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匈奴汉国的“塑料兄弟情”:刘聪淫母杀弟,刘乂贪恋权势

刘渊死后,太子刘和继位。他刚继位,就杀死了两个弟弟(刘裕、刘隆),朝堂震动。在此背景下,刘聪趁机杀死了刘和,自立为帝。

刘聪兄弟六人,其中三个死于骨肉相残,剩下的三个兄弟(刘恭、刘聪、刘乂)又该如何分配权力呢?答案是:继续火并!

匈奴汉国的“塑料兄弟情”:刘聪淫母杀弟,刘乂贪恋权势


当然了,在皇权政治时代,绝不能这样直接赤裸地记录皇权相争,有损皇权的神圣性。但这难不倒史学家们,他们用一种大义凛然的方式掩盖了这一切。

在史学家们的陛下,之所以会发生这种骨肉相残的惨剧,是因为他们忘记了嫡庶和礼法,也忘记了情义和廉耻。

把权力之争归咎于人品和学识。什么叫高?这就叫高!什么叫胡说八道?这就叫胡说八道!

在史学家们长期不懈的宣传中,刘聪与刘乂好象变成了一对有情有意的好兄弟。

刘聪一再表示:刘乂是嫡子,皇位应该由刘乂继承。

刘乂一再表示:刘聪年长能干,皇位应该由刘聪继承。

到底应该由谁来继承呢?这两个兄弟那是你推我让,争得差点打起来。

最后,为了维持兄弟之间的情义,刘聪只能客气地说:“皇位本应由刘乂继承,但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为了国家、民族和百姓的利益,我先替刘乂当几年皇帝,等局势稳定之后就功成身退。

乂及群公正以四海未定,祸难尚殷,贪孤年长故耳。此国家之事,孤敢不祗从。今便欲远遵鲁隐,待乂年长,复子明辟——《晋书》·卷一百二·载记第二

匈奴汉国的“塑料兄弟情”:刘聪淫母杀弟,刘乂贪恋权势


刘聪和刘乂各有所长:刘聪积累了大量的军政资本,刘乂的母族势力强大。而刘恭与这两个弟弟相比,力量显得有些单薄。刘聪在继位之后不久,就派人暗杀了刘恭。

刘恭死后,刘聪与刘乂两人的关系更加微妙。之所以会出现相互谦让的戏份,只是因为他们都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击败对方。所以刘聪在成为皇帝之后,立刻封刘乂为皇太弟。

尊元海妻单氏曰皇太后,其母张氏为帝太后,乂为皇太弟,领大单于、大司徒——《晋书》·卷一百二·载记第二

刘乂的母亲是氐族酋长单正的女儿。刘渊封单正的女儿为皇后,本意应该是巩固匈奴汉国中匈奴民族与氐、羌两族之间的联盟关系。

刘乂虽然没能继承皇位,但他依然是氐、羌两族的实际管理者(大单于)。刘聪之所以不敢轻易对刘乂动手,主要是忌惮刘乂对氐、羌两族的影响力。

之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刘聪之子刘粲在与刘乂争权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氐、羌两族的重要人物被牵扯进来。

匈奴汉国的“塑料兄弟情”:刘聪淫母杀弟,刘乂贪恋权势


刘聪对此非常头疼,一直在想办法破局。后来他想出了一个歪招:与单太后乱搞男女关系!

虽说单太后和刘聪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从身份上讲,单太后是刘聪他爹刘渊的女人。面对刘聪这种标准的禽兽行为,历史竟然表现出了惊人的平静,就好像刘聪只是随便玩了一个女人而已。

后人在为刘聪的行为辩护时,总会拿少数民族收庶母入房来说事。

少数民族收庶母入房的确不是什么大新闻,可当时的匈奴汉国已经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帝国了,而单太后更是名正言顺的太后。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匈奴汉国就是在向中原王朝学习,而且学得有模有样。在这种背景下,还扯什么少数民族收庶母入房,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更重要的是:单太后是皇太弟(刘乂)的亲生母亲。哥哥刘聪一再表示将来要让位给弟弟刘乂,转眼就与弟弟刘乂的亲生母亲乱搞男女关系,这不是打脸又是什么?刘聪能干出这种事情,说明他根本就不尊重刘乂,谁还敢相信他对刘乂的许诺呢?

匈奴汉国的“塑料兄弟情”:刘聪淫母杀弟,刘乂贪恋权势


而刘聪之所以与单太后乱搞男女关系,主要也是为了削弱皇太弟刘乂的势力。

刘乂之所以能够拥有令刘聪感到棘手的势力,主要是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刘乂的亲生母亲单太后是先帝刘渊的皇后。

刘聪在继位之后,总是想方设法地削弱单太后的地位。刘聪在继承皇位后,先是两个太后并立。单太后是太后,自己的母亲张氏也是太后,这种做法使得单太后在后宫的地位不具唯一性。

