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五臟化五液,汗、淚、涕、液、唾,五液可看五臟是否健康

中醫中所說的“五臟化液”是指五液與五臟的功能活動、經脈所過或開竅有關。《素問·宣明五氣篇》中曰 “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張志聰《素問集註》中曰“五臟受水谷之津,淖注於外竅而化為五液。”因此,五液分泌的異常,可作為五臟辨證和津液辨證的參考。

五臟化五液,汗、淚、涕、液、唾,五液可看五臟是否健康

何為“心為汗”

心主血,血汗同源,所以“汗為心之液”。表現在病理為出汗過多,易耗傷心血,則見心悸、心慌。陽氣燻蒸津液出皮毛而為汗,汗多不僅要傷津耗液,同時也會耗傷心氣,故大汗淋漓不止就有可能導致亡陽的病變。也就是常說的“氣隨液脫”。

當人被驚嚇時出的汗,通常是冷汗。因緊張、驚懼或疾病等導致汗出而自覺有冷感,通常形容這種情況為“嚇了一身冷汗”。這種冷汗,多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並不發熱,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蒼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脈遲沉、舌淡等寒症表現。多因平素陽虛、衛氣不足所致,也可因受驚嚇引起。很多白領都有手心愛出冷汗的症狀,這多半是身體陽虛所致。人體的陽氣不足。“所謂寒者,非曰外寒,正以陽虛內虛,則寒生於中而陰中無陽,陰中無陽則陰無所主而汗隨氣洩。”故大驚大恐大懼,令人汗出,是皆陽氣頓消,真元失守之兆。又如病後產後,或大吐大瀉失血之後,亦必多汗出,以陽隨氣去之故。

五臟化五液,汗、淚、涕、液、唾,五液可看五臟是否健康

很多白領處於亞健康的狀態,晚上也經常容易盜汗。這種情況多由於心火過旺,精神壓力大所致。汗為心之液,到了晚上,本應腎水上來,把心火降下去。但現代社會競爭壓力過大,很多人到了晚上心裡還想事,如果腎水充足還好,一下就把心火滅了。但恰恰是很多人心火旺,腎水又偏偏不足,因此很容易形成盜汗。這就是心腎不交。盜汗的人,多半還容易失眠。

汗在外為汗,在內為血。過多地盜汗,必然造成陰虛。因此,多吃一些滋陰的食物,可以緩解盜汗問題。當然,如果找不出問題所在,可以考慮脊椎的問題,它也容易引起盜汗。

何為“肺為涕”

涕出於鼻,鼻為肺竅,故“涕為肺液”。肺司呼吸,鼻為氣之通路,肺和則氣道通暢且能辨別五氣(五種氣味)。若肺發生病變,則涕也會異常,可以從涕之改變作為肺病辨證的根據之一。

涕為肺之液,也就是肺功能的外在表現。人在什麼時候會流涕呢?大體有這麼幾種情況:1、感冒受寒;2、悲傷;3、外界刺激。下面來解釋一下:

五臟化五液,汗、淚、涕、液、唾,五液可看五臟是否健康

1、感冒,人在受寒之後,風寒進入體內,這時人體會感覺渾身痠痛,當用發汗藥之後,寒氣被驅散,這時,人就會進入感冒的後期,開始流清涕。此時摸一下清涕,會感覺是冰涼的,其實,這就是呼吸道排出的寒邪,說明感冒將要好了。通常情況下,當清涕流盡時,感冒就自然而愈了。還有一種情況是流濃涕,這種情況多是由於熱症引起的。同時,也會是呼吸道粘膜破損後化膿所致。一般而言,可喝胡蘿蔔+蘋果汁,清熱和修復破損的粘膜。

2、悲傷。此種情況和流淚相似。中醫通常認為,思傷脾,憂傷肺。因此,人在悲傷之時,往往是眼淚和鼻涕一起流,這也是一種排毒的過程。

3、外界刺激。比如吃辣椒、大蒜、芥末時,都會不由自主流涕。這些食物在中醫裡都歸為“辛”。辛入肺,過辛傷肺。如果偶感風寒,藉助這些食物,會幫助將體的的風寒排出體外,流涕也就很正常了。但是,如果過度吃這些東西就會傷肺,還會引發痔瘡。肺與大腸相表裡,這就是過度刺激所致。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有些人大便時,也會流涕,這個道理與前一句話相似。

五臟化五液,汗、淚、涕、液、唾,五液可看五臟是否健康

何為“肝為淚”

