在不同地区,就应该就是用来相互交流的文字。

2007年,刘凤君老师经过长期的研究鉴定,确定这是一种早期的象形文字,在09年正式将其命名“甲刻文”。

此后,全国大部分的专家一致认为“甲刻文”是中国古老的文字,而非刻符。

如今已经破解了不少的“甲刻文”,发现这种古老的文字与甲骨文有着递进以及传承的关系。

只是西方不肯承认而己!

如果承认了中国的甲刻文,就意味着承认甲刻文与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并列为世界三大最古老文字。

甲刻文到隶书的演变!


蓉儿是妹纸


一、苏美尔文字的演变

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约为公元前 3500 年开始在古代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之间流行,这种文字多刻写在石头和泥版(泥砖)上,笔画成楔状,颇像钉头或箭头,故称楔形文字。这种文字被认为是迄今已经发现的人类文字中使用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最初的文字外观形象并不像楔形,而只是一些平面图画。如下图:

苏美尔文字——从象形到楔形文字的演变

被后世称为楔形文字的苏美尔古文字,正是起源于图画式象形文字。约公元前3500前,苏美尔文由图画文字最终演变成楔形文字,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才告完成,而演变成真正像钉子形的文字是约公元前600年新巴比伦王国时期。苏美尔文字后来为西亚各古代民族所采用。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迦南人、巴比伦人和亚述人,印欧语系的赫梯人和波斯人,语系难定的埃兰人、胡里安人和乌拉尔图人都用苏美尔文字来记写自己的语言,因而又形成了不同的楔形文字体系。

苏美尔楔形字有意符和音符,经过巴比伦人、亚述人、阿拉米人的使用和改造,成为一种半音节文字,在字母发展史上有所贡献,苏美尔人还用它来表示声音,几个表意字合在一起就可以代表一个复杂的词或短语。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苏美尔人同化于阿卡德人后,其文字在宗教和文学中仍被使用,随着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先后侵入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最终于公元1世纪后失传。

定形的楔形文字

楔形字原来是从上而下直行书写,后来改为从左而右横行书写,于是全部楔形符号转了90°,从直立变成横卧。由于右手执笔,从左而右横写,楔形笔画的粗的一头在左,细的一头(钉尾)在右。苏美尔楔形字有意符和音符。经过巴比伦人、亚述人、阿拉米人的使用和改造,成为一种半音节文字,在字母发展史上有所贡献。楔形符号共有500种左右,其中有许多具有多重含义,其“准确含义”只能根据上下内容来确定。

二、殷商甲骨文与苏美尔楔形文字

甲骨文字是中国商朝时期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大约在公元前1700开始流行使用,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的书迹。殷商甲骨文主要记载信史、饮酒及敬鬼神活动。

甲骨文与楔形文字

殷商甲骨文书写工具是用刀刻在龟甲或者兽骨上,苏美尔楔形文字是用芦苇杆(骨棒、木棒)制成笔头,将文字书写在黏土制成的半干的泥板上。要论书写工具,无疑苏美尔的楔形文字的书写难度要比甲骨文高,泥板上书写的文字字数也比龟甲或兽骨上要多。

从文字的形体来看,楔形文字早期与殷商甲骨文一样属于象形文字,其构字方法都是整体仿拟人事物和局部仿拟人事物。从字形的结构来看,甲骨文字体结构笔法因记载文字的工具性质不一样,甲骨文没有楔形文字规整,甲骨文属于既有上下结构也有左右结构的曲折形,楔形文字属于上下或左右结构的钉子形。甲骨文始终没有脱离象形文字范畴,属于表意文字;而楔形文字经过巴比伦人、亚述人、阿拉米人的使用和改造,成为一种半音节文字,在人类字母文字发展史上有所贡献,对西方的拼音文字的形成有很大推动作用。

甲骨文到现代文字的演变

综合起来看:甲骨文的形成要晚楔形文字一千八百年左右,甲骨文始终未脱离象形文字的范畴;楔形文字早期具有象形文字特征,但从中晚期开始,经过其他民族的使用改造,文字具有表意与表音的功能特征,为西方纯粹的表音字母文字构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律师邹光明


对于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但人们一般将文字出现作为衡量文明是否出现的一个重要标准。由此观之,美索不达米亚确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因其早在公元前3500年就产生了文字,自然也就引发了一系列文明成就。

