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 風雲鄂州之湖北簡稱來自大冶鄂王城

湖北簡稱來自大冶鄂王城

湖北簡稱鄂的真正來源是鄂州,這是舉世公認不爭的事實,誰知近來出現了雜音,如一份省級報紙2010年5月10日文化版刊載《鄂王城重續鄂文化血脈》一文中稱:“大冶市金牛鎮鄂王城,是湖北簡稱鄂的源頭。”其後,又在2010年5月24日文化版刊載《誰來保護國寶鄂王城》一文中稱:“鄂王城———湖北簡稱鄂的真正來源。”那麼,湖北的簡稱“鄂”來自大冶金牛鎮,這種說法能站得住腳嗎?對此,必須引經據典,正本清源,還湖北簡稱鄂的真正來源是鄂州,這個歷史的本來面目。

“鄂”源自江邊捕鱷部族

風雲鄂州之湖北簡稱來自大冶鄂王城


據《鄂州市志》載,鄂州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5000多年前,其祖先就生息勞作在這裡,境內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10處,夏商時代遺址20多處。《鄂州歷史紀要》載,帝堯時為樊國。殷商時為鄂國。據央視4套播出7集紀錄片《走進鄂州》中介紹,在商周時代,鱷魚廣泛分佈於長江流域,鄂州地屬亞熱帶氣候,草澤繁茂,最適合鱷魚的繁殖。於是,一個以捕鱷魚為生的部族產生了,他們也被稱為“噩”。金文中的“噩”字即是古人捕鱷魚的器物,四個“口”是鱷魚在捕獸器中發出的叫聲。這是鄂州稱“鄂”的開始。

據《史記·楚世家》載,周夷王時,王室衰微,諸侯互相征伐。楚王熊渠很得江漢之間的民心,興兵伐揚越,至於東鄂(今鄂州市),封其中子紅為鄂國之王。據《鄂州歷史紀要》載,熊渠卒,熊紅嗣位,仍居鄂,傳六王至熊咢猶居此,為楚國之國都。春秋時為楚之別都。楚共王熊審封其三子皙為鄂君,始鑄銅鏡,子皙與鄂地越人泛舟於鄂渚。戰國時為鄂邑。楚懷王封其弟啟為鄂君,頒發“鄂君啟金節”,鄂邑水陸商隊貨運楚國各地。楚頃襄王21年,屈原放逐江南,行吟鄂渚,《九章·涉江》雲:“乘鄂渚而返顧兮,欸秋冬之緒風。”鄂州西山有屈原“望楚亭”。楚國經營東鄂達600餘年。

熊紅鄂國故址後遷至西山腳

據中國水運報社張後銓先生《鄂君啟節價值與東鄂地望考略》載,熊紅鄂國故址確切都點在原鄂城縣(1956年劃歸大冶縣)金牛鎮附近的李角村。熊紅始封於馬跡鄉,因其地偏僻,交通不便,不久便遷徙 至今的鄂州市西山腳下,古籍中早有鄂國遷徙 之說。這一史實,既有古典文獻與實物資料作依據,也為當今學者所公認。人民日報高級記者柯愈春先生在《樊楚旅居文化的形成與發展》載,梁子湖的周邊地區,古代稱作樊楚,以鄂州樊(西)山為中心,經過數千年的開發,形成一種樊楚旅居文化。熊紅為鄂王,至樊山,駐地開發,安民建城,後來稱為鄂王城。

西周時代的鄂王城,秦代的鄂縣故城,孫權建都的武昌城,都在西山之麓,三者連在一起,已成為定論。

據《鄂州史話》載,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全國實行郡縣制,始置鄂縣。兩漢400餘年間,仍稱鄂縣。從西周中期到東漢末年計1100餘年,今鄂州市一直稱鄂。公元221年,吳王孫權都鄂,取“以武而昌”之義,改鄂縣為武昌。同年8月築武昌城,遷移建業(今南京)之民千家至此。並設立武昌郡,郡治設在武昌,管轄武昌、下雉、陽新、柴桑、尋陽、沙羨6縣。武昌城不僅是郡治、縣治所在地,更重要的是吳國的都城。公元229年4月,孫權在武昌稱帝,至9月遷都建業,召上大將軍陸遜輔佐太子孫登留守武昌。公元265年9月,末帝孫皓又自建業遷都武昌,吳國貴族不願離開本土,所以有“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的民謠,成就了武昌魚的美名。孫皓不得不於次年12月還都建業,留衛將軍騰胤鎮守武昌。自孫權改鄂縣為武昌,經歷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鄂州市一直稱武昌,長達1100餘年。

據《鄂州史話》載,公元589年(隋開皇9年),改州、郡、縣三級製為州、縣二級制,受鄂縣、鄂郡、鄂邑名稱的影響改郢州為鄂州,武昌隸屬鄂州。

東晉時,鄂州城區為武昌府治所,王敦、陶侃、庾亮、庾翼等先後設府治理。其間,中國道教發展史上里程碑式人物葛洪駐足武昌,結廬煉丹5年。“淨土宗”初祖慧遠掛錫西山古靈泉寺3年,使之成為“淨土宗”發源地。唐肅宗至德年間,置“武昌軍節度使”,駐鄂州(江夏),而武昌縣名依舊。唐代以後,武昌成為文人騷客遊覽吟詠勝地。李白、孟浩然、李陽冰、岑參、元結、杜牧、蘇軾、蘇轍、黃庭堅、陸游、秦觀、范成大、王十朋、丁鶴年等,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文。

據《鄂州市志》載,五代十國的乾德5年(967年),南唐割武昌三鄉之地置大冶縣。元成宗大德5年(公元1301年)以武昌作為“路”級建制。元順帝21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改武昌路為“武昌府”,直到清末未變。而武昌縣名一直未變,形成“上下兩武昌”格局。民國2年(公元1913年),將武昌府治江夏縣改為“武昌縣”。次年將原武昌縣改為“鄂城縣”。從鄂縣改武昌縣,到最終稱於江夏,其間經歷1100多年。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省轄鄂州市。

據《辭海》載,湖北省的簡稱,因清代省會是隋以後鄂州的治所而得名。

鄂州與“鄂”結下不解之緣

從上可知,大冶縣是南唐割武昌縣三鄉置縣,鄂王城所在地是1956年從鄂城縣劃入大冶縣,而原鄂王城因地處偏僻,後遷徙 至西山之麓。兩下對照,鐵證如山,那種認為現大冶鄂王城是湖北簡稱鄂的真正來源者,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湖北日報》2010年5月12日在《多彩鄂州,宜居宜業》一文得出正確結論:鄂州是湖北簡稱“鄂”之源。春秋時期,楚王封其子熊紅為鄂國之王,鄂國就是現在的鄂州。湖北簡稱“鄂”即由此而來。

自此以後兩千多年,鄂州與“鄂”結下了不解之緣,相繼被稱為鄂縣、鄂邑、鄂城、鄂州。鄂州是武昌之源。公元221年,三國時期,吳王孫權在此定都,公元229年稱帝,改鄂縣為武昌,寓意“以武而昌”。魏、蜀、吳形成三國鼎立之勢。在歷史上,鄂州時為郡治,時為州府,始終是長江沿岸的政治軍事重鎮和重要商埠。在新的時期,創造著新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