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李亞在河南日報署名文章:三合村調查——精準脫貧實踐與鄉村振興探索

本文共計2647字,閱讀需約7分鐘

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李亞在河南日報署名文章:三合村調查——精準脫貧實踐與鄉村振興探索



三合村調查

精準脫貧實踐與鄉村振興探索



文丨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 李亞


嵩縣黃莊鄉三合村是伏牛山深山區的深度貧困村。圍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特別是關於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精神,我多次到三合村調研,與村裡幹部群眾一起研究謀劃脫貧攻堅工作,幫助解決存在的問題短板,梳理鞏固脫貧成效、實現全面振興的思路舉措。

三合村的精準脫貧之路。三合村土壤貧瘠、山高路遠、地廣人稀,“一溝十八岔、岔岔有人家”,群眾飽受出行難、吃水難、用電難、住房難、看病難、上學難之痛,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32戶422人。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三合村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探索走出了一條符合三合村實際的脫貧攻堅之路,貧困發生率由27.2%降至2018年的0.99%,實現整村脫貧。


一是在發展寫生產業中,繪出脫貧致富美好新生活。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依託山水資源發展寫生產業,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轉變發展思路。在返鄉創業黨員馮亞珂的示範帶動下,過去山高路遠、偏僻閉塞、基礎薄弱的“瓶頸”,變成了撬動寫生產業發展的“槓桿”。通過大力發展寫生產業,偏遠閉塞的窮山村變成了花牆黛瓦的特色手繪小鎮,2018年全村實現增收500餘萬元。堅持規劃引領。堅持既融入新時代新理念,又保留鄉土氣息民俗底蘊,因地制宜規劃建設寫生基地和山水寫生、新農村寫生、古村建築寫生、豫西民俗寫生“一基地四園區”,村莊產業佈局、村民生活佈局和生態佈局得到同步改善。拓寬致富渠道。寫生基地帶動村民生產生活方式發生重大改變。25戶農家賓館、4家精品民宿高峰期日營業額達8萬元;昔日的“放羊倌”“養蜂匠”紛紛“變身”“觸網”,成了“販羊商”和“新網紅”;通過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村集體收入從空白躍升到年均20萬元,村民戶均年增收8400餘元。


二是在推進文化鑄魂中,凝聚三合精氣神。把開發與保護、文化與生態、傳承與弘揚結合起來,推動村莊面貌發生根本性轉變。留住鄉愁韻味。把文化元素融入村莊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建成家風家訓館、民俗博物館、文化牆、生態牌坊、寫生廣場和一批“五美庭院”,“綠、淨、美”成為鄉愁底色。突出智志雙扶。通過典型示範,“脫貧光榮”成了村民新時尚,湧現出河南省脫貧攻堅“奮進獎”獲得者張嵩現等一批先進典型。三合村目前已成立企業2家、合作社3家,註冊商標1個。村裡的文化牆、房屋改造大多是本村的能工巧匠來建設,先後有103戶村民從傳統農業轉向新興產業。倡樹文明新風。建成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文化廣場,培養業餘文化骨幹30餘名,年均排演節目70餘場次。制定村規民約,成立紅白理事會,舉辦道德講堂和“孝老節”,選樹帶頭致富、助人為樂、好媳婦好婆婆等典型32名,淳樸民風進一步濃厚,向上向善氛圍進一步形成。


三是在黨心民心交融中,引導群眾堅定不移跟黨走。2018年4月,省委書記王國生到三合村面對面傳遞黨中央、總書記對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關懷,手把手指導脫貧攻堅工作。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進村入戶、訪貧問苦,共謀脫貧致富良策。村黨支部老中青三代黨員好的作風薪火相傳。村民從黨員身上感受到了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切關懷,幹部與群眾話能說到一起了、心能連到一塊兒了、勁能擰成一股了。村民們在新房裡自發掛起領袖像、貼上歌頌黨的對聯。新中國成立70週年大慶時,在文化廣場跳起了廣場舞,打起了銅樂器,深情傳唱讚美黨的歌曲。回顧總結三合村走過的路、結合洛陽市的脫貧攻堅實踐,主要體會和啟示是:看齊緊跟是根本,精準施策是關鍵,目標清晰是導向,產業扶貧是基礎,文化鑄魂是內涵,黨建引領是保證。


鞏固脫貧成效實現有效對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河南時強調,“要按照‘五個振興’的總要求,加強同脫貧攻堅戰略的有效對接,在鄉村振興中實現農業強省目標”。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解決產業發展短鏈、基礎設施短板、資源要素短缺“三短問題”,搞好“五個對接”。搞好規劃對接。堅持規劃先行、規劃引領、“多規合一”,促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規劃的對接,提升城鄉發展的統籌性、系統性和前瞻性。搞好政策對接。落實“四不摘”等脫貧政策,加強鄉村振興政策供給,促進特惠性政策向普惠性政策轉變、臨時性幫扶政策向常態化支持政策轉變。搞好投入對接。統籌資金使用,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槓桿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更多投向鄉村振興。搞好機制對接。進一步完善鄉村振興責任落實、工作推進等制度機制,為穩步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保障。搞好工作對接。重點抓好產業扶貧與產業振興、扶志扶智與人才振興、文化扶貧與文化振興、生態扶貧和生態振興、抓黨建促脫貧與組織振興的對接。


三合村的鄉村振興之策。通過對三合村“解剖麻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要著重從五個方面入手。一是堅持黨建引領,完善體系促善治。堅持“黨建引領、‘三治’並進、服務進村(社區)”,加快構建基層組織體系、治理體系和服務體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二是堅持科學規劃,精準定位繪藍圖。統籌城鄉規劃管理,實現城鄉規劃全覆蓋,讓鄉村發展和建設有規可依、有章可循,走好特色振興之路。三是堅持產業為基,延鏈強鏈增效益。科學定位、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著力打好溝域經濟、富硒農業等特色產業牌,在農業“接二連三”上下功夫,做好延鏈強鏈補鏈文章。四是堅持文化鑄魂,內外兼修展新韻。按照“以優秀的鄉村文化引領鄉村旅遊,鑄魂鄉村振興”要求,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塑形”,走文旅融合發展之路“鑄魂”,充分展現鄉村振興下的新時代風韻。五是堅持深化改革,破解瓶頸激活力。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念好農村人才返、育、派“三字經”,健全“三農”投入保障機制,深化農村各項改革,激發鄉村發展活力。


三合村的變遷,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億萬中原兒女奮鬥出彩、中原農村大地變遷發展的縮影和印證。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正在由藍圖逐步變為現實。三合村的未來大有前途、可望可期!


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李亞在河南日報署名文章:三合村調查——精準脫貧實踐與鄉村振興探索

12月6日出版的河南日報(第3版)



END




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李亞在河南日報署名文章:三合村調查——精準脫貧實踐與鄉村振興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