楔形文字的发明,不仅造就了高度发达的官僚体制——古代近东最持久的一个遗产;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改变了美索不达米亚的社会结构(比如制定成文法律可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对周边民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几乎所有肥沃新月地带的民族都采纳了这套书写系统。甚至腓尼基文字也含有楔形文字的因素,早期埃及语也深受影响,结果形成了一个以苏美尔为中心的“楔形文化圈”,犹如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的“汉字文化圈”,因此也有人把楔形文字称为“古代东方的拉丁语”——一种世界性的语言。

美索不达米亚的科学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虽然不是希腊意义上的科学)。早在公元前三千年代中期从苏美尔人开始,美索不达米亚科学就表现出一种特色:无穷无尽地、小心翼翼地以专栏、序列的形式列举与编排事物,其最终的目的是穷尽世界万物。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计算时间和角度的60位进制,1小时分成60分钟,1分钟又分成60秒。这种方法的特殊配合具体表现在一年分成360天以及圆周分为360度上面。这套体系因其数字便于分割,至今仍为人们所采用。再如,美索不达米亚早在公元前18世纪就已知道毕达哥拉斯定律,只是没有形成具体的公式,没有应用,不为人们广泛所知而已。两河的技术成就也十分完美,主要体现在塔庙的建筑上,塔庙巨大,不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实际应用方面都比较复杂。在其他科学领域,如天文学、医学、动物学、植物学、语言学等方面,他们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知识积累。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成就还体现在法律、文学等方面上。法律理论很发达,在早期就很复杂,以各种各样的法律判决表现出来,即所谓的“法典”,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汉谟拉比法典》了。该法系具有如下特征:1、皆以楔形文字镌刻;2、形式上逐渐向序言、正文、结语的“三段式”结构过渡;3、虽然多处提到神,但从所涉及的社会关系和调整方法上看都完全是世俗性的法律;4、是习惯和审判实践的记录,缺乏抽象概念和普遍立法原则;5、诸法合体,民刑不分,诉讼与实体不分。美索不达米亚文学是其文化成就中非常突出的一个方面。19世纪70年代发现的《吉尔伽美什》史诗代表了古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一部史诗。该史诗大体上是古代两河流域神话传说精华的汇集,成书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

这一切都对古代希腊文化打下了很深的烙印,从而对后来的西方世界发展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但19世纪中叶之前,欧洲一般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持这样的观点:西方文化是古希腊哲学、文学、艺术,罗马法律、技术,基督教伦理道德的自然延伸,并没有东方的因素。但随着19、20世纪的考古挖掘,迫使西方世界重新认识引以为豪的西方文化起源。

其实,与近代不同的是,古希腊人认为他们文化中的许多重要因素都是从近东闪米特诸文明中借用来的,尤其是从埃及文明中借用来的,而不是源自欧洲自身。希罗多德认为希腊的许多神名来自埃及,柏拉图也持有类似的观点,普鲁塔克指出希腊哲学家依赖早期埃及人的智慧。美国学者伯纳尔教授把这种观点称之为“古代模式”,自古代一直到启蒙时代几乎所有的民众、学者都接受此种观点。但在这之后人们逐渐改变了这种看法,代之而起的是所谓“雅利安模式”,强调来自北方说印欧语言的入侵者对希腊文化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希腊文化中决定性因素来自欧洲本身,这种观点至今在一定程度上仍笼罩着西方学术界。伯纳尔引起争议的著作《黑色雅典娜》的核心就是重倡那种为人所抛弃的“古代模式”,人们所抛弃的这种观点并不是建立在历史事实之上,而是因为这种观点强调了“东方”尤其是“埃及”对古代希腊历史的影响,这是那些对19世纪欧洲文化抱有优越感的人所绝对不能忍受的,不管浪漫主义者也好,民族主义者也好,激进主义者也好,历史主义者也好,都是如此。假如人们接受伯纳尔观点的话,就会把伯纳尔的希腊文明起源理解为一种“修正的古代模式”,这就是说,强调在纪元前两千年代的希腊文化形成时期,近东文明尤其是埃及文明对她的决定性的影响。对古希腊历史进行如此大规模地修正,可谓空前绝后,所以人们在伯纳尔教授著作中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也并不奇怪,因而遭到了学术界主流学者的批判,但这也正说明了人们对西方文化起源的重新思考。

