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浅析齐秦在《大约在冬季》中运用的好莱坞电影故事手法


浅析齐秦在《大约在冬季》中运用的好莱坞电影故事手法

01 好片 or 烂片?

电影《大约在冬季》自上映至今,豆瓣评分5.3分,评分并不算高。

从卖点上看,电影《大约在冬季》的评分理应不该如此呀。

电影《大约在冬季》是由歌手齐秦的同名歌曲改编而来的,《大约在冬季》这首歌诞生于1987年。当时,正与王祖贤异地恋的齐秦,为了表达他对王祖贤的思念之情,他仅仅用了15分钟的时间,便为王祖贤写下了这首量身定做的情歌《大约在冬季》。虽然它的诞生,仅用了15分钟,但它却流传了30多年。

两年前,素有“文字女巫”之称的作家饶雪漫以这首歌为灵感,创作了一部同名小说,“把一首单纯的歌,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电影才有了创作基础。

浅析齐秦在《大约在冬季》中运用的好莱坞电影故事手法

在电影《大约在冬季》决定开拍之初,有许多人问过齐秦,他对电影票房的预期如何、他对电影的卖座是否有信心等。

但齐秦的回复却是,无所谓。

“有票房不代表喜欢,如果这部电影能留在大家心中,能让人解读出一些爱情观点,会比数据更重要。”

“我其实不是一个喜欢回忆的人,但是有点梦幻的人生还是美好的。”这是齐秦想要通过电影来表达的情怀。


浅析齐秦在《大约在冬季》中运用的好莱坞电影故事手法

其实,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观感都会不一样,有人会喜欢,也有人会不喜欢,但无论如何,也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也没必要非得一定要去看电影被打多少分。

对《大约在冬季》这部电影而言,它更像是齐秦在讲述他自己的故事,有感而发的故事,最动人。

如果你读懂了它,那么你可能会很感动,有一位观众说:“电影散场了,我还在哭,究竟在哭什么,只有我自己知道。”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也许都会想起自己心中的那份感情,或是圆满,或是不欢而散。

如果你不理解它,也许你就会觉得这是一部现代狗血片,老套的情节,满是套路的剧情,不值一看。

但,这部电影到底如何,只能自己用心去感受了。

浅析齐秦在《大约在冬季》中运用的好莱坞电影故事手法

02 爱情电影的套路

观影感受可以是主观的、感性的,而分析电影可以是客观的、理性的。现在,我们可以用好莱坞最会讲故事的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的经典著作来浅析一下电影《大约在冬季》。

罗伯特•麦基的著作《故事》被誉为“编剧圣经”,自1997年初版以来,《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编剧的第一必读经典。

1981年,罗伯特•麦基受美国南加州大学邀请,开办“故事”培训班,随后创办全球性的写作培训机构,学员超过6万名,其中,60人获奥斯卡金像奖,170人获美国电视艾美奖,30人获美国编剧工会奖,26位人获美国导演协会奖。

《故事》正是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

在《故事》中,罗伯特•麦基指出了爱情故事的套路。

“男女邂逅必须在故事讲述过程中的初期出现,这一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常规,随之而来的便是爱情的考验、磨难和胜利。观众一直在等着看这些恋人的命运在命运之手中将如何被安排。通过巧妙地将恋人的见面延迟到高潮时,这些影片回避了现代恋爱的棘手问题,

用相见难取代了相处难。这并不是爱情故事,而是渴望故事,因为关于爱的谈论以及爱的欲望充满了所有的场景,将真正的恋爱行为以及不无磨难的后果留到银幕之外的未来发生。”

我们回到电影《大约在冬季》当中,齐秦在讲述故事的时候,正是使用了这一套路,“用相见难取代了相处难”。

浅析齐秦在《大约在冬季》中运用的好莱坞电影故事手法

"有些人,见三百次也没用;有些人,见三次就够了!"

第一次相遇,齐秦演唱会。齐啸递给安然一张演唱会门票,初见一别后,她空守着两人的约定,由盼望到淡忘。

第二次遇见,于教授家中。齐啸是于教授的故友之子,安然是于教授的得意门生,缘份来得刚刚好,自然而然,他们相爱相恋。然而,在他们爱得热烈的时候,他父亲病危,他只留下一句“大约在冬季”便匆匆离别。而她,又一次地陷入无边的等待之中。

浅析齐秦在《大约在冬季》中运用的好莱坞电影故事手法

第三次重逢,台北交流活动。安然因公而来,齐啸慕名而来,两人历过千帆,情依旧,爱仍浓,重续前缘。奈何,他又在此时遇上一地鸡毛,明星前妻隐婚被曝光,家中被记者围困,父亲的病刚刚稳定,孩子被镜头包围,而他能做的,就是选择离开,她再一次失望与崩溃。

罗伯特•麦基写道:“写爱情故事时,我们要问的最重要问题是,什么东西会阻止他们?两人见面,恋爱结婚,养家糊口,互相扶持,直到终老...还有什么东西能比这些更令人乏味?”

“阻拦人物”或“反对爱情的力量”,往往是爱情故事中的常规部分,这也是爱情电影中常用的套路。

浅析齐秦在《大约在冬季》中运用的好莱坞电影故事手法

03 所有的套路,都是为了冲突

电影中,好的冲突,必须要戏剧化,简单来说,就是怎么做都对,但又怎么做都不对。

我们再看《大约在冬季》,其实,齐啸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迫不得已。

第一次,从相遇到互有好感,从分开到失联,齐啸没有按约定联系安然。为什么?

虽然写着地址的纸条遗失了,如果他愿意,他一定可以凭借着模糊的记忆去北师大找到她,但是他没有。因为,他不可以,那个时候的他已经是有女朋友的,由于道德的约束,他只能由着纸条的遗失,顺势而为。

浅析齐秦在《大约在冬季》中运用的好莱坞电影故事手法

第二次,从相爱到戛然而止,为什么?

初次相爱,两人你侬我侬,却要戛然而止,起因,是因为齐啸的父亲突发中风,无人照料。如果他选择留下,他就是对亲人不孝;如果他选择离开,他对她,只有伤害。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

浅析齐秦在《大约在冬季》中运用的好莱坞电影故事手法

第三次,从重逢到重新恋爱,以为历经千帆,终能厮守的时候,齐啸又对安然再说一次“对不起”。这次是因为他的前妻制造了各种混乱,尽管伤了她的心,但他却选择了在混乱中沉默,他不抗争。因为,如果他选择为她抗争,他就必须放下远在故土的父亲和孩子,他实在做不到,于是,他只能选择又一次放弃她。

浅析齐秦在《大约在冬季》中运用的好莱坞电影故事手法

齐啸的每一次选择,对他身后的亲人是好事,但对她却是坏事。相反,如果他的每一次选择,都是选择了她,那么,对于他身后的亲人而言,却又成了坏事。

所以,无论齐啸怎样选择,都没有两全完美的,只有取舍。这,就应了那一句,怎么做都对,但又怎么做都不对,这就是这部电影里展现出来的好的冲突。

罗伯特•麦基还写道:“人物的真相只有当一个人在压力之下做出选择时才能得到揭示——压力越大,揭示越深,该选择便越真实地表达了人物的本性。”

浅析齐秦在《大约在冬季》中运用的好莱坞电影故事手法

齐啸的每一次选择,都是迫于压力之下,他退无可退,不得不这样选择。

你想象一下那个年代的人的价值观,你再去审视齐啸和安然之间的爱情故事,很多不可理解的行为也都完全合理了,这就是那个年代的人的价值观,价值观决定思想,思想决定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