两个太后并立的格局形成之后,刘聪又与单太后乱搞男女关系。这步棋走完,单太后在宫中的地位就一落千丈了。

单太后的身份虽然不具备唯一性,但也是非常尊贵的。除此之外,她还是先帝刘渊的皇后,更是皇太弟刘乂的亲生母亲。

但现在呢?先皇尸骨未寒,她就和名义上的儿子搞在了一起,她的亲生儿子也会以她为耻。

她付出了这么多,却依然只是皇帝刘聪的一个情妇而已。

一个女人处于这种境地,还有什么身份可言?还有什么活下去的勇气?刘聪与单太后乱搞男女关系,实际上就是往死里逼单太后,因为上述行为足以使任何一个女人精神崩溃。

最终,单太后在绝望的环境中自杀,皇太弟刘乂也彻底丧失了来自宫庭的支持。

刘聪这招就是为了给刘乂一个下马威,他希望刘乂主动放弃皇太弟的身份。

单太后去世之后,刘乂的舅舅劝他:刘聪绝不会让你继承皇位,如果你继续守着皇太弟的身份,肯定会引来杀身之祸。

这是很有远见的话,但刘乂早已被看似美好的未来蒙住双眼,并没有听从这番劝说。

匈奴汉国的“塑料兄弟情”:刘聪淫母杀弟,刘乂贪恋权势


而除了被看似美好的未来蒙住双眼,刘乂还有一层倚仗,也是刘聪忌惮他的第二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刘乂是匈奴汉帝国中氐、羌两族的代表人物。

正是因为刘乂有这种身份,所以他一直稳座帝国权力的第二把交椅之上。即使刘乂彻底丧失了来自宫庭的支持。,也依然是帝国毫无争议的二号人物。

刘乂有两个身份,第一个身份是大单于。

与刘乂利益一致的氐、羌酋长非常多。刘粲陷害刘乂的时候,竟然把十多个氐、羌酋长抓起来强迫他们做伪证,承认与刘乂密谋造反,这种做法逼反了不少氐、羌之人。我们可以从这件事情中得出一个结论:刘乂身为大单于,绝不是一个象征或摆设,他有足够的实权。

粲使准、沈收氐、羌酋长十馀人,穷问之,皆悬首高格,烧铁灼目,酋长自诬与义谋反。——《资治通鉴》·晋纪十二

氏羌叛者十馀万落,以靳准行车骑大将军以讨之。——《晋书》·卷一百二·载记第二

刘乂的另一个身份是皇太弟。

其直属兵力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后来,因为刘乂失败而被活埋的将士就有一万五千人,这些人几乎都是刘乂的嫡系部队,否则绝不会因为刘乂的失败而遭受如此灾难。我们可以从这件事情中得出一个结论:刘乂的嫡系部队都有一万五千人,其他非嫡系但归他管辖的军队一定更多。

于是诛东宫官属及义素所亲厚,准、沈等素所憎怨者大臣数十人,坑士卒万五千馀人。——《资治通鉴》·晋纪十二

匈奴汉国的“塑料兄弟情”:刘聪淫母杀弟,刘乂贪恋权势


因为刘乂拥有上述两种身份,所以刘乂在朝堂上的势力非常大,支持他的官员同样有很多:太傅崔玮和太保许遐都曾鼓动刘乂动用武力提前继承皇位,并一再论证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今四卫精兵不减五千,相国轻佻,正烦一刺客耳。大将军无日不出,其营可袭而取;馀王并幼,固易夺也。苟殿下有意,二万精兵指顾可得,鼓行入云龙门,宿卫之士,孰不倒戈以迎殿下者!大司马不虑其为异也。——《资治通鉴》·晋纪十一

基于皇族内部的矛盾,刘聪的几个儿子之间也不是一条心。在兄弟相争之际,有人甚至与皇太弟刘乂达成联盟。大将军、卫将军(都是刘聪的儿子)都和皇太弟过从甚密,这根本就不是秘密。当然了,对外的时候,总是说我们叔侄关系多么多么好。

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刘聪一点安全感都没有。清理掉单太后不久,他又开始继续想办法削弱刘乂。

史书写到这里的时候,总是说从前英明神武的刘聪,当了皇帝之后就完全变了一个人。成天不理朝政,只知道吃喝玩乐。

刘聪这种转变,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人格的巨变,他是在想方设法地给自己的儿子(刘粲)留下参政机会,当刘粲拥有了部分实力之后,可以帮着他一起制衡刘乂。

皇太弟的主要权力基础在大单于一职,而刘粲的主要工作就是处理匈奴、汉两族的事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刘乂的地位逐渐开始动摇。

聪以粲为相国,总百揆,省丞相以并相国。——《晋书》·卷一百二·载记第二

匈奴汉国的“塑料兄弟情”:刘聪淫母杀弟,刘乂贪恋权势


刘聪是帝国皇帝,权力地位必然高于自己封的皇太弟刘乂。刘聪不理朝政,刘粲逐渐成为了帝国的代理皇帝,他的权力和地位自然也逐渐超过了刘乂。

在时机成熟之后,刘聪突然发难,刘乂在刘聪父子的联手打击下,最终功亏一篑。

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刘乂被清理出场,匈奴汉国的整体实力也大大降低。因为有不少氐、羌两族的重要人物顺势背叛了匈奴汉国,这也为刘氏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匈奴汉国的“塑料兄弟情”:刘聪淫母杀弟,刘乂贪恋权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