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美國留學生看病會“傾家蕩產”?!是真的嗎

江湖上一直有這樣一則傳言:

在美國看病很貴,會“傾家蕩產”

網上不乏有作者大肆渲染在國外看不起病,留學生都打飛的回國內看病。

那麼事實上真的是這樣的嗎?一起來看看JHU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是怎麼說的吧。

1.在美國一定要買醫保

美國的醫療確實相比國內的醫療價格昂貴了不少,這其中的原因較為複雜。可是針對留學生而言,入學時購買的醫保已經為我們的醫療費用進行了降價。沒有醫保在美國看病確實會面臨鉅額賬單的風險。

以JHU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學生醫保為例,購買時半年是1000美刀左右,一年就是2000美刀。有的同學可能會覺得,在美帝一年的醫療開銷都不會到2000刀,買保險反而是個不划算的事。可是買保險的概念不是說,在醫療上的真實開銷大於你的保費你就賺了,而是幫助我們去抵抗未知的風險,儘管風險發生的概率很小,可是一旦有比較嚴重的病,保險就可以為我們的生活節約大量的金錢。

美國留學生看病會“傾家蕩產”?!是真的嗎


2.學校醫保覆蓋全面

我自己購買醫保的時候,就覺得是學校強制購買的,也沒有仔細研究,其實大家仔細看就會發現,學校推薦的醫保是以團購價格推薦我們購買的,相比市面上的保險價格已經打了折扣。而且學生的保險覆蓋面很全,基本囊括了我們日常會涉及到的醫療需求。以JHU的學生醫保為例,就包含了:outpatient services,emergency services ,dental care, preventative care 和Immunizations等等。

保險的中的每個醫療項目保險公司報銷支付比例都不相同,這裡很難提前預測說每次看病要自費多少錢。但是下面這些詞彙趕快get起來,保準你看保險的時候,省力不少。

美國留學生看病會“傾家蕩產”?!是真的嗎


Deductible (xx per year)

免賠額, 需要先自付夠這筆錢以後保險才會開始報銷,每年開始還會重新從零起計免賠額。

Copay

每次看病時需要自付的固定金額,這裡需要注意的是copay並不是一個固定的金額,針對不同的醫療項目,copay的金額各不相同。舉個例子:90% of PA after $20 copay 就是指先自行支付20塊美元,剩下的90%為報銷額度。具體的copay額度最好看自己的保險說明文件提前確認一下。

Coinsurance

是需要自己自付的比例,以百分比的形式呈現。

Out-of-pocket Maximum

是指自付金額的最大限額。自付金額可以理解為Coinsurance + Copay + Deductible加在一起的總額,一旦到達這個額度之後,在我的學生保險裡,剩下的費用是保險全部覆蓋報銷的。 以我的醫保為例:我是3000一個人3000美元。

美國留學生看病會“傾家蕩產”?!是真的嗎


其他國家

英國留學生安康說,他有一次智齒疼痛難忍,看了回牙醫,“那天我發現智齒壞了,因為吃東西掉了一塊,我就去診所急診,急診再加上後面一次檢查的錢總共付了99英鎊。然後我去學校的Health center(健康醫療服務中心)拿了HC1表格,填完之後它裡面有個信封,直接把信封塞到郵筒裡,不需要貼郵票(寄給NHS)。15個工作日會給你回覆,裡面有一另外封信跟你說過幾個工作日,你的就診費會退還到你的銀行賬戶上。它會看你需要救助的程度是給你HC2 certificate 就是全額退款;還是HC3 certificate部分退款。最後給我退了90英鎊。”安康提醒,一定要在三個月之內報銷,否則就失效了。

澳洲留學生巨沖霄生了次小病,體驗了一次當地就醫的過程,“我之前因為發燒去了GP,就是他們這兒的一個門診,我這個不嚴重就開了藥。我當時自己先墊付70澳元左右。之後拿著付款單去保險公司找它償還費用,或者是在網上填一些報銷表格,錢會很快打到你的賬戶上。它們設了上限大概300澳元,而且報銷費用是醫藥費的一半,這是小病。但是如果得了非常嚴重的大病,做手術那些,只要進了Hospital(大醫院)就是全部報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