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五斗江乡三和村李氏贞节牌坊」访遂川县古牌坊记录 6

一直以来,只要外出我都会关注古民居、古祠、古庙、古道、古桥、古牌坊等等遂川县范围内一切建设施工领域的设施。

今年三月份我开始陆陆续续记录遂川县域内还保留下来的古牌坊,感谢唐晓泉老师的关注,他知道后将前些年下乡拍摄的三张古牌坊相片无偿提供给我,希望我下次有空能够记录出来。但他只记得是在五斗江乡拍摄并不记得具体位置。说句实在话,看着这座牌坊图片我如获至宝,因为这座牌坊我从未见过,建筑材料与我以往见到的古牌坊完全不同,所以立即着手查阅相关资料并在五江范围内到处打听。历经数月无任何收获,直到昨天与五斗江乡郭华生书记联系,困惑秒解,不止弄清了这座古牌坊建造的具体位置,还找到一篇关于介绍这座牌坊的美文,拜读之后感觉记录不错立即与大家分享。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没弄清文章作者大名,暂且用佚名代替,如原作者看到请与我联系,我会立即更正,谢谢。

「五斗江乡三和村李氏贞节牌坊」访遂川县古牌坊记录 6


三和村李氏贞节牌坊

1780年,石围子李魁光长女经媒妁之言,受父母之命与三和流坑叶培扬成婚。叶培扬自小就体弱多病,婚后,身体一直未见好转,结婚多年也没有生过一男半女;1785年,叶培扬走到了人生最后阶段,弥留之际对李说:“淑贞,咱们结婚多年,也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如今我要先你而去,最大的牵挂是,我死后,你一个妇道人家以后如何生活啊。孤苦伶仃,一个小脚女人如何作田养活自己,不如趁着年轻,如果遇到有合适的大户人家纳妾或续弦,你就改嫁了吧,那样我在那边才能够安心”。李淑贞看着丈夫那种不甘和绝望的眼神,坚定的对叶培扬说:“好女不侍二夫,我即与你成婚,生是叶家人,死亦叶家鬼”。叶培扬听到妻子的话语后,带着感动、不忍和遗憾的眼神永远地离开人世。

「五斗江乡三和村李氏贞节牌坊」访遂川县古牌坊记录 6

叶培扬死后,李淑贞想起了对亡夫的承诺,为了生活下去,解开了从小缠裹的双脚,下地学做农活。周围的群众看着弱不禁风的淑贞在田间劳动,心中多了一份敬重。也有些好心人心疼瘦弱的淑贞,给她张罗改嫁的事,李淑贞想到了对亡夫的承诺,一一谢绝好心人的提议,依旧劳作在田间。

「五斗江乡三和村李氏贞节牌坊」访遂川县古牌坊记录 6

经过三年的学习劳动,李淑贞基本可以养活自己。李淑贞为了给叶培扬留下一脉,请求叶培扬的四哥叶培钧过继给她一个儿子,叶培钧生有三个儿子,看着弟媳平时的生活,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想想怪可怜的,于是就把二儿子过继给了李淑贞抚养。两年后,对李淑贞来说,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抚养2年的孩子因病夭折了。于是流言飞起,说李淑贞是“扫帚星”“克夫命”等等。从此李淑贞变得一团糟,呆在流坑,承受着生活的清苦和精神的压力,也曾想过离开流坑,离开叶家,可每每有此想法时,李淑贞的脑海中便会浮现出叶培场临终时那种不甘而的眼神和自己厚重的承诺。于是,李淑贞继续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就这样李淑贞在流坑继续生活了三年。这三年来,李淑贞经常想起对叶培扬的承诺,心里无比的愧疚与痛苦。李淑贞厚着脸皮再三哀求叶培钧把最小的一个儿子以延续叶培扬的血脉。叶培钧看着勤劳而沉默的弟媳,想着弟媳生活的艰辛和精神的痛苦,便答应了把小儿子过继给李淑贞。

「五斗江乡三和村李氏贞节牌坊」访遂川县古牌坊记录 6

李淑贞含辛茹苦,诚惶诚恐地抚养着小孩,生怕再出什么意外,将小孩艰辛地抚养长大。她所作所为深深感动了叶氏其他族人和方圆百里的百姓。1797年,在众人的支持下,叶氏族人将李氏的经历上报到了当时的县衙,时任知县大人亲自核实后上报朝廷,经朝廷准许之后,流坑叶氏族人便为叶李氏修建了贞节牌坊,并载入县志。

「五斗江乡三和村李氏贞节牌坊」访遂川县古牌坊记录 6


贞节,是对爱情的最终升华,长相斯守,不与他人。正因为叶李氏对其夫的从一而终,一诺千金的行为;深刻的体现了五斗江女子对贞洁的忠诚。这也是五斗江人忠孝节高尚品德的一种体现。

「五斗江乡三和村李氏贞节牌坊」访遂川县古牌坊记录 6


关注微信“木子轶说”公众号,可以让您知道更多遂川历史典故、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特产特色、手工技艺……和个人的感悟真言,也欢迎关注公众号后留言提供更多精彩信息,谢绝任何广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