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深哈產業園區應複製“128公路”模式

黑龍江日報11月26日訊“深哈產業園區應該複製‘128公路’模式,帶動新區發展,成為哈爾濱城市復興的一個戰略支點。”哈爾濱市發展改革研究院研究員張玉斌對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的戰略定位和發展模式見解獨到。

“128公路”是美國波士頓地方政府闢建的一個高技術產業園。它充分整合了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人才和創新資源、紐約的資本、稅收優惠和政府服務等優勢,創造出了依靠大學人力資源優勢推動老工業基地復興的典型案例。“走不走‘128公路’模式,要看這一模式符不符合國家戰略定位要求。‘128公路’模式的高技術產業園和人才資源戰略,恰恰符合國家振興東北戰略提到的‘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向選好用好各方面人才要發展’的要求,正是園區建設應‘瞄準’的發展方向。”張玉斌說,能催生“128公路”模式的一定是一流的理工科大學,而哈工大在全國理工科院校的地位不言而喻。為此,深哈產業園區應全力推動哈工大科技成果和人才向園區集聚。

“‘128公路’模式的集聚動力來自於深哈兩市政府和市場資源共享。”張玉斌說,深哈兩市應以科技金融為重點,推動與深圳科技局、金融辦合作,共建共享科技投融資全產業鏈,使進園區的項目可以坐上深哈直通車,讓人才和科技真正為兩市共享、享受兩市的待遇。“深圳科技局掌握的銀政企貼息項目、科技保險、知識產權融資方面的資金和操作經驗等對哈市大學成果產業化發展至關重要。”張玉斌建議將深圳近5萬家、註冊資本約3萬億元VC、PE資源接入園區平臺。

打造優質營商環境“升級版”

“在全國19個國家級新區積極爭相打造優質營商環境的氛圍下,新區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哈爾濱市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劉軼梅認為,新區應打造優質營商環境“升級版”。

“營商環境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新區應思考打造優質營商環境升級版‘問題在哪裡、出路在哪裡、未來怎麼樣、目標是什麼’的關鍵問題,對標國家級新區營商環境評價體系指標,開展自查,找出差距,及時改正,定期發佈營商環境報告。”劉軼梅說,政策制度供給仍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為此要優化政策制度環境。新區應在國家發改委《哈爾濱新區總體方案》指導下,不斷完善各項規劃、實施方案等,進一步圍繞政策環境、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創新環境和人文環境,加強制度供給。並參照其它國家級新區的制度供給,推出類似“招商十條”、“互聯網十條”等簡單明瞭、務實高效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增強針對性和適用性。

劉軼梅說,新區應該在“互聯網+政務服務”上有大作為。應建立健全新區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整合新區政務信息系統,實現重要政務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同時,發揮新區智慧城市大數據中心作用,拓展為企業和居民服務的數據集成推廣與應用,為企業和居民帶來更高效便捷政務服務,實現24小時全時辦理,一網辦理。

“‘放管服’改革主體是政府各級職能部門,新區必須轉變政府職能,進行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劉軼梅建議,新區要在已經組建的行政審批局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職能,做好審批事項分類,開展標準化審批,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實現“企業全生命週期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