淚出於目,目為肝之竅,故“淚為肝液”。生理情況下,淚可滋潤眼目,使之濡而不幹澀,並能經常沖洗異物,維護目內之潔淨。若發生病變時則淚的分泌出現異常。如肝陰虛,津液不足,淚無所化,則兩目失養而乾澀;肝經感受風邪則迎風流淚而兩目作癢;如肝經有熱,熱淚膠粘,兩目畏光作痛;若肝腎陰虛、老年氣血虛弱、亦可見冷淚長流不止等。對於臨床辨證與診斷均有一定參考意義。

五臟化五液,汗、淚、涕、液、唾,五液可看五臟是否健康

都知道這樣一句話:“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既然淚為肝之液。肝在人體當中,是最大的解毒器官,因此,當人處於極度悲傷時流出的眼淚,實際是人體的一種自保性解毒。眼淚證實是緩解精神負擔最有效的“良方”。很可能就是這個道理,女人比男人少得因神經緊張而誘發的梗死和中風。男性流淚的頻率是女性的1/5,因而男性患潰瘍等病較女性多。女性眼淚中催乳激素高於男性,這種激素差異很可能是女性特愛流眼淚的原因之一。事實上,受了委屈或被悲痛折磨時揮淚痛哭,能把心中的痛苦發洩出來,對改善情緒非常有益,該流淚不流淚,是引起潰瘍病、高血壓、精神障礙的重要原因。女人比男人長壽,當然原因很多,其中女人的例假和愛流淚,都是人體的一種解毒表現。隨時的解毒,使毒素不容易在體內蓄積,不會導致人生大病。

五臟化五液,汗、淚、涕、液、唾,五液可看五臟是否健康

何為“脾為涎”

涎出於口,口為脾之竅,故曰“涎為脾之液”且常與唾合稱涎唾或唾液。因脾開竅於口,胃與脾相互協作,脾胃功能正常,水溼得以運化,則津充液足而口中和,不燥不淡,食則能辨五味。若脾胃虛寒,水液不化,冷涎上逆則口淡乏味,泛惡涎多;若胃火熾盛,熱灼津傷則口燥涎少;若胃有停食、蟲積或溼熱蘊結,則常見口角涎液自流,入睡尤甚,小兒更為常見。

很多人去外面飯館吃飯,都愛要個飲料什麼的?覺得如果沒有飲料,這飯吃著沒味,總覺得口很乾,這說明在吃飯的時候產生不了飢餓感,吃飯不香,分泌不出涎來,所以才會用飲料替代。但是,飲料大部分含有高糖,喝了以後會讓人有易飽感,進而又影響人們正常飲食。但這種飽的感覺又不是真飽,胃裡又是空的,又想讓人多吃,這種吃法就會讓人不斷長胖。一些老年人或者小孩子愛流口水,這種現象俗稱流哈拉子。中醫看這種現象會說脾虛。虛,其實就是弱的意思,也就是說脾的功能變差了。因為脾主肌肉,肌肉約束不住口,自然就會將口水流到外面。這種體質人大都比較胖,尤其是一些人在睡覺的時候,會把口水流的哪兒都是。

五臟化五液,汗、淚、涕、液、唾,五液可看五臟是否健康

何為“腎為唾”

唾,似指舌下腺所分泌之唾液,為腎所主。生理情況下唾液有滑潤口腔,溼潤食物及清潔口腔等功能。但病變時也會發生異常。如肝腎陰虛,唾無所化則感口乾舌幹,入夜尤甚。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因此,就很好理解唾液了。唾為腎之液。也就是腎功能的外在表現。前面在談涎時已經提到了,涎相對於唾來說,更為清亮,並且想到吃酸杏,分泌出來的就是涎。而唾是怎麼分泌出來的呢?只要用力攪伴舌頭,不一會兒就會分泌出液體來,這個液體就是唾液。它是由經外奇穴的金津、玉液兩個穴位產生出來的,也有人認為是由膀胱經上行到頭部產出,在中醫裡,把“唾”歸於腎。

說到唾液,不能不提古代養生家經常用的的功法,叫赤龍攪海。“赤龍”即舌頭,“華池”“海”即口腔。“赤龍攪海”就是在不飲食情況下,經常用舌頭在口腔內攪動,使體內的水分上升至口腔,通過唾液腺變唾液再徐徐嚥下,從而達到健身祛病、延年益壽的目的。

五臟化五液,汗、淚、涕、液、唾,五液可看五臟是否健康

中醫學認為五液生於五臟,五臟病變可以影響五液而出現不同的病理改變。根據這一基本理論,臨床上就可以通過五液的病理表現來幫助診斷臟腑病變。此外,由於腎主水,五液都是津液所化,所以有五液與腎有密切關係的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