无论如何,那种“神是东方的,神是西方的”,从而把东西方绝对地割裂的说法在今天看来似乎已不合时宜。著名的文化理论家、社会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早在1935年就说,“埃及和巴比伦这两个位于西半球的人类初级文化已经具有了我们现代人的本性,他们将这种本性表现在磅礴宏大的气势中,拉近了和我们的距离,让我们生动地体会到他们的本性。整个的西方世界,也许它也是东方的一部分,就是建立在这两个原始文化所取得的文明和社会组织方面的成就上,建立在他们所创造的历史、文字、官僚主义、技术、艺术和最初的实用性知识基础之上。他们发明的技术中的某些成分经过波斯王朝、亚历山大时代、拜占庭王国、阿拉伯帝国和弗里德利希二世时代传到我们这里。我们今天看到的无数外部表现和艺术表现方式都要归功于他们”。法国东方学家蒲芳莎·史蒂夫说,“在经历了3000余年的存在与辉煌,以及数百年的衰落之后,古老而又伟大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消亡了。在它的废墟上孕育和诞生的,是我们西方人的文明”。由此可以发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与希腊文明的关系是复杂的,对西方文明所带来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

因此,从根本上说,不是西方影响东方,而是东方影响西方,尤其是古代近东文明深深影响着希腊文化,特别是从公元前750年到公元前650年的一个世纪里,希腊文化深受近东文化的影响。早在20世纪初期,人们就提出东方化时代的概念,指这个时期的希腊艺术深受东方世界的影响:一是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安纳托利亚的影响,一是来自腓尼基、埃及的影响。这主要是因贸易以及希腊人对东方艺术主题与风格的喜爱而造成的后果。结果这使先前几何风格时期(GeometricPeriod,约1000-700BC)整洁的艺术手法变得更加有活力,形状也变得更加富有表现力。以人物、动物为主题的画面充满了以往的空洞的画面,并伴有其他装饰性的因素。

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包括现代伊拉克)本身就是希腊语,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可见这两种文明接触之早,关系之密切。所谓的东西方文明只是一种人为的、带有种族偏见的、不科学的划分。人类社会本来就是一个大熔炉,在共同创造着大同文明,因此在哲学意义上,古代世界几大文明的起源在时间上都是相同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希腊文明在文明史上的地位是不分高下的,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毕竟还有自身的特色。

相对于其他古代文明特别是埃及文明而言,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其多样性、多变性。从地理上、政治上、民族上看,应该说美索不达米亚是一个地区,而不是一个国家。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种族繁杂,有多样的语言与文化;这一地区的历史也分为许多互不相属的时期与时代;它没有真正的地理统一体,更重要的是也没有永久的都城大邑,都城经常变换(巴比伦算是惟一的例外)。只是楔形文字、神庙、城市构成了两河的统一因素,这里的人们首先创造和发展了一种城市的、文明的、技术上复杂的社会,这里的人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对世界的起源和次序也有着同一的认识。但即使这些统一因素也表现出美索不达米亚对多样性、多变性的喜爱。已经挖掘出大量的楔形文献表明,同一文本经常有许多不同的抄本。神庙中的神衹有1000多位,一位神祗有许多称呼。

但在3000多年的文明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影响下一个时代,这构成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内在统一。古典苏美尔文明影响了阿卡德文明,综合苏美尔—阿卡德文明的代表者乌尔第三王朝对以后的王朝又施加着影响。随着赫梯人的到来,自公元前1700年以来安纳托利亚大部分地区都渗透美索不达米亚文化。人们在肥沃新月地带进行广泛的交流。“在近东沿地中海的肥沃地带,人们本来以农业生产为主,但是,农具和武器需要铜、锡,建筑需要木材,各地区间需要互通有无。愈来愈多的人转向赚钱又多又快的商业。这个地区成为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爱琴海地区的贸易枢纽,也成为三种文化交流的中心”。

可见,从文化上、思想上看,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文明。因为,苏美尔人不仅因发明了文字书写系统而对后继的各种文明有着强烈的影响,而且在法律、行政、宗教领域,乃至语言、文学、教育等领域,都可以追溯到苏美尔的影响,大多数西亚文明也包含苏美尔因素。波斯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希腊人、罗马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苏美尔人的继承者。从这个意义上说,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具有统一性。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一种和谐的统一。与其他古代民族根本不同的是:美索不达米亚人创造出一种由中庸和平衡来调节的生活方式。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信仰和伦理上、政治和经济上——他们在理性和想象、自由和专制、知识和神秘之间达到一种可实践的中庸之道。

同时更加重要的是,美索不达米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尽管此地居民自认为是“选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个地方性的民族。他们已经意识到世界上有许多别的民族,当然也就没使自己与外部世界失去联系。因此,他们在轻视与他们为敌的邻居的同时,也敬畏西方的埃及人和东方印度河谷地的民族。事实上,美索不达米亚对这两种文明的兴起或许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手机用户81182905331


无论是两河流域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锲型文字还是中国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都是在自己的地域独立发展起来的,比较而言,中国甲骨文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比苏美尔人的文字更加原始。

人类文化艺术交流与借鉴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印度文明、甚至两河文明之后的阿拉伯文明与中华文明之间相互交流与借鉴的实证材料除了两千年前丝绸之路上的莫高窟壁画外,很难找到其他关联的文明交流与借鉴的证据材料。

中国甲骨文起于禹夏,成熟于商周,具有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我们可以从七千年前的三星堆遗址和高庙遗址发现一些更加原始的文字符号。

从基因研究发现,周口店人元谋人都不是我中华民族的祖先,我们的祖先是非洲智人,三万年前来到了云南,然后分散到东亚各地,形成了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侗苗语系的三大族群,然后再开枝散叶成为今天这样的东亚民族基因树。

古人说的人文西来就是这个道理。在中国易经学说中,西北西南为老山,东南沿海为新山,人文环境的结构特点就是这样的分布,至于为什么欧洲芬兰人与我们汉族人基因很接近,爱斯基摩人也是黄种人,这与黄种人万年前的迁涉路径相关,而与几千年前的文明起源无关。

智人离开非洲,沿途留下了很多著名的文明起源,包括古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等,均分布在智人走过的地方。

真正让人迷惑不解的是为什么世界文明均是五千年前后爆发?近两百年突飞猛进?

在地球几十亿年的生物演进过程中,这是一个文明进步的不可思议的时间段。


细毛朵


和大家一起看一下,并举例说明苏美尔楔形文字与中国商周文字的不同之处。


楔形文字

在乌鲁克古城发现公元前3200年左右刻有象形符号的泥版文书,是最早的楔形文字。

图一:乌鲁克泥板,左侧表示数字4,右侧表示物品


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苏美尔文字已发展成为表词音节文字,同声的词往往合用一个字符,一个符号也可以表示一个声音,并且使用发音符号代替表意符号字。

在苏美尔的最早记录中,使用的符号约有两千个左右,但经过600多年的改进,在公元前2900年左右时,符号的数目已经削减到六百个左右。符号进一步简化,最后演变为楔形刻痕的组合,基本笔划有四种:横、竖、斜和折。这就是楔形文字。起初楔形文字从上而下直写,后来从左而右横写,字形也从直坐变为横卧,转了90度


几个常用字的对比

图二:楔形文字的演变(公元前3100年至前600年),从上到下分别为大麦、头、鸟、牛


图三:与中国甲骨文、金文的麦、头、鸟、牛对比,大家可以很容易看出区别

开玩笑地说一句,从美工方面评判,中国的文字都更漂亮:麦叶下垂,小鸟引颈高吭的样子显得非常生动,形象。


数字的对比

图四:楔形文字记录数字,从1到20


图五:与中国甲骨文、金文的一到十对比

二和三都是划横线,就不放上图了,另外一些字的最早的意思:

六指代房子;

七有切的意思;

九有手伸入洞中探究的意思;

十代表立绳或结绳记事。


最后是彩蛋:中国商周时期文字

商代文字主要是指甲骨文

甲骨文大多是刻画在兽骨上的卜征之辞,主要发现于河南殷墟一带。因为商代尚鬼,凡事都要占卜,因此已发现的文字其中大部分是商王的占卜纪录。

图六:甲骨文


西周时期则出现了最早的篆书

散氏盘是西周厉王年间以块笵法铸造的青铜器皿,腹内铸有357字金文,是中国最早的土地契约。文字为草篆书体,在碑学体系研究上占要重要位置,是晚清时期的“四大国宝”之一,现收藏于中国台湾省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七:散氏盘


图八:散氏盘的铭文拓本

铭文记载了夨(音「仄」)国侵略散国的田邑,后来议和,夨国割田地赔偿散国。和议时,夨国派15名官员进行土地的交割事务,散国由10名官员来接收,在周天子派来的史正仲农监交之下,两诸侯国订立协约,成立交田的正式契约,田界契约内容便铸刻铭文于盘内,成为宗邦重器。

其内容如下:

用夨践散邑,乃即散用田。履:自瀗涉以南,至于大沽,一奉。以陟,二奉,至于边柳、复涉瀗,陟,。以西,奉于敝城。楮木,奉于刍仇,奉于刍道,内陟刍,登于厂湶,奉诸、陵、刚。奉于单道,奉(封)于原道,奉(封)于周道。以东,奉于棹东强。右还,奉于履道。以南,奉于仇道。以西,至于莫。履井邑田。自桹木道左至于井邑,奉,道以东,一奉,还,以西一奉,陟刚三奉。降以南,奉于同道。陟州刚,登,降棫二奉。夨人有司履田:鲜、且、武父、西宫襄、豆人虞丂、录贞、师氏右眚、小门人、原人虞艿、淮司工虎、孝、丰父、人有司丂,凡十又五夫。正履夨舍散田:司土逆寅、司马单、人司工君、宰德父;散人小子履田:戎、(微)父、教父、襄之有司橐、州就、焂从,凡散有司十夫。唯王九月,辰才乙卯,夨卑鲜、且旅誓,曰:“我既付散氏田器,有爽,实余有散氏心贼,则爰千罚千,传弃之。”鲜、且旅则誓。乃卑西宫襄、武父誓,曰:“我既付散氏湿田、畛田,余有爽变,爰千罚千。”西宫襄、武父则誓。厥受图,夨王于豆新宫东廷。厥左执史正中农。




万里长空夜未央


文字的源头可能一样,但是都独立发展了几千年,这是乌鲁克晚期文化的象形文字,也是苏美尔文明的前身和贾湖文化和陶文的对比。还有一些是亚欧大陆各个文明新石器时代文字符号,









通古斯专家


我的理解是两河流域的文字是楔形文字,他的历史要比我们商周时期早,也就是说比甲骨文出现要早。由苏美尔人所创,是已知最古老的文字。大约形成于5000年前,那时候我们应该还处于夏王朝,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系统!

而我们的甲骨文则是形成于4000年前左右,现在河南安阳出土的大量甲骨文均属于商中到晚期,因此从时间上看,甲骨文要晚。由于两种文字均是从图形文字逐渐抽象化后形成的,所以有共同点。但甲骨文最终发展成为我们的现代汉字,而由锲形文字却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科学人文之美


有本质上的区别 四大古国中印度没有文字

中国和埃及早期的文字都是象形文

但巴比伦和后期的王朝不同 他们的楔形文是以字母的方式表现的 是古代欧洲文字的祖先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 日本人的祖先就是从北欧过来的 这个你自己百度 中东地区最早的文明是闪米特人 在11000年前就有城市了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但是建立王朝是巴比伦 但和后来的亚叙和更后来的王朝都不是一个民族 而巴比伦以知有文字的文物也只有一样 汉莫拉比法典

他的历史都是猜的 这你叫人怎么说


超超9918


第一,区别只有一个,中国文字是进制文字,其他国家都不是。

第二,中国文字不是象形文字,这是西方蛮夷的定义。


羽图腾


文字的发展,由简入繁,由繁入精,由直现到抽象,由单意到合意。应当与人类的智力提高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相一致。再者,既然要使用文字表达意识,必然要考虑这种表达能让其它人能清楚的认知,并能快速的让别人认识。看看,楔形文字要使用多少次的书写工具,才能表达一句简单语言?而且让几千上万年的古人,将这种文字教授传播出去有多难?很明显楔形文字和泥板文字,完全是后世倒推出来的文字,根本不是古文字。只有甲骨文等象形文字,才是文字的起源。一是不需要专门的书写工具,书写简单;二是好辨认,